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模板类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贺不贪2021-04-12原创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 担任中心发言的教师(主备人), 要提前写好讲稿, 印发教学设计。

二、 主讲教师的发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教材简析: 含教材内容、 特点、 教学目 标、 重难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等。

2、 教学理念: 实施本部分内容教学的理论依据。

3、 教学方法设计: 实施教学的总体教学方法。

4、 教学环节安排: 包括教学过程的层次, 教法的分解, 重难点的突破措施, 学法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 协作学习等方法过程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 电教手段的运用时机和过程及其它教具的呈现使用等。

5、 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6、 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

7、 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方式。

8、 备课中存在的疑问、 需要请其他老师帮助的地方等。

三、 其余教师也应事先熟悉教材和内容, 思路清晰, 教法学法明确, 教学环节安排心中有数。 要写出自己对教学目 标的把握、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其突破分析的方法, 写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精彩片段的教学设计及自己的教学思路, 拟写备课中发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内容, 或者是自己的疑问、 需要请教的问题等, 并做好发言准备。

四、 集体备课活动设主持人一名, 负责主持活动的进程; 设记录人一名, 负责记录活动过程、 主要内容。 主持人和记录人均需参与发言、 讨论。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第一、 主持人交代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 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

陈述的基本顺序为: 解读教材(含目 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 ——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 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方式——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陈述时, 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说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

主备人陈述时, 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 结合自己的思考, 适时圈画。

第三、 备课组集体研讨。

1、 讲--其他教师简要陈述教学设计、 观点和做法, 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2、 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设计、 观点进行客观的、 中肯的评价, 一般选择两三位老师, 分别指出其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 内容; 对“评” 环节有异议的地方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 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 生成的特点。

3、 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 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 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 问题等, 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 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 有精彩的讨论、 交流, 发言时不拘顺序, 可以多次发言, 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 也可结合学生情况, 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 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 重点突出、客观评价, 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 要提出自己的问题, 表明自己的观点。 另外, 主持人必须有问题引领,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 逐一解决。 教师在初备的教学设计上要作好研讨记录, 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第四、 主持人作结: 把大家的观点、 意见归纳起来, 提供给主备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第五、 主持人总结并布置下次集体备课的时间、 地点、 内容。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材料

一、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 围绕课堂教学, 通过集体参与, 共同讨论, 互相启发, 彼此交流, 集思广益, 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搞好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 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它能发挥集体智慧, 落实课程改革, 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帮助教师更好、 更快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实现资源共享, 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般以学科为单位进行活动, 活动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 以及研究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 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二、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活动要事先做好“三定、 四统一、 五必须、 六备” 的准备工作。

“三定” 是指: 定时间、 内容、 主备人(中心发言人);“四统一” 是指: 统一教学进度、 教学要求、 教学资料和练习考查;

“五必须” 是指: 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 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 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教学文本预案; 其他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预案进行补改再上课; 上课后必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 常工作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六备” 是指: 必须备学情、 备三维目 标(“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 备重难点、 备教法、 备学法、备教学设计。

基本程序是:

1、 个人初备:

根据提前确定的教学内容, 由主备人集中精力初 备所分担的教学内容, 而其他人可以在书头上注一注、 划一划, 也可以在纸头上写一写。 而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学的的关键点, 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主备人设计出详细的教案稿、 学案稿和说课提纲, 教案要在集体备课前发给备课组全体教师。

2、 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是集体备课的中心环节, 从两方面展开: 首先由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 陈述的基本顺序为:

解读教材(含目 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 ——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 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方式——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陈述时, 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说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

主备人陈述时, 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 结合自己的思考, 适时圈画。 然后备课组集体研讨。 开展“讲、 评、 议” 活动。

“讲” --其他教师简要陈述教学设计、 观点和做法, 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评” --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设计、 观点进行客观的、 中肯的评价, 一般选择两三位老师, 分别指出其教学设计中的“亮点”、 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 内容; 对“评”环节有异议的地方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 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 生成的特点。“议” --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 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 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 问题等, 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 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 与“议” 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 交流, 发言时不拘顺序, 可以多次发言, 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 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 也可结合学生情况, 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 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 重点突出、 客观评价, 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 要提出自己的问题, 表明自己的观点。 另外, 主持人必须有问题引领,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 逐一解决。 教师在初备的教学设计上要作好研讨记录, 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3、 修正教案:

一是形成教案: 集体研讨之后, 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 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完善教案。 主备人形成的教案应既体现新课程理念, 又具有操作实效。 备课组长把完善后的教案把关验收后打印出来, 交付备课组的每位教师。

二是教案的个性化处理: 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 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 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己对教材的独特处理等方面, 再作调整补改, 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要体现自己的创新精神。

4、 教学实践(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 因此, 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 以便得到总结、 提高, 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 取长补短。 另外, 上课评课以后如果觉得这节课不够成功可以大家指导交流后再备再上再评, 也可以一课双备, 一课双讲, 一课双评。

5、 课后交流、 反思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 分析阶段, 创造阶段(编写教案), 提高阶段(二次备课, 调整和修改教案), 总结、反思阶段。 课后交流, 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 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 要进行交流, 对教学进行反思,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 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集体备课要紧跟细抓几项环节

目 标定位。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 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 标。 既要体现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又切合学生实际, 依据学科特征, 进一步理清学年、 单元、 课时目 标的层级关系, 明确学段要求, 把握教学梯度,准确定位, 设计具体的、 明确的、 可观察的、 可测量的课时目 标。预习检查。 用心设计预习任务, 认真检查预习效果。 引导学生找到已会点和疑难点, 依据自身经验进行预习,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应依据检查情况“以学定教, ”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课堂导入。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的设计要能够引起注意, 迅速集中思维; 铺设桥梁, 衔接新知与旧知;揭示课题, 体现教学意图; 沟通感情, 创设学习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课型与内容, 灵活运用导入方法坚持既有创意又切合学情;用时恰当, 不占据过多的教学时间; 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游离于教学内容。

资源选用。 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围绕教学目 标合理选用。 教师要准确解读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把教材作为最主要课程资源之一,并结合实际进行有效拓展; 体现教师的资源价值,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充分挖掘地方和校本特色资源、 学科优势资源; 在了 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把握资源选取方向, 确定资源选取的范围, 突破资源选取的难点, 确定资源呈现方式, 获取资源利用实效;

提问设计。 教师应明确问题的指向, 整体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要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充分了 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问; 要问教学重点难点处、 教学突破口 处、 新旧知识连接处、教学概念易混淆处、 内容归纳总结处; 要问得有价值, 问出学生的问题意识、 质疑能力、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引导与鼓励学生提问,把握提问时机与频度, 根据问题的难易度, 给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回答的机会。

媒体应用。 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适时有效地辅助教学。 根据教学目 的、 教学内容、 学生特点与教学条件, 既要熟练掌握投影、 视频、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应用技术, 也要重视挂图、 标本、 模型等传统媒体的应用。 教学课件要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要有良好的交互性能。 注重演示与讲解结合, 提高学科利用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效, 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模式, 尝试将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获取素材、 讨论交流、 表达成果的平台。

评价反馈。 即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 突出诊断、 导向与激励评价功能。 评价反馈既要肯定学生的思维优势与进步, 也要智慧地指出学生学习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与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优化教学流程。 整体规划教学流程, 准确把握最佳授课时机, 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教师的“讲” 要讲在重点处、 难点处、 疑点处、 易错处,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阅读、 思考、质疑、 讨论、 练习和展示的机会。 导入、 讲授、 讨论、 活动、 练习、总结、 作业布置等各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恰当、 适宜, 杜绝拖堂现象。作业训练。 整体规划作业方案, 有效巩固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作业题, 准确把握内容的科学性、 难度的层次性、 题目 的趣味性、 用时的合理性, 注重举一反三, 坚决杜绝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 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题海战术” 。 积极倡导教师先做题后布置,做到有布置、 有检查、 有批阅、 有记录, 及时分析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矫正或补救措施, 通过作业批改与分析, 掌握教学情况, 反馈教学效果, 调整教学措施。

目 标达成。 自觉反观预设目 标, 及时反思教学成效。 新课程强调教师施行反思性教学, 教师要反思教学目 标、 教学方法、 课堂结构、教学设计、 时间安排、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否有效。 通过课堂听学生答问, 查学生练习, 看学生操作等途径, 获取学生真正理解、 掌握、 运用知识的程度和判定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 不同方面的收获和提高; 认知、过程、 体验的目 标达成率高, 同时, 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建立目 标达成的跟踪管理。

集体备课流程

一、 备前准备工作:

集体备课前, 提前一周, 确定集体备课主持人、 主备人、 参与人、备课内容、 记录人等, 并将这些内容通知所有参与备课者, 要求参与者事先个人备课。

主备人至少提前三天将备课补充资料、 可用课程资源、 参考预案等相应材料发至每个参与备课人手中。

二、 备课流程:

1. 主持人宣布备课开始, 并简要说明本次备课的任务、 内容、工作分工及时间安排等相应计划。

2. 主备人分析教材。 此处重点分析教材内容。 每位成员都要说出所备课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旨、 文章结构(包括分段、 段义, 分层、 层义, 文章结构方式等)、 写作或表达上的特点等。 其他参与备课者可在主备人分析后, 或在分析过程中, 对主备人的分析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 并通过研讨, 力争达成共识。 记录人对有价值的分析应做必要记录。

3. 主备人分析备课内容的“教学价值”(也即知识点、 能力点、体验点、 理解点、 训练点等等)。 其他参与备课者, 可在主备人分析之后, 或在分析过程中, 提出补充、 修正或不同看法, 并通过研讨,力争达成共识。 记录人应做相应记录。

4. 根据上一步骤归纳整理出的“教学价值”, 主备人根据学段目标、 学校学生情况、 教师教学水平等, 确立教学目 标。 并逐一说明确定的教学目 标与单元目 标、 学段目 标的关系。 其他参与备课者, 可在主备人分析之后, 或在分析过程中, 提出补充、 修正或不同看法, 并通过研讨, 力争达成共识。 记录人应做相应记录。

5. 根据确定的教学目 标, 主备人选择针对每一个教学目 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他参与备课者提出补充、 修正或不同看法, 力争达成共识, 或提出多种可行方案, 但每一种方案应经过大家集体讨论认可, 方可采用。 记录人应重点做好相应记录。

6. 根据以上成果, 主备人提出整体教学结构设计及教学基本流程, 并分析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参与备课者共同研讨, 确定一个或更多最佳流程。 对主备人设计意图的分析进行补充、 修正或提出不同见解, 争取达成共识。 记录人做好记录。

7. 根据以上成果, 主备人提出板书设计、 细节策略、 课件应用、教具学具应用、 练习设计、 作业设计等相应设计或计划, 大家讨论。记录人做好记录。

8. 记录人整理好记录, 通过各种方式, 发至每个人手中。(提倡用电脑记录, 以便整理和共享。)

9. 至此, 主持人宣布主题备课结束。

三、 集体备课后的工作:

集体备课后, 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包括主备人) 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 选择集体备课中的结构、 方法、 策略等, 重新进行教学精细化设计, 并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 集体备课后, 应根据分工, 进一步制作、 完善、 修订练习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课件、 教学学具等。至此, 一个完整的集体备课流程才算最终完成。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