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汇报类

浅谈高校危机事件的分类及特点

由哈哈2021-09-16原创

近年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 益加快、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社会正逐渐步入“风险社会( risk society )”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转型加剧, 各类矛盾凸 显, 危机丛生, 影 响及破坏性扩大。 英国 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 Giddens ) 就曾形象的描述过“风险社会”危机发生及其影响的不可预测性, 我们“无法用 旧 的 方法来解决这些问 题, 同 时它 们也不符合启蒙运动开列的知识越多控制越强的 药方”。 因 此, 危机的 高发和发展的难以预测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

上世纪末,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校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数量急剧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从1997年的1020所增长到2010年的2358所,而在校学生数量也从1997年的600 余万,一跃增长到2010年的3000万人。 随之伴生的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也使得高校潜存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显化。 并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高校不再是传统印象中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打破了 藩篱, 与社会渐趋同步融合, 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在高校中得以体现。 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 高校危机事件的频发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高校危机事件的概念

危机( crisis ) 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 意为“转折点”, 最早使用 在医学上, 特指病情好转或恶化的 关键时刻。 后来其使用 逐渐延伸 到 社会学领域。 而中国古代对“危机”这一概念的 最早使用 出 现在《 晋书 · 诸葛长民传》中: “富贵必履危机”, 意为潜伏的祸机。

美国教育部在2003年向全美各级各类学校下发的《 危机计划的 实用 资料: 学校与社区指南》中将学校危机( School crisis ) 定义为: “学校的领导在信息, 时间和资源都不充分的 条件下必须面对和做出 一个或多个重要决策的事件。”学者里森· 斯坦( Lichten Stein ) 将学 校危机定义为: “突然、未曾预料的事件, 学校总 体上或重大部分可能受到 严重的,消极的影响, 通常包括严重伤害或死亡。 危机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 学校不可避免, 重要的是如何反应。”黎开谊在《 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诱因探析》一文中, 将高校危机事件界定为发生在高校校园内 或发生在社会上但与高校成员 密切相关的, 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 严重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秩序, 破坏教育教学设施, 对高校成员造成不安与伤害, 损害学校形象声誉, 而以高校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事件。 李志强在其硕士学位论文《 论高校危机管理》中指出 , 高校危机事件主要是指严重威胁高校或高校师生的 自 身 利 益和正常发展状态, 并可能带来破坏性后果的不确定性事件。

综上, 笔者将高校危机事件界定为: 突然发生在高校内 或虽发生在校外但与高校密切相关的, 对高校的 声誉或师生的 正常学 习 生活造成严重损害威胁的, 需立即进行有效解决和应对的事件。

二、高校危机事件的分类

1. 现有的高校危机事件分类标准。 按照 危机的 诱发因 素划 分, 可分为人为危机事件和自 然危机事件。 人为危机事件是指由 人为因 素所引 发的危机事件, 如决策失误、 人为过失带来的罢工罢课或人员 伤亡等情况; 自 然危机事件是指由 不可抗力造成的危机事件, 如地震、 水灾、 台风等各类自 然灾害引 发的危机。

从危机影响的范围划分, 可分为校内 危机事件和社会性危机事件。有些事件引 发的后果体现在学校的秩序破坏、 财物毁损等方面, 其造成的影响体现在高校内 部, 此类事件称为校内 危机事件; 而有些事件则会对高校的声誉和形象造成很大的伤害, 带来非常负面的社会影响, 这类事件则是社会性危机事件。

按照事件关涉主体划分, 可分为“泛性事件”和“具体事件”。 泛性危机事件涉及高考、四六级、 考研等高关注度社会类话题, 但往往直指国家教育制度和管理层面, 对高校个体没有很强的针对性; 而具体危机事件则是直指某所高校, 并由 此给该高校带来影响的事件。

此外, 根据事件的性质划 分, 可分为 自 然灾害类事件、 事故灾难 类事件、公共卫生类事件和社会安全类事件。 按危害程度的 大小划 分, 可分为重大性危机事件和一般性危机事件。 从危机的 发展状态划 分, 可分为“明显危机”( explicit crisis ) 和“隐蔽危机”( implicit crisis ) 按危机发生的概率划分, 可分为偶发性事件和多发性事件等。

现有的高校危机事件的 划 分标准有其自 身 的 科学 性, 但同 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如按照诱发因素将危机事件划分为人为和自 然两类的划分标准过于笼统, 不利于应对策略的 制定; 而按照事件关涉主体划分的泛性事件和具体事件, 但对于高校而言, 其关注和需要应对的 都是涉及到自 身的具体性事件; 而事件的 危害程度和 影 响范围 也都是在危机事件结束后的一种评价式分类, 对于危机初期的 鉴别、 定性和处理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 现有的 《 国 家突发公共事件总 体应急 预案》对于事件的四种分类是站在国 家层面进行的 一种 划 分, 但未能体现高校的特殊性、具体性, 也不利于提升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发展状态也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 在危机生成演变过程中, 其各个阶段的转归 是迅速和不确定的; 而按照损害来划分危机事件其实也较难判定, 因 为高校的 危机事件其损害往往是综合性的, 很多时候是既有物质性的 损害, 也有精神性的损害, 既有正常秩序的破坏, 也可能伴有学校形象和声誉的 负 面影响等。

2. 高校危机事件的 分类原则。 高校危机事件的 科学 分类, 是高校制定有效应对措 施的 前 提和 基础。 而 要对高 校 危机事件 进行 有 效 区分, 则首先要明确分类的原则。 纵观之前学者的 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在对高校危机事件进行类型划分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在制定分类标准时要紧密结合高校实际, 使分类标准既能直接体现事件的主题性特征, 又能具有相对完备的系统性。

2.2 客观性原则。 对危机事件的 分类要尽可能减少地域、 时间、 不同高校主体的个体性差异, 而体现高校的一些普遍性、 共同 性的危机事件特征。

2.3 实用 性原则。 近年来, 高校危机事件数量逐年增加, 每起事件都有其自 身的特点。 在制定分类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 分类对后期政策实施的可操作性, 选取重点、 多 发的 事件进行归 类总 结, 力 争使分类具有较强的实用 性。

2.4 普适性原则。 尽管高校危机事件的 起因 多样、 特色各异, 发展趋势和方向也各有不同, 但总 体来讲主要涉及到 的 领域和 主题是相 对集中的, 因此, 要考虑到类型划 分的 普适性, 尽可能选取涵盖性较强的类型名称。

2.5 可拓展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新的矛盾和问题会不断涌现,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要为可能出 现的 新的 高校危机事件的 甄别和界定预留足够的空间。

3. 高校危机事件的 类型。 在以 上分类原则 的 指导下, 在吸收已 有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将2003年以来在中国 发生的 社会影响较大的高校危机事件案例进行了 详细 的 汇总 分析, 并将其归 纳 为 高校校园安全类危机事件、高校师德学风类危机事件、 高校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高校心理健康类危机事件和高校管理决策类危机事件五种类型。

3.1 高校校园安全类危机事件。 该类事件是指发生在高校校园 内 ,对师生的人身、财产和其他社会关系已造成现实损害, 如 处理不当 将可能引 发更严重后果的危机事件。 近年来, 我国 高校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此类事件最易引 发校园内 外师生的 高度关注, 同 时也往往会成为 网 络舆论关注的焦点。 纵观2003以来发生的 校园 安全类危机事件, 其中 影响度较高的事件主要有:2003年清华/北大校园 餐厅爆炸案、2008年上海商学院失火事件和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校园被杀事件等。

3.2 高校师德学风类危机事件。 该类事件是指个别高校师生因 道德规范意识薄弱而引 发的违反师德规范、 校规校纪, 并由 此对学校的 形象和声誉带来严重危害的危机事件。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近年来曝光率逐渐增高的“学术腐败”事件和违反公序良俗的事件。 此类事件带来的危害往往是及其恶劣而深远的。 其典型案例为 2007年复旦大学“学术抄袭”事件、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学术造假”事件和2011年北京大学教授丽江“情人门”事件等。

3.3 高校学生群体性危机事件。 该类事件是指学生群体因 特定的矛盾诱发而导致大规模聚集, 并进而形成群体性行动进行情绪 宣 泄和意见表达的危机事件。 通常情况下此类事件的 转化 速度非常迅速, 处理稍有不慎, 就可能引 发更大范围的混乱, 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发 生的 影 响 比 较大的 高 校 学 生群体性 危机事 件有: 2003 年西北大学“外语戏剧节”事件、 年北京大学6000学生集体罢餐事件、2007年南开大学“别克门”事件等。

3.4 高校心理健康类危机事件。 该类事件主要发生在高校的 学生群体, 是指大学生群体因环境适应、 人际关系、 学 业及就业压力 等问 题而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 并因 此而引 发的 伤害自 身 或他人的 危机事件。 由 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凸 显和社会差距的 逐渐增 大, 大学 生群体存在心理障碍和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 由 此而引 发的 案例 也引 起了 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中引 发社会广泛关注的 有2004年云南大学 马 加爵事件、2006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自 杀事件和 2010年四 川 大学“校园凶杀案”事件等。

3.5 高校管理决策类危机事件。 该类事件是指因 高校工作人员 在工作中违规操作或对事件处理不当 , 引 发师生不满情绪, 并进而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和管理秩序造成严重威胁的 危机事件。 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事件有: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学位门 ”事件、 200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卡门”事件和2011 年复旦大学“招生门”事件等。

三、高校危机事件的特点

1. 发生频率高, 诱发因 素来源广。 并不是任何的 突发事件到 最后都会转化为危机事件, 但是危机事 件 却 通常都是由 突 发 事件 引 起的。近年来, 高校的突发事件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五类高校危机事件, 其起因均是突发事件, 而这些事件的 发生其诱因 是多 元的,对高校来讲单靠自 身的努力 很多 时候是很难完 全避免的, 只 能通过规范管理降低其发生概率。 并且, 突发事件转化 为 危机事件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往往一个很小的 事件或者一段敏感的 言论都会使累积的矛盾突然爆发。 因此,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危机状态形成之前的“危机萌发期”对高校管理者而言就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阶段。 此阶段的决策是否正确, 采取的措施是否及时、 有效将直接影响到事件后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2. 主体“圈子化”, 信息 扩散速度快。 高校的 学 生群体具有鲜明 的群体性特征,“圈子化”特征明显。 大学生群体被誉为网 络时代的“原著民”, 他们更习 惯于利用 网络获取和发布信息。 并且大学生使用 的网 络媒体类型多样, 如 最 初 的 QQ 、 MSN 等 即 时 通 信 工 具, 到 之 后 的 校 园BBS 和各大网络论坛, 再到 后来的 人人网 和博客, 发展到 现在的 微博、微信等。 其传播工具兼具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 特点, 信息存在多重交互传播覆盖的 特点, 因 此, 事件发生后, 学 生们可很快通过不同渠道, 从不同主体那里得到关于事件的消息, 特别是随着自 媒体时代的到来, 各类软件在手机终端上广 为 使用 , 使得事件现场的 图 片、 视频都能够快速的、无障碍的 传播。 因 此, 信息的 传播速度更快, 舆论的形成更为迅速, 由 此引 发的社会关注也更加强烈。

3. 处理难度大, 传播环境更复杂。 高校教师和学 生群体的 特点 决定了 高校危机事件具有更强的 复杂性。 高校师生思维活跃, 对社会矛盾的敏感程度更高, 对事件往往有自 己的观点和看法; 并且高校师生讲求思想自 由 , 责任感强, 热情高, 对很多 敏感话题和 突出 矛盾更愿意表达自 己的观点。 大学生群体正是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 形成阶段,较为理想化且易冲动; 信息获取渠道多 元, 善于借助 网 络的 力 量, 迅速挖掘信息、补充细节、完善内 容。 这就使得高校的 管理者在应对危机事件时既要考虑到校内 师生的 群体特征和感情因 素, 还必须对事件有更为全面的了 解和掌握, 决策要尽可能的 迅速而周 全。 因 此, 很多 时候,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就是学校管理者和数万名 师生比 速度、 拼信息 的一种脑力和体力的较量。

4. “群体效应”显著, 处理失当 易 反弹。 大学生群体具有很高的“同质性”, 充满激情 和 理想, 并 且心智 尚 未完 全成 熟, 极易 受 到 外界 的 影响。 纵观五类高校危机事件, 往往都与学生群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生也因此会对事件的 处理高度关注。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 稍有不慎或行为失当 都会引 起学生的 不满情绪, 情绪 如 果缺乏正 确 的 疏导 会迅速聚集发酵, 在一些 激进观点 和 言 论的 引 导 下, 产生“集体无 意识”行为, 进而诱发连锁性的、更为严重的危机。

5. 关注程度高, 社会影 响更深远。 高校被誉为 先进思想和文化 的缔造者和传播者, 更是 社会思 潮 的 引 领者, 肩 负 着教书 育 人的 神 圣 使命。 因此人们往往会越过高校危机事件对个人、 部门 或某所高校的 具体影响, 而将其上升到对整个国家教育根基和社会的思想状态、 精神风貌的角 度来看待。 这也就是为什么同 样一个事件, 发生在高校、 特别 是知名高校, 往往就会迅速引 发全社会的 关注并迅速形成舆论焦 点 的 原因所在。 这种影响往往是广泛而深远的, 危机事件如 果处理不当 , 其所导致的后果和对学校声誉的 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并且其系 统修复也是非常困难的。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