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汇报类

课堂量规的设计及应用

贺不贪2021-06-28原创

“促进学习的评估” (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理念已成为全世界评估改革的方向,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运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评核学生的学习表现, 然后基于所收集到的评估资料, 向学生提供有用的回馈, 并修订教学的工作, 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 1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促进学习的各类评估工具在我国不断地被引进或者提出, 如成长记录袋、 检核表等。 量规即是其中之一, 它以其清晰明了的学习指导和丰富的反馈成为国外教学实践备受赞赏的一种评价工具。 本文即将从量规的意义、 设计、 实施及其所应对的挑战四个方面来简要地介绍这一工具, 以期能让更多的教师们认识它。

一、 量规及其意义

量规 ( rubric ) (又译 “评估准则”) 是一种用文字说明的评分指引, 与其他评估工具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它明确列出了学习表现的每一项评估标准(或称 “要素”, 如写作中的要素 “主旨、 组织、细节、 语句、 用词、 常规”), 并清楚地表述了每项标准的不同层次水平, 从高水平一端延续到低水平一端。 因此, 它不但可以帮助教师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习进展以及最终的学习结果, 同时还清楚地告知了学生定义学业表现优异的具体评估标准,是一种有效的课堂学习评估工具。[ 2 ]

1. 量规为学生指引成功的方向

对学生而言, 量规清晰地表述了教师的期望以及达到这些期望的途径, 而且学生在开始学习以前知道了具体的评估标准, 因而量规有助于学生准备他们的学习, 增加成功的机会。 研究表明, 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 必须消除学生对失败的恐惧。[ 3 ]

量规就如同一扇通向成功的窗户, 透过它,学生可以看见成功的全景图, 这更易使他们产生一种幸福感和对未来取得成功的期望, 从而燃起他们努力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 量规帮助教师理清教育目 标和给出适当反馈对教师而言, 量规的制作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的目标, 使教师更清晰地阐述学生的学习目 标。 为达到目标, 教师要更好地设计教学, 要同学生沟通与交流这些目标, 对学生的进步与出现的难题给出及时的回馈。 透过量规的制作, 教师可以将日常工作计划设计得更好, 围绕着概念与技能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 因为量规有助于教师理解他们所期望的学生的成功与学生的实际成功之间的联系, 教师因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 及时的信息回馈, 帮助学生对学习的质量水平作出判断, 分析自 己的强弱项。 量规一般都有 3~5 个连续的质量水平, 使得评估工作更具有连续性, 不仅适用于资质好的学生, 而且适用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此外, 量规是早已公布出来的, 可以适时地帮助教师做到公正和减少歧视。 量规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使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业成就期望。

二、 如何设计量规

对许多教师而言, 自行设计量规是一件令他非常头疼的事情, 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然而,一旦真正动手设计量规, 它即是将教师头脑中的想法系统化、 并且在纸上呈现这些想法的一个过程。根 据 Arter 和 McTighe 的 建议 [ 4 ] , 教师可以从以下六个步骤着手:

1. 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为样例。 即把那些能够体现任务所要求的技能或行为的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挑选出来。

2. 把选出的学生作业分成不同的水平组, 并说明分组的依据, 需用细致的语言。 如与 “具有逻辑性” 相比, “这个学生开头很好, 但到中间时有点离题” 会更有说明。

3. 把分组依据总结为表现的 “要素” 或重要方面。 如表 1 中将分组过程再分为参与水平、 协同努力、 倾听、 行动与任务有关、 互动这几个要素。

(资料来源: Montgomery.K. 真实性评价—— — 小 学 教 师实 践 指 南[ M ] .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 项目 组, 译 .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 107 )

4. 给每个要素下一个客观的定义。 如真实性就是 “自觉去学习, 真正付出努力, 非常诚实, 学生真正努力去进行反思”。

5. 找出与每个要素的各个评分点相对应的学生表现做样例。 样例不能少于两个, 否则所有的学生都会模仿它。

6. 不断在实践中改进量规。

在设计和修订量规时, 要尽量确保量规中的措辞清晰无误, 可以通过倾听学生对评估标准的解释来看措辞是否清楚, 若不是则应当让学生参与进来选择更具体准确的措辞。 其次, 所选择的评估标准应该具体明确, 尽量避免使用概括性的、 含糊不清的词语, 如 “引人注意” 就比 “创造性” 对学生的帮助大。 再次, 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回馈。如果想使学生真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话, 他们需要明确的回馈, 需要有机会反思他们的学习。

三、 如何在课堂中实施量规

“只有当我们开放评估的过程, 让学生完全参与进来, 课堂评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 的 效用。 ” [ 5 ] Skillings 和 Ferrel 在小学二、 三年级的阅读课中进行了两年的学生参与量规设计研究, 透过实地课堂观察、 录像分析、 学生访谈, 将其实践过程发表于 《 The Reading Teacher 》 杂志。[ 6 ]其实施策略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1. 在新学期开始之初运用教师开发的量规使学生们熟悉这种形式的评估方式。

2. 通过问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要建立标准的问题把学生带入到真实量规开发的情境中。 老师要求学生为 “最理想的进餐场所”、 “可以接受的进餐场所” 以及 “不太好的进餐场所” 分别列出五项标准。 学生们首先对理想的进餐场所的关键因素达成了共识列出了标准, 老师再指导他们进而给出—— — 可以接受和不太好进餐场所这两个水平的标准。 学生给出的量规如表 2 

对于这两个步骤, 研究者解释道: “运用结构化的量规一方面是教学, 另一方面也是评估, 旨在考查学生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我希望他们所掌握的概念。 让我的学生在任务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感知成功信号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开始阶段会很耗费时间, 但创立这样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 [ 7 ]

3. 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结构性的量规。 运用《灰姑娘》 这一课来分析人物、 剧情、 环境的文学要素。 教师首先明确学习目标为让学生学会对特征性进行描述, 然后给出学生任务, 即选出一个角色写下四件由该角色在故事中所做的事, 学生需要解释在故事中角色行为的动机并且还要对当时的环境进行勾勒。

4. 教师引 导学生对最好的描述进行如前面所做的给出标准, 然后是对次好和不太好的水平给出标准。

5. 扩大标准的可能性。 在接下来的阅读与写作课中,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更全面的探讨, 如标题、 标点符号、 拼写、 创造力、 理解力等方面并设计出量规。

6. 深层次的思考能力的发展。 学习即是思考的结果。 透过对量规的设计与开发是在帮助学生建立他们对自己表现标准的能力。

综合以上实例, 我们可以看出, 在量规的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 1 ) 在教学初期就让学生接触到量规; ( 2 ) 定义涉及到的术语, 让学生明确含义; ( 3 ) 提供表现水平高和低的例子, 可以是教师模拟的也可以是学生的作业, 也可以是录像等; ( 4 ) 使用清晰、 有针对性、 详细的准则对学生进行回馈, 让学生明了如何能通向成功; ( 5 )给学生提供利用量规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的机会 (让学生练习给予和接受以量规为基础而产生的回馈); ( 6 ) 让学生练习去朗读量规中对合格表现的描述并在多种情况下应用; ( 7 ) 在教学中有意强调量规的要求 (如在写作课中注意文章的思想性、 组织性、 用词、 语句流畅性等)。

四、 应对的挑战

国内对于量规还处于初期的介绍阶段, 但国外关于量规却有不少的讨论, 其中有赞同亦有反对的声 音 。 质 疑 者 ( Linda.M. 1999 ; Wilson.M2006;Kohn. A 2006 ) 认为: “量规是被作为评分指导而设计的, 但它们也为质量的仲裁者和控制者服务了。 ” [ 8 ] “量规就是促进标准化的工具, 它使教师成为评分的工具或者至少让老师觉得他们所做的是客观的。” [ 9 ] “量规是鼓励一致性、 过度正式风格而压抑个性的。” [ 10 ] 有质疑是好事, 说明它本身具有关注的价值。 就连量规的支持者 Andrade 自己也承认有许多限制量规功能的地方或者不足之处: “量规不能自我解释, 学生在理解量规方面需要帮助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积极地去了解。 量规并不能代替好的指导, 除了好的量规, 学生还需要样例, 需要回馈, 需要提问、 思考、 修改、 交流的机会。 在自评和同伴互评方面, 学生一开始并不会在行, 甚至会出现许多问题。 此外, 量规本身的效度、 信度和评估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 11 ]针对这些质疑声, Spandel. V 在 《为量规辩护》 一文中对这些质疑进行了一一回复, 她强调“很好的量规是一个交互的、 诠释的过程, 这其中教师的智慧、 远见、 经验和判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量规统一性的批评其实并不是量规的问题而是我们重视什么的问题。 ……我们大家请不要放弃量规。” [ 12 ] Andrade 指出, 对于量规本身信度、效度这一担忧,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制定量规要以符合课程标准为标准之一; 将制定好的量规咨询不同的人群的意见并作相应调整 (如咨询同事、相关专业人士、 学生); 考虑量规是否在性别、 种族、 社会经济等方面尽量追求平等。综上所述, 虽然量规本身的设计、 实施与应用仍旧有不足之处, 作为一个量规使用的支持者, 笔者认为正视这些质疑声、 努力去求得改进是更重要的。 如果我们站在学生角度、 倾听学生对评估的批评声音, 并在此实践中不断改进与进步, 则量规这一工具必定能为广大学生与教师所服务。 笔者亦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及研究者们能认识这一工具并加入到对量规的实践与探讨中。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