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汇报类

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心得体会要点解读合集

朋于晏2021-07-25原创

教育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决定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底色。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突出教育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注重教育价值融合,既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 又突显教育的社会价值, 明确“四个服务”,确立了 新时代教育发展基调。 其中,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取向, 人民中心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立场, 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标尺。

毋庸赘言,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是显著的, 但也不必讳言, 我国当下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以“五唯” 为代表的功利化倾向。“五唯” 在教育实践中有多种表现。一些学校、 家长、 学生过于强调智育、 重视分数, “分数至上” “分分计较” , 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刷题” 、 超前学习、 过度教育等现象。有的学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学率, “一本率” “北清率” 甚至成为评价教育部门、 评价学校、 评价教师的硬指标。 选用人才重学历轻能力, “学历高消费”“名校效应”“学历歧视” 还在一定范围存在。高等学校中还存在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片面追求人才“帽子” 、 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级别, 以及论文抄袭、 数据造假等现象。 “五唯” 问题严重偏离了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 背离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 标和方向。

评价与价值不可分割。 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教育价值是评价的目 标和结果。 教育价值观为教育评价提供尺度, 教育评价的维度、 内容、 方法、 标准和手段都充分体现着教育价值观的尺度,引导人们教育行为的价值选择与追求。 教育评价是教育价值观导向功能的延伸, 教育评价通过价值引导, 调整和匡正人们错误的教育需求与价值观念, 保障和实现教育价值观对人们教育行为的指导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通篇渗透着教育价值观的立场、 尺度, 反映了 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追求, 为弘扬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提供了 机制、 行为、 思想和环境保障。《总体方案》 体现了 教育评价的系统性。 教育评价是反映教育实践成效的完整系统。 只有进行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顽瘴痼疾, 从总体上匡正人们的教育价值观, 实现教育行为与人才培养目 标的统一。 《总体方案》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了 深度谋划、 系统设计、 全面布局, 涉及教育实践的全环节、全主体、 全要素、 全类别以及各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全过程, 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和制度, 为各级各类教育和主体落实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提供机制保障,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 标。

《总体方案》 体现了 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科学的教育评价一定反映教育本质,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体现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总体方案》 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 不同类型教育特点, 分层分类创新和改革教育评价的内容、 方法、 手段和标准, 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规范人们的教育行为, 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 保障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 人才选拔与使用符合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要求。《总体方案》 体现了 教育评价的价值性。 任何教育评价都包含着某种价值立场和尺度, 促使全党全社会端正教育思想观念、 转变价值观念, 确立新时代教育价值观, 统一思想, 规范教育价值创造的实践过程。 《总体方案》 强调, 坚持立德树人, 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 旨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 标, 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针对不同主体的实践特点, 分别建立了“科学履行职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等五种教育评价尺度, 促使主体行为回归教育本质, 形成巨大教育合力, 共同创造新时代的教育价值。

《总体方案》体现了 教育评价的社会性。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方式, 影响着教育评价结果的社会效应和效益,影响着教育评价发展性导向的实现和整个教育的价值追求。 《总体方案》 提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目 的是确保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 营造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健康生态; 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用机制, 目 的是扭转“唯名校” “唯学历”的用人导向, 改变用人单位盲目 追求人才“高消费”的选人用人现状,优化评价结果产生的社会效应, 实现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总体方案》 充分体现了 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 遵循了 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改革逻辑, 必将有利于加快构建具有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凝聚新的合力、打开新的局面, 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学习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要点解读

在全面总结“十三五” 规划、 科学制定“十四五” 规划的关键节点,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 , 就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 主要原则、 改革目 标、 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安排和明确部署。 这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下, 新中国教育评价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创新,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必将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此对《总体方案》 进行归纳梳理, 供学习贯彻参考。

一 、 方案中 的 关键点 及 引领 方向 《总体方案》 明确提出了 “五个坚持” 的基本原则, 即: 立德树人、 问题导向、 科学有效、统筹兼顾、 中国特色。 这五个坚持, 遵循教育规律,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始终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教育根本目 标。

《总体方案》 突出了 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观。 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教育评价制度, 坚决改变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 以考试成绩评学生、 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 旨在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 更加开放、 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总体方案》 突出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通过设计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把立德修身、 健身强体、 崇尚劳动、 涵养人文和审美等融合到每一个学生发展成长之中,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文化知识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旨在引导教育事业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前进, 培养真正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总体方案》 突出了 全党全社会对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作用。《总体方案》 明确规定了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正确履行教育职责, 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 坚决克服领导工作中的短视行为、 功利化倾向; 要求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率先破除唯名校、 唯学历是举的导向, 改变用人单位选才用才过分注重高学历、 高文凭现象;倡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成才观, 不能仅用成绩衡量孩子的成长, 而是要将目 光放宽到品德、 智力、 意志、 兴趣等合发展上, 为孩子拥有一个丰满、 出彩的人生打牢基础。 这些举措, 旨在为科学管理教育、 有力支持教育、 真情关心教育、 理性看待教育作出制度安排, 进而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态。

二 、 方案为改革政策效益的最大化做出的安排

教育改革走到今天, 靠单一主体推进改革、 在个别环节进行改革、从某个领域探索改革、 以一种方式推动改革, 往往相互掣肘, 实践起来很难奏效, 必须整体发力、 上下衔接、 左右配套、 相互呼应, 进一步增加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寻求最大公约数, 画出最大同心圆, 以期取得改革政策效益的最大化。 面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诉求、 不同层级和类型教育的各自发展规律、 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条件差异等, 《总体方案》 作为教育评价的顶层设计, 突出了 统筹兼顾推进教育改革的方法论。

《总体方案》 就党委和政府、 学校、 教师、 学生、 用人单位等各主体进行系统安排。 对于如何评价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教育职责,明确提出“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 , 重点从“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等方面着手, 不断提高科学履职水平。 对于如何评价学校, 明确提出“改革学校评价” , 重点是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 使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 对于如何评价教师, 明确提出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 重点从“突出教育教学实绩” “强化一线学生工作” “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等方面着手, 更加健全广大教师安心教学、 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 对于如何评价学生, 明确提出“以德为先、 能力为重、 全面发展” 的科学成才观, 重点从改进德育、 体育、 美育评价, 加强劳动教育评价, 严格学业标准,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着手,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此外, 《总体方案》 对社会如何选人用人、 家庭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也做出了 规定。

《总体方案》 对招生考试、 教育教学、 毕业就业等人才培养各环节进行系统安排。 在招生考试环节, 如对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中考高考问题, 《总体方案》 提出, 要“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 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 “加快完善初、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 逐步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 。 在教育教学环节, 针对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等问题,《总体方案》 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 并提出“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等, 明显增加了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分量和考查内容。 对于学生毕业环节, 《总体方案》 提出严把“出口 ” 关, 就初高中毕业班管理、 高校学位论文、 学生实习实训等作出明确规定。明显可以看出,此次教育评价伴随着学生学习、 成长的全过程, 可以说是一种全程评价、 全方位评价。

《总体方案》 对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终身教育等各领域进行系统安排。 这主要是集中体现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评价上。 什么样的学校是人们心目 中的好学校、 满意的学校? 这里就有一个科学评价标准制定和全面评价要素选取的问题, 以更加充分发挥好教育评价这根指挥棒的正导向作用。 《总体方案》 从问题导向和目 标导向出发分别作出安排。 对幼儿园, 重点评价的是科学保教、 规范办园、 安全卫生、 队伍建设以及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 对中小学, 重点评价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保障学生平等权益、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 社会满意度情况。对职业学校,重点评价的是德技并修、 产教融合、 服务区域和行业等方面的情况。对高等学校, 重点推进分类评价, 引导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科学定位, 办出特色和水平; 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双一流” 建设, 《总体方案》 明确提出要制定“双一流” 建设成效评价办法, 突出培养一流人才、 产出一流成果、 服务国家需求, 引导相关高校争创世界一流。

《总体方案》 对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 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等各方式进行系统安排。 《总体方案》 中的很多具体政策措施都是这四种评价方式的具体化。 比如如何评价一个学生,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 人应该是千人千面,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 但长期以来, 我们评价学生习惯用“分数” 这一把尺子, 重智轻德、 重分数轻能力, 将学生成长与发展窄化为分数, 所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 这就使得学生穿梭于补习班、 埋头于刷考题,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分数的约束下被大大削弱, 严重影响了 学生的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 这与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党的教育方针是背道而驰的。 当前社会上对教育的诟病, 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因为“分数至上” 的评价标准造成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 《总体方案》 采取的是“组合拳” 思路: 既有对学生结果的评价, 也有对学生学习过程、成长过程的评价, 同时还有综合素质的评价, 一系列多元评价措施,将有力地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 、 方案对教育评价的实践提出 的 要求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 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问题。 努力解决时代存在的教育问题, 完成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 是包括教育战线在内的全党全社会的重大任务。 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加快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体方案》 服务和服从于这一重大使命, 对教育评价政策、 措施、 办法做出了 一系列制度安排, 与时俱进地深化了 教育评价实践。这些制度性安排, 顺应时代要求, 适应中国国情, 因应教育规律, 回应人民盼望, 务实、 可行、 接地气, 让我们既看到了 党中央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勇气与决心, 也感受到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策略与智慧,同时也体会到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这些制度安排有的是重申与强调。 例如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严禁公布、 宣传、 炒作中高考“状元” 和升学率, 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 落实教授上课制度等。

有的是优化与调整。 例如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评价, 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校定位, 进一步优化了 评价要素。 如对高校教师考核, 就把参与教研活动, 编写教材、 案例, 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就业、 创新创业、社会实践、 社团活动、 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 进一步引导高校教师强化育人功能。

有的是探索与创新。 例如在如何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方面, 《总体方案》 吸收了 有关地方经验, 在中小学提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 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 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 。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总体方案》 提出“创新评价工具,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 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 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 可以预见, 这些创新性制度安排必将为教育评价的丰富和完善发挥独特的作用。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