阿里旺旺_20212022-08-24原创摘要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和增加净出口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扩大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这里消费主要指居民消费.就日前我国居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作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一、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费率偏低.xxxx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居民消费率为47.O9,而同期世界平均消费率大约为6O左右,我国比国际平均水平低近13个百分点着名发展经济学家钱钠里做过分析并指出:人均GDP在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率平均应为61.我国最终消费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的增长速度.xxxx~ xxxx年,按xxxx年不变价格计算,最终消费总额增长了25.5倍年均增长率为7.1,同期GDP增长了33.4倍,年均增长率为7.7.虽然最终消费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只比GDP低0.6个百分点,但这个差距长期:累积下来,就使消费率偏低引起的问题不断加剧。
2.农民消费持续减少,我国城市居民收入逐年增加,但其消费性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却连年减小,由1985年的9O减小到2003年的73.农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也呈逐年下滑之势,xxxx年和xxxx年相比,农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由49.2降为45.2%,下降了4个百分点;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下降了1.2 个百分点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1978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为210.6亿元,以后逐年增长,xxxx年x月我国居民储蓄首次超过10万亿元;xxxx年x月我国居民储蓄达到15万亿元。
3.市场疲软使商品积压严重.1996年我国经济软着陆后,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产销率持续低卜滞销和积压商品在增长,近几年间,产销率在91~97之问徘徊,若产销率按95计算在GDP为6万亿元(为xxxx年近似数)时,滞销和积压商品有3千亿儿在GDP为8万亿元为xxxx年近似数)时,滞销和积压商品有4千亿元到xxxx年多年积压的商品总计近3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3.市场疲软使人量的商品不能实现其价值,对经济增长产生不良影响。
二,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1.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护大导致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中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似向较高,血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我同居民收入结构是向高收入阶层倾斜,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趋势总休l:是减弱的改革开放以米,我国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街进一步拉人xxxx年我困城乡居民合计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17.而高T0.4为收入分配差距讨大.xxxx年我国50以上人口年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即有50以上为低收入阶层城乡贫困人口仍占较大比例,以人均收入指标衡量,xxxx年城市贫困人口为1470万农村贫困人口为3000万,这庞人群体消费倾向较高但因收入偏低,实际消费水平低低收人群体偏大高,中收人群体偏小仍然是我国居民收入结构的一大特点。
2.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收入提高与经济增长不相称近几年我因GDP高速增长中国社科院课题组2005年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GDP增速预计将达到94.而199.19992000午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1,93,6.4.3年算术平均增长率为6.9,低于同期(GIDP7.6的平均增长率近3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为34.3.8,2.1,3年算术平均增长为3.1,远低fGDP平均增长7.6的水平因此可以说农村居民还没有充分宇受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还很大。
3.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和预期支出都在增大,导致即期消费谨慎,一是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增大,导致人们加大储蓄.近几午,我国居民收入来源结构发生了很人变化工资性收入比重趋小,非工资性收入比重越来越大,未来预期收入不稳定从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看,近几年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增.多,劳动报酬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xxxx年为700.4 元占全部现金收入的比重由xxxx年的20.5.上升到达29.4,提高8.9百分点,而劳动报酬收入具有不稳定性.从城镇居民收入构成看,米自国有,集体经济单位职工收入比重为60.4,比上年减少9.7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外国企业及港澳台企。
收稿日期:xxxx-xx-xx
作者简介:xx(xxxx),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审计学院商学院副教授.
31
xx: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业等在内的其他各种经济单位职工收入和个体劳动者收入比重不断.上升,分别比上年增加0.6和1.7个百分点.二是近儿年教育,医疗,住房,汽车等预期支出仍然占了收入的很大.比例.xxxx年至xxxx年短短5年间,我国城镇教育支出中的幅增加;加上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困扰,人们为了应付将米的不确定因素城.乡居民有了一定积蓄也不敢随便消费.从近两年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持续下降,储蓄增大的现象可以说明这点。
4.农村消费环境不良,一-些居民消费难以实现.农村电网,通信线路道路设施整体不足,尤其是家电配套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售后服务跟不上.目前全国城镇平均电价为0.42元度,农村电价为0.78元/度农村高于城市85.7.此外,农村还存在电视信号质量差,自来水普及率低,交通不便出行难等问题据调查测算,如果农村电价降低40,电视信号质量将明显改善,村村通自来水将能够实现,每百户拥有的彩电将在现有的基础_上提高11.5台,洗衣机提高22.6台。
三,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
1.进一步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
山于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仍有较大的空间在农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还很低,增加其收入书大其消费的空间还很人,因此应进行综合治理多方面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应当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产品出口补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真落实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实现机制的转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结合农村费税改革,积极推进乡,镇精简合并,减少管理层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清理,规范对进城农民工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对进城民工在办理执照税收,法律及咨询方血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在城镇,低收入的贫困阶层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主要是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及部分鳏,寡,孤,病,残等社会弱者,应增加下岗人员生活补贴和尖业救济金,提高企业最低工资限定;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并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其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及中,小企业增加中,低收入群休就业机会;减轻自主就业的负担提供自主就业的优惠政策同时采取有效指施减少隐性,灰色收入比如从2005年开始,江苏省省级机关对机关t部的福利实行“阳光工程"就有利于收入透明化,公开化,减少华断行业的高收入高利润.
2.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尽快建立安全,规范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增强其透明度,人们才能解除对住房,教自,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的后顾之忧,消除因对改吊揩施的不了解不适应所产生的不安定感增强即期消费欲望从某种意义I:讲,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比提高收入更重要,对城市居民可实施"最低生活保障",使之逐步达到应保尽保",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3.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xxxx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9.1,但xxxx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7,与发达国家及世界甲均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因此应加强小城镇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逐步将城镇屑民社公保障制度延伸到小城镇,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新的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自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打破户籍壁垒,实行居住地管理的政策,凡是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人员以及小城镇居民在农村的配偶及子女,都可以转为城镇居民户口,辖区内人口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亨受同等政策推动农民到小城镇落户:继续力强城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创造条件.
4.培育消费热点.日前已经形成的消费热点是住房,信息旅游,文化教自;正在形成的消费热点有汽车,健身,租赁等对于已经和正在形成的消费热点必须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受关税下调和国内车价下调的刺激,汽车出现了前所术有的旺销局面,我国汽车拥有量仍然很低汽车消费仍有相当大的空间.由于购置费和使用成木过高,许多居民持币观望,因此应当进一步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使汽车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热点旅游消费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整体的长远规划我国历史悠久,地人物博是- -个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国家旅游资源相当丰厚,需要积极挖掘,开拓新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二是要整顿旅游市场,规范旅游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三是要进一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使外山旅游更使捷经济,并要注意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上网消费移动电话消费教有消费等,还要在奥论引导.金融信贷假8经济效应等方面积极推动.
5.倡导环保消费应注意保持可持续消费,即消费过程中应维持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支持媒体宜传,敞助引导消费界多实环保产品使可持续消费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鼓励企业和商家多生产,销售环保产品对生产,销告非环保产品的厂家商家形成一定 压力促使其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可持续消费.与此同时要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新的消费观倡导适度的负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