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汇报类

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朋于晏2021-04-18原创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立德树人, 思政教育, 时代新人

中国高等教育在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却有很长的路要走。 十九大报告指出,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 随着 21 世纪科学技术的日新月 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在培养造就人才的同时, 加强思想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是实现中华民族梦的关键。 本文从环境分析化学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设立和教学方法与举措两个方面进行了将“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探索。

(一) 将思政教育写进教学大纲

中华民族处于一个新的时代,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梦,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尤为重要。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坚持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相结合, 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 价值取向、 政治信仰、 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 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 明辨是非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教学大纲编写中, 以专业课程知识讲授为载体,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 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将德育渗透、 贯穿整个教学大纲中, 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 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 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 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 通过隐性渗透、 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 通过润物细无声、 滴水穿石的方式, 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 各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 应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大纲设计。

1. 核心价值观---富强: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提高综合国力, 圆中国梦。

2. 核心价值观---爱国: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展现时代精神;

3. 核心价值观---敬业: 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 有研究和创新精神;

4. 核心价值观---诚信: 诚实守信, 实事求是, 严谨务实。

在教学大纲编写中, 通过着重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对学生品格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可以培养学生爱祖国、 爱人民、 爱家乡、 爱学校的爱国情怀。 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省属地方普通高校, 其主要办学目标是培养为绍兴经济服务的有用人才, 振兴地方经济。 因此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尤为重要。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是现实的前身, 现实是历史的延伸, 是未来的历史。 “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从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的维度出发, 通过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大势比较、 中国特色与国际的比较、 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比较, 使思政教育元素既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 既传承历史血脉又体现与时俱进。 “课程思政”教育元素, 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来的, 而是应从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中去寻找; 不是从理论逻辑出发来解释实践, 而是从社会实践出发来解释理论的形成。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团结协作的务实精神。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 实事求是, 谦逊勤奋的工匠品质也十分重要。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导学生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 谦逊为本。 经验和教训都表明, 大学生在作业、 测验、 论文和考试中都普遍存在抄袭和作弊的现象, 究其原因, 无外乎学生放松了学习,平时不努力, 所以只能抄袭应付学校和教师缺少平时的引导, 抄袭和作弊之风被传递, 学生心存侥幸, 不把抄袭、 作弊与人生品德、 品性挂起钩来, 视之为小节。 在平时的作业、 训练以及教学过程中, 学生普遍存在马马虎虎、 得过且过、 差不多就行的心态和作风, 这与工科学生所必须的工匠精神相违背, 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认真、 追求极致、 一丝不苟。 在大学的每一个教育环节中, 都应该渗透“匠心”的育成。

培养学生包容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个性差异大, 习惯习性迥异, 作为寝室、 班级、 专业等一个个团体中的一员, 需要心怀宽容和包容, 设身处地地相互理解, 求大同存小异, 不因小事伤和气, 更不因原则问题闹对立。 学会沟通, 学会尊重他人, 学会平和相处。 好的环境就是育人。

(二) 在教学方法与举措中融入思政教育

1.在学习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成分以及如何对环境污染物定性定量分析过程中,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掌握应对复杂环境污染的方法,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 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引入最新的环境污染案例。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关注了相关环境污染案例的解决过程, 将它们引入到教学中,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环境污染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3. 在考核的教学环节中, 注意全面评价学生成绩, 做到公平公正, 加强监督和引导,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在环境分析数据处理部分的教学中, 强调数据的真实性, 可靠性, 怎样减少人为误差,分析误差来源, 养成尊重数据、 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5. 通过组成学习小组, 学生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在收集资料, 分析、 疑难问题讨论过程中, 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6. 教学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给学生展示国际该领域的最新应用,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7.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作业点评、 课堂讲练、 榜样示范等形式加以认真引导, 让学生遇到难懂的知识点学会坚持, 明白“百步者半九十”的人生道理。 不轻言放弃, 在坚持和坚守中, 逐步建立对大学的自信、 对人生的自信。本文系 2015 年绍兴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项目: 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实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