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在此次党章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中, 各支部为大家分享了很多党章党史的知识和优秀党员的感人事迹, 我们第六党支部则由樊眀民同志为大家讲述了两个关于我党领导人朴素、廉政的故事。 一个是延安时期毛主席去马列学院做报告, 在半路上遇到了学院派来接他的教育处长邓力群等人后, 主席以一段颇为幽默的话让大家受了一次生动的教育, “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不仅起到了告诫大家不要沾染官僚习气的作用, 还深刻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机智幽默、宽容大度的风采。 另一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离我们较近, 也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故事名为《记海南省东方市市委书记黄成模》。黄成模, 一名海南省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好干部、 好书记。 从部队到地方, 从普通干部到高级领导,黄成模始终如一。 他实干、 爱民、 廉政, 成为了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生活和工作上, 黄成模以“不从原单位带干部到东方市; 不把自 己的亲属安排到领导岗位; 不插手工程项目 ; 逢年过节不收礼, 只收工作好建议” 为原则, 上任后不久, 黄成模发现东方市存在“老板推荐干部, 干部插手工程, 公款吃喝盛行” 三股歪风, 于是立即有针对性地主持制定了《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征求纪委意见的规定》、《党政领导班子重大决策议事规则》 等 18 个规章制度, 并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任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表决制、 会任免干部票决制等规章制度, 创造了选贤用能、 严格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良好环境。
对于插手工程项目、 公款吃喝的干部, 黄成模坚决要求“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经过一段时间的彻底整顿,黄成模带领党委同志彻底刹住了这三股歪风。“对人民的感情是一种境界, 也是一种工作水平和修养。 为人民造福是我的人生目标和最高追求。”
这是黄成模的价值观和政绩观。 他是这样说, 也是这样做。 黄成模一到东方市, 就向全市群众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办公室电话, 欢迎群众有事直接找他, 还宣布绝不设秘书挡驾。 黄成模同志在担任县市领导职务的 10 多年间, 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忘我的工作干劲, 模范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 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他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创造了显著的工作业绩, 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黄成模同志是新时幽默、 宽容大度的风采。 另一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离我们较近, 也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故事名为《记海南省东方市市委书记黄成模》。 黄成模, 一名海南省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好干部、 好书记。 从部队到地方, 从普通干部到高级领导, 黄成模始终如一。
他实干、 爱民、 廉政, 成为了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生活和工作上, 黄成模以“不从原单位带干部到东方市; 不把自 己的亲属安排到领导岗位; 不插手工程项目 ; 逢年过节不收礼, 只收工作好建议” 为原则, 上任后不久, 黄成模发现东方市存在“老板推荐干部, 干部插手工程, 公款吃喝盛行” 三股歪风, 于是立即有针对性地主持制定了《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征求纪委意见的规定》、《党政领导班子重大决策议事规则》 等 18 个规章制度, 并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任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表决制、 会任免干部票决制等规章制度, 创造了选贤用能、 严格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良好环境。 对于插手工程项目、 公款吃喝的干部, 黄成模坚决要求“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经过一段时间的彻底整顿, 黄成模带领党委同志彻底刹住了这三股歪风。“对人民的感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工作水平和修养。 为人民造福是我的人生目标和最高追求。”
这是黄成模的价值观和政绩观。 他是这样说, 也是这样做。 黄成模一到东方市, 就向全市群众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办公室电话, 欢迎群众有事直接找他, 还宣布绝不设秘书挡驾。 黄成模同志在担任县市领导职务的 10 多年间, 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忘我的工作干劲, 模范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 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他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创造了显著的工作业绩, 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黄成模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先进典型, 是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优秀代表。
在我党漫漫历史长河中, 还有许多如黄成模同志一样兢兢业业、 积极奋战在各战线上的优秀党员, 他们的艰苦奉献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共产主义奉献一生的信念。 在今后的生活中, 我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学习, 认真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 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二
2018 年 9 月 10 日全国教育大会上进行了集中论述, 明确提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强调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 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坚决克服唯分数、 唯升学、 唯文凭、 唯论文、 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 对学校、 教师、 学生、 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要改,坚决改变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 以考试成绩评学生、 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 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要率先破除唯名校、 唯学历是举的导向, 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 给全社会带个好头, 担起育人的社会责任。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 以破“五唯” 为导向, 以五类主体为抓手, 着力做到政策系统集成、 举措破立结合、 改革协同推进。以立德树人为主线, 就是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 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 贯穿于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始终, 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 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破“五唯” 为导向, 就是从党中央关心、 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 紧扣破除“唯分数、 唯升学、 唯文凭、唯论文、 唯帽子” 的顽瘴痼疾, 立足基本国情, 坚持积极、稳慎、 务实, 改进结果评价, 强化过程评价, 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既大力破除不科学、 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做法和导向, 又着力建立科学的、 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以五类主体为抓手, 就是立足全局, 坚持整体谋划、 系统推进, 针对党委和政府、 学校、 教师、 学生、 社会不同主体, 充分考虑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不同教育领域和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特点, 分类分层研究教育评价改革思路、 提出改革措施、 明确实施路径,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破” 的是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 “立” 的是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 相应提出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改革学校评价。“破” 的是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 “立” 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相应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改革教师评价。“破” 的是重科研轻教学、 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 “立” 的是潜心教学、 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 相应提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
改革学生评价。“破” 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 “立” 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相应提出树立科学成才观念。改革用人评价。“破” 的是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 “立” 的是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改进中小学校评价, 提出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保障学生平等权益、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 社会满意度等情况。
篇三
教育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底色。 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突出教育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注重教育价值融合, 既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 又突显教育的社会价值, 明确“四个服务”, 确立了新时代教育发展基调。 其中,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立场, 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标尺。毋庸赘言,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是显著的, 但也不必讳言, 我国当下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以“五唯” 为代表的功利化倾向。“五唯”在教育实践中有多种表现。 一些学校、 家长、 学生过于强调智育、 重视分数, “分数至上”“分分计较”, 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刷题”、 超前学习、 过度教育等现象。 有的学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学率, “一本率”“北清率” 甚至成为评价教育部门、 评价学校、 评价教师的硬指标。 选用人才重学历轻能力, “学历高消费”“名校效应”“学历歧视” 还在一定范围存在。 高等学校中还存在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片面追求人才“帽子”、 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级别, 以及论文抄袭、 数据造假等现象。“五唯” 问题严重偏离了新时代教育价值观,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评价与价值不可分割。 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教育价值是评价的目标和结果。 教育价值观为教育评价提供尺度, 教育评价的维度、 内容、 方法、 标准和手段都充分体现着教育价值观的尺度, 引导人们教育行为的价值选择与追求。 教育评价是教育价值观导向功能的延伸, 教育评价通过价值引 导, 调整和匡正人们错误的教育需求与价值观念, 保障和实现教育价值观对人们教育行为的指导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通篇渗透着教育价值观的立场、 尺度, 反映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追求, 为弘扬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提供了机制、 行为、思想和环境保障。
《总体方案》 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系统性。 教育评价是反映教育实践成效的完整系统。 只有进行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顽瘴痼疾, 从总体上匡正人们的教育价值观, 实现教育行为与人才培养目 标的统一。《总体方案》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了深度谋划、 系统设计、 全面布局, 涉及教育实践的全环节、全主体、 全要素、 全类别以及各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和制度, 为各级各类教育和主体落实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提供机制保障,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
《总体方案》 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科学的教育评价一定反映教育本质,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体现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总体方案》 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 不同类型教育特点, 分层分类创新和改革教育评价的内容、 方法、 手段和标准, 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规范人们的教育行为, 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 保障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 人才选拔与使用符合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要求。《总体方案》 体现了教育评价的价值性。 任何教育评价都包含着某种价值立场和尺度, 促使全党全社会端正教育思想观念、 转变价值观念, 确立新时代教育价值观, 统一思想,规范教育价值创造的实践过程。《总体方案》 强调, 坚持立德树人, 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 旨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 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针对不同主体的实践特点, 分别建立了“科学履行职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等五种教育评价尺度, 促使主体行为回归教育本质, 形成巨大教育合力, 共同创造新时代的教育价值。
《总体方案》 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社会性。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方式, 影响着教育评价结果的社会效应和效益, 影响着教育评价发展性导向的实现和整个教育的价值追求。《总体方案》 提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目的是确保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 营造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健康生态; 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用机制, 目 的是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 改变用人单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 的选人用人现状, 优化评价结果产生的社会效应, 实现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 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总体方案》 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 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改革逻辑, 必将有利于加快构建具有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凝聚新的合力、 打开新的局面, 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