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模板类

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初探_基于仙桃市剅河镇的调查

贺不贪2021-06-27原创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我国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在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农村, 保护力度还不够。 通过对仙桃剅 市 河镇的调查, 发现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着地方政府投入不足, 保护意识薄弱, 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传承人青黄不接等一系列问题, 进而提出了以乡镇政府为主体实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对策

一、 调研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被各群体、 团体、 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 表演、 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 实物、 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主要包括: 社会风俗、 礼仪、 节庆; 口头传说与表达以及作为媒介的语言; 表演艺术;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1] 各个社会群体随着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延续与创新, 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益于国家, 民族, 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和谐。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很多国家关注的现实问题, 伦敦奥运会也打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牌。 早在 2003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我国于 2004 年正式加入该公约。 近年来,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行动纲领, 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厚的和谐文化基因。 因此,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如今文化建设的地位愈来愈突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进步, 搞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必然要求。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 据记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百余项, 有各县市的民间文学, 荆楚民间音乐,荆楚传统戏剧, 荆楚民间艺术, 荆楚民间舞, 荆楚民间美术, 荆楚传统庙会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状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 , 杨俊旗 1 , 徐梦琪 2

(1.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2.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况, 我们在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进行了实地调查。 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农村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长摇篮与活力源泉。

仙桃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沔阳花鼓戏” 的发源地, 也是湖北皮影戏之乡,还有较有名气的雕花剪纸。 剅河镇隶属仙桃市, 地处较偏远, 民风淳朴, 具有调查的代表性。 之前有学者对“沔阳花鼓戏”、 皮影戏、端午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相关的历史研究,但缺乏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的调查研究。此次我们调研小组深入仙桃市剅河镇, 主要是调查新农村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状况。 我们主要调查了花鼓戏、 皮影戏以及端午节民俗活动等相关的民俗文化。 通过调查, 我们对荆楚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现状感到担忧。

二、 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个人访谈法相结合, 问卷为自填式问卷, 均采用当面访谈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有不同年龄段的教师、 学生、 政府工作人员、商人、 农民等。 共分发问卷 2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 195份, 有效回收率约达 97.5%。

(一) 人们对当地非物质文化了解程度一般, 很少参与民俗文化活动

我们以沔阳花鼓戏及端午节为例。 以下是对花鼓戏的了解程度:

当地人对沔阳花鼓戏的了解程度是较高的, 达54%。 但是其中“很了解” 的只占 18%, 以 45 岁以上的人群为主。“很了解” 是指如老戏迷一样, 基本上经典的段子都熟悉;“比较了解” 的占 36%, 了解程度就是经常听, 偶尔会学着唱两句; 而高达 46%的当地人“不了解” 沔阳花鼓戏(仅仅知道名称而已)。 可见,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沔阳花鼓戏”, 即使在其发源地的认知度和普及度并不高。 由此看出这种非物质文化市场狭小, 缺乏活力。

对于沔阳皮影戏, 剅河当地人的了解程度低于花鼓戏。 走访中, 72%的学生以及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仙桃是湖北皮影戏之乡。 只有 5 位中老人知道当地皮影戏的经典唱段如《三请樊梨花》 以及《薛仁贵东征》等, 他们曾回忆起 80 年代皮影戏的热闹场面。 皮影戏团一般只在是在婚丧及祭祀活动时偶尔搭台唱戏。 当地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中基本上不听皮影戏。 当问及几个中学生是否愿意学习皮影戏时,他们都表示不愿意。皮影戏观众主要集中在 50 岁以上的老年人,演出者也大都是中老年人。

我们也调查了更有影响力的端午节情况。 端午节根植于楚文化土壤, 其源起、 发展都以楚文化为基础,并最终在南北朝时期形成, 迄今历史悠久。 端午民俗也融聚诸多荆楚文化因素, 孕育了绚丽多彩的端午民俗文化, 具有深遂厚重的社会历史性意义与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历经千年流行于海内外。

端午节虽在荆楚地区历史悠久, 但如今人们纪念它的方式越来越简单, 多数选择只是吃粽子、 赛龙舟、悬艾叶草而已。 当地赛龙舟也仅是在镇政府组织的情况下才会搞, 并且不是每年都有, 像饮雄黄酒、 悬艾叶草、 佩香囊这些方式坚持的少之又少。 民俗文化在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发源地开始慢慢衰落,被人们淡忘。

(二)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大都由群众自发组织,学校及政府宣传不充分

对于举办民俗活动, 有 72%的人认为当地人的参与度是高的, 这反映了大部分人愿意参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 特别是在集体举办、 政府号召的情况下。 但在走访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当地举办集体民俗活动的次数比较少, 大多数活动还是村民自发组织。一般只有在春节的时候会举办玩龙灯、 采莲船、 唱皮影戏、 花鼓戏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 2 月 初 2 会有比较大型的迎土地神的活动, 这也是村民自发组织的。 调查还发现当地人主要是通过长辈传授来了解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而学校及媒体宣传对当地人的影响较弱。当问及当地镇政府在非物质文化宣传工作的表现时,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表现一般”, 与村民们的期望有偏差。 当地人认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 但在访谈过程中, 有部分人指出镇政府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执行力不强, 很多是面子工程, 说得多、 说得好, 但做的少, 主要靠市里或省里牵头搞,到镇上就不怎么重视了。 因此镇政府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较有限。

(三) 文化程度越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越强。

调查显示, 当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的强弱与其文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的关联性: 文化程度越高, 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则更强。 拥有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18~45 岁,这部分人群知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其中95%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较强, 并意识到当地的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急需保护的对象, 表达出较强烈的保护意识, 特别是对于具有当地特色的花鼓戏、 皮影戏、 端午节的传承及庆祝方式等; 而拥有小学及初中文化的人们表达出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相对较弱, 仅有 20%的人们表示出有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可见, 教育在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奇怪的是有文化程度高的年轻人并未积极参与到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当中。

(四) 当地人在了解和保护传统习俗文化方面存在年龄差异

年长的人对当地传统习俗文化了解更多; 但年轻人则更关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调查过程中,当被问及当地的一些传统习俗时, 年长的人们显得更健谈, 他们懂得的传统民俗与习惯更多、 更全面, 说的会多些; 而较年轻的人则表示知道的比较少。 当谈及对传统文化及民俗的保护时, 老年人更多的是表示无奈, 无力改变当下的局面; 年轻人则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及时保护, 表达出较强烈的保护意识。

(五) 当地人大都赞同保护传统民俗文化, 但认为困难重重

对于是否赞成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有 76%的人对保护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持非常赞同的观点, 认为对花鼓戏、 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 有 11%的人认为应该保护但还不是时候; 只有 6%的人认为没必要, 让社会竞争去淘汰那些落伍的; 还有 7%的人持无所谓, 不关心的态度。 由此可见, 当地人总体上还是非常支持采取措施来保护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小部分人认为当前加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尤其是资金欠缺的问题, 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还有少部分人认为相比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当地民俗文化吸引力不够强。

三、 讨论及建议

有人对湖北荆楚非物质文化做过系统化的梳理,提出了荆楚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模式。 他指出荆楚非物质文化一方面因为被很多人认为“土的掉渣”而被遗忘,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重申报, 轻保护,破坏性开发很严重。为此他提出了荆楚非物质文化的多重保护和开发模式, 如数字化馆藏模式;社区博物馆模式; 生态博物馆模式; 节庆旅游模式;各类演出模式; 主题公园模式; 物化产品模式; 混合开发模式等八种模式。

我们认为这些模式大都是基于上级政府有较大财政支撑力度的投入, 且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保护模式。

我们认为基于政府引导的农村自发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更有生命力。 通过此次对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调查, 我们认识到当地人对于作为国家或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沔阳花鼓戏及皮影戏的喜爱与关注度不高, 其中的少数喜爱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中, 多数年轻人不注重对传统文化与习俗的发扬与保护; 发源于荆楚大地的端午节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也欠缺有效的机制, 庆祝方式单一。 此外, 当地居民平常的休闲方式是比较单一的,以打牌作为休闲方式的居多, 而选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如听花鼓戏、 皮影戏) 的较少。 一方面是花鼓戏的演出成本较高, 观看费用高, 平时很少有演出;二是花鼓戏对当代人的吸引力不够大, 很多年轻人不感兴趣, 因此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在对当地镇政府文化站站长陶郝鹏的访谈中, 了解到当地的皮影戏面临传承人老龄化、 继承人缺乏、 市场萎缩等境况。 当地镇政府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中虽然做出了一定努力, 但实际投入有限, 收效不大, 没有形成制度化、 系统化、 规范化的文化保护运行机制。 当然我们也看到可喜的一面, 当地的文化程度较高者都十分赞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根据在访谈过程中收集到的建议, 借鉴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益经验, 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基于乡镇政府为主体的保护荆楚非物质文化的建议:

第一, 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搞好宣传工作, 调动当地人们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比如多开办一些花鼓戏, 皮影戏的演出活动, 并在本地电视台播出演出活动等。

第二, 乡镇政府要增强其执行力, 充分发挥好其沟通的桥梁作用。 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 合理地分配、 科学地使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拨款, 特别是镇政府可以拿出部分资金赞助当地非物质文化的推广与传承, 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还可以依靠上级拨款或者自筹资金搞一些本地戏剧的数字化项目, 选拔传承人等。

第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及保护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众的信息获得方式越来越现代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要充分利用当地乡镇电视台和短信互动平台等传播地方戏剧或民俗文化活动, 预报戏剧(曲) 故事, 演职员名单等节目信息。

第四, 针对优秀传统文艺(如花鼓戏、 皮影戏)后继无人、 青黄不接的窘境, 当地镇政府要给予资金支持, 可以牵头组织设立相关常规化的学习班、 培训班、 兴趣班等, 在当地中小学中开展一些民俗文化活动, 组织学生免费看花鼓戏, 听皮影戏等。 在普及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 同时也吸引青年学生对传统花鼓戏或者皮影戏进行现代化加工或者加入现代动漫元素等。 没有年轻人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延续下去。

最后,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陈旧的问题,要进行文化创新, 改变单一的文化、 艺术形式, 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 如采用数字化模式, 采用生态旅游模式等, 或制作花鼓戏人物脸谱或者皮影戏人物的动漫周边产品等,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 研究以及传承, 进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次调研仅在仙桃市剅河镇展开, 选取的地域空间不够广泛, 所取得的数据不能充分反应荆楚地区的其他县(市) 的特色文化的现状, 但调研过程是客观的, 得到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 基本反映了剅河镇花鼓戏、 皮影戏, 端午节纪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现状。 通过此次调研可知, 荆楚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丰硕, 但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保护基础薄弱、 传承人缺乏、 传承环境改变、 资源流失、竞争力较低等问题。 非物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中国和谐文化的建设。 因此, 我们建议在荆楚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 要坚持以乡镇政府为主体,依托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和宣传的投入, 地方政府组织和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活动,通过培养传承人、 建立健全传承机制等, 从而加强对我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DB/OL]. 2013-03-20.

[2] 胡嘉猷, 邱久钦(主编).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3] 胡爱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优秀民间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J].科技资讯, 2011(12)

[4] 王俊杰.略论楚文化对端午节的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5] 胡小红.荆楚非物质文虎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