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汇报类

专技天下共需科目学习试题答案

高金峰_2022-07-26原创

一、单选题(单选题) 共 20 题

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应急预案中基本都确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把手” 的(C ) 制度。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分级负责

B、 属地管理

C、 领导责任

D、 统一协调

2、 以下各个国家的机构中, 不属于常设的应急管理机构的是(D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B、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

C、 韩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

D、 日本中央防灾对策本部

3、 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 我国是全球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以下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和特点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C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地震频率高、 强度大、 分布广、 震源浅

B、 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威胁

C、 我国面临的火山喷发威胁大、 频度高、 范围广

D、 平均每年有 10 个左右的台风和热带风暴在我国沿海登陆

4、 媒体应针对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 分类进行报道,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对于重大自然灾害, 媒体应及时报道, 全面告知, 深入分析

B、 对于事故灾难, 媒体应发挥舆论监督功能, 多做理性分析

C、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保证信息的及时公开和准确权威, 做到科普与信息传递并重

D、 对于社会安全事件, 应及时报道, 公开全面, 透析深层原因

5、 关于我国社区安全的总体形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社区安全隐患增多

B、 社区常住人口增多, 流动人口减少

C、 社区管理仍存在很多弊端

D、 社区是社会矛盾的聚焦点

6、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明确自身义务, 正确履行应有作用。 这些义务不包括(A ) 。 (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 紧急避险义务

B、 警告义务

C、 保护和制止义务

D、 救济义务

7、 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典型特征的是(D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突发性和紧急性

B、 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C、 危害性和破坏性

D、 信息的充分性

8、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是我国中央政府的应急管理综合办事机构, 其职能中不包括(C ) ( 本题分数:2分) 存疑

A、 值守应急

B、 信息汇总

C、 事故调查

D、 综合协调

9、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 D)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成立编制小组

B、 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 编制演练计划

D、 实施应急预案

10、 下列所描述的事故中, 不属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是(D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因工程勘察和设计不符合建设标准, 而造成的在建建筑物坍塌

B、 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城市桥梁塌陷

C、 房屋使用阶段, 因租住人破坏承重墙而导致的建筑物坍塌

D、 因台风刮倒树木造成的城市道路交通瘫痪

11、 在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中, 不包括(C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总体预案

B、 部门预案

C、 现场预案

D、 专项预案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的原则是( B)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书面报告, 分层管理, 逐级审阅, 分级处置

B、 网络直报, 分层管理, 逐级审阅, 分级处置

C、 网络直报, 分层管理, 直通中央, 分级处置

D、 书面报告, 分层管理, 直通中央, 分级处置

13、 应急预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B ) ” 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 把保障公众健康作为首要任务。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生命为上、 财产第一

B、 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

C、 尽力而行、 量力而行

D、 维护党和国家形象

14、 建筑施工企业中, (B ) 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经理

B、 企业一把手

C、 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D、 企业法人

15、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的原则中, 不包括(B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勇于承担风险原则

B、 长期目标优先原则

C、 强制执行原则

D、 结果优先原则

16、 已有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六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包括有: 组织机构建设、 物资供应保障、避险场所建设、 (C ) 、 处置救援工作、 (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预警形式预告; 灾后恢复工作

B、 预警能力建设; 灾后自救工作

C、 预警形式预告; 灾后自救工作

D、 预警能力建设; 灾后恢复工作

17、 我国社区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大体上由若干部分组成, 分别是(A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政府主体、 社区主体、 社会主体

B、 政府主体、 单位主体、 社区主体

C、 政府主体、 居民主体、 社区主体

D、 公民主体、 社区主体、 政府主体

18、 我国现行的关于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看, 还有待完善之处。 以下说法不能反映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问题和不足的一项是(C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突发事件应对法》 尚不能承担应急管理基本法的责任

B、 中央一级的立法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居多

C、 许多立法在内容上过细

D、 大部分立法重视应急处置权力的配置, 却忽视对权力的控制

19、 社区工作者的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包括(D ) 。 ( 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 分析判断能力

B、 组织协调能力

C、 专项领域应急处理能力

D、 以上都对

20、 教学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任教师、 教学辅导人员、 ( A)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等。 (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 教学管理人员

B、 后勤人员

C、 保卫部门人员

D、 实验技术人员

二、 多选题(多选题) 共 10 题

21、 按照媒体出现的先后顺序, 可以将媒体划分为(A、B、D ) 。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报纸刊物为第一媒体

B、 广播为第二媒体

C、 互联网为第三媒体

D、 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

E、 电视应为第四媒体

22、 以下描述属于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安全形势的是(A、B、C、D、E ) 。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公共卫生领域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B、 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

C、 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系统、 报告系统不健全

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机制不完善

E、 缺乏训练有素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

23、 社区应急管理中的社区主体建设, 社区主体主要包括( A、C) 。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社区居民

B、 街道办事处人员

C、 社区内部成立的各种组织

D、 外部其他人员

E、 群众团体

24、 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资金主要由(B、C、D、E ) 构成。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企业资金

B、 财政资金

C、 社会捐助资金

D、 商业保险赔付资金

E、 政策保险赔付资金

25、 以下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A、B、D ) 。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 履行统一领导和协调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灾情评估

B、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 组织处置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封锁有关场所、 道路

C、 地市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 性质属于处理突发事件的议事协调机构

D、 行政机关为处置突发事件征用的公民法人财产的, 应当及时返还, 不能返还的要依法给予补偿

26、 2009 年, 国家安监总局制定了《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 提出了安全社区的概念。 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 A、C、D)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社区中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 系统组织协调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及应对

B、 社区居民应对积极参与安全治理, 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危机治理结构

C、 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其他组织应积极参与到伤害预防、 危机应对、 安全促进等工作中

D、 形成应对社区安全的治理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

27、 以下关于教育系统各类教学技术人员在遇到地震时应急处理能力与常识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A、B、C、D )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发生地震, 应就近躲避, 选择教室内结实、 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

B、 在操场或者室外时, 可原地不动蹲下, 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C、 在公共场所时, 不要拥向出口, 避免拥挤, 避开人流, 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D、 一旦被埋压, 先暴露头部, 保持呼吸畅通, 同时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

28、 应急管理咨询系统可分为( A、B) 。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技术咨询系统

B、 管理咨询系统

C、 人力咨询系统

D、 专家咨询系统

29、 建筑工程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A、C、D ) 。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日常管理与监测预警机制

B、 分级响应与信息报告机制

C、 应急处置机制

D、 应急保障机制

30、 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有关法律、 法规和应急预案, 建立危机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 其中, 物资储备原则包括(A、B、C、D ) 。 ( 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 统一规划

B、 中央储备

C、 确保急需

D、 突出重点

E、 品质齐全

三、 判断题(填空题) 共 20 题

31、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案三制” 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一案在前” , 即现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 后有突发事件应对法,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32、 公共场所的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公共场所老板、 业主和经营者的认识。( 本题分数:1 分)存疑

33、 根据住建部有关规定, 造成城市 3 万户以上居民停水连续停止时间 24 小时以上的事故, 必须在 4 小时内上报至中央有关部委。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34、 社区应急能力建设要点之一是组织经常性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即街道办事处、 乡镇人民政府、 基层组织和单位要针对本区域、 本单位常发突发公共事件, 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 应急联动性强、 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35、 重点做好控制人群的数量规模工作, 减少人群动力是降低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发生的关键。(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36、 作为全国教育领域最高行政管理部门, 教育部专门设立了教育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由部领导兼任。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37、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行为。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38、 一般不需要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咨询系统, 咨询功能以不同的方式由各种专业技术机构和管理咨询机构组织承担。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39、 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突发事件信息应在事件发生后最迟 4 小时内完成信息报送。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40、 《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规定, 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 公安部负责制定和协调组织实施本预案。 具体处置工作由当地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和指挥。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41、 我国已经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 , 其中的“三制” 是指应急体制、 机制和法制。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42、 目前, 我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 危害程度、 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 Ⅰ 级) 、 重大( Ⅱ级) 、 较重大( Ⅲ级) 和一般( Ⅳ级) 。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43、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 就意味着国家社会进入了紧急状态。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44、 因为专业限制, 现场应急处置人员一般不可能对这些损失实现精确的估计, 所以只需对损失进行观察和登记, 为日后的专业估算提供依据。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45、 新闻媒体刊登和播发地震预报消息, 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区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46、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以国家储备为主, 地方储备作为必要的补充。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47、 一个城市在遭受灾害侵袭时, 社区居民是灾害的间接受体, 同时也是抗击灾害的第一顺位主体。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48、 因地震、 台风、 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建筑物倒塌等, 不属于建筑领域安全事故。 ( 本题分数:1 分)存疑

4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是在我国完全取得了抗击“非典” 疫情斗争的胜利之后,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颁布的。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50、 非常态下的应急管理与常态下的行政管理一样, 同样都需要法治, 法律手段是应对突发事件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 ( 本题分数:1 分) 存疑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