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汇报类

落实防止干预司法的“三个规定”心得体会3篇

朋于晏2021-04-04原创

落实防止干预司法的“三个规定” 心得体会一篇

为认真贯彻三个规定的有关要求, 防止领导干部和司法行政机关内部人员违反规定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 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院党组要求各部门及每位干警把“三个规定” 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法院具体工作中去,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开展专项教育, 落实制度要求。 **县人民法院在全体干警会上集中学习“三个规定” 内容, 认真领会精神, 充分认识“三个规定” 重大意义, 使全体干警准确把握规定内容, 加强自我约束, 严格自觉遵守并认真落实各项要求, 杜绝违反规定为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传递涉案材料、 打听案情和打招呼说情等现象发生, 依法维护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 按照上级法院和县委政法委关于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 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 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的文件要求, 每位干警都签订了《**县政法系统领导不干预、 不插手案件办理承诺书》 , 要求办案人员不得与当事人、 律师、 特殊关系人、 中介组织不当接触, 影响公正办案, 切实发挥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形成制度约束合力, 确保铁规发力、 制度生威。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多方支持。 利用各种宣传平台积极宣传“两个规定”精神, 取得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与配合, 带头自觉遵守“两个规定” 。 通过法院官方网站、 微博平台发布“两个规定” 相关内容和举措, 扩大社会影响力。 在法院门口 设立举报箱, 公开举报电话, 设立监督岗, 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及社会各界对**县人民法院落实“两个规定” 监督, 促进“两个规定” 全面贯彻落实。

三是打消思想顾虑, 如实全面记录。 打消部分干警怕得罪人、 怕受到打击报复等思想顾虑, 根据规定建立、 落实相关记录、 通报和责任追究机制。 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 或以组织名义向司法机关发文发函对案件处理提出要求的, 或者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 亲属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 要求干警全面、 如实记录并留存相关材料; 对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违反规定干预、 说情、 打探或过问案情的, 或不依正当程序转递涉案材料或者提出其他要求等情况, 办案人员应严词拒绝, 并如实记录, 做到全程留痕、 有据可查,经得起法律和纪律的考验。

四是加强纪检监察, 守住规定红线。 一方面, 从法院内部、 从干警自 身做起,加强司法作风建设, 持续开展正风肃纪活动, 真正做到“讲纪律、 守规矩” , 不折不扣地抓好“两个规定” 中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 不违规讲人情、 干预办案,更不能向其他政法部门的办案人员讲人情干预办案。 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和廉政监督员的作用, 加强内部监督和纪律约束, 运用审判管理系统等有效形式, 摸排本院干警在一审、 申请再审等环节中插手办案或是有避不回等违反“两个规定” 的情形, 一经查实, 将依照规定对有关人员严肃追责, 强化干警红线底线意识。

经过认真学习 , 加大宣传力度, 全院干警没有出现违反“两个规定” 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其他领导违规过问案件、 插手案件处理情况。

落实防止干预司法的“三个规定” 心得体会二篇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向社会公布检察机关落实“三个规定” 及组织开展过问或干预、 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工作的情况。

“三个规定” 是指中办国办、 中央政法委、 “两高三部” 先后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 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 律师、 特殊关系人、 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这“三个规定” 的核心内容就是严禁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司法、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以及司法人员与当事人、 律师等不当接触交往, 如有违反规定的, 司法人员都要主动记录报告,并进行通报和责任追究。

截至今年 3 月 , 全国检察机关共主动记录报告 2018 年以来过问或干预、 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 18751 件, 其中反映情况、 过问了 解的占**. *%, 干预插手的占**. *%。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德爱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国乐说: “检察机关严格执行三个规定, 是检察机关依法贯彻落实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不受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要求的主动自我加压行动, 是对自身司法责任负责, 更是对人民群众负责。 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公正有着非常高的期待, 但不可否认也发生了 一些有损司法公正的事情。 检察机关通过三个规定很好地为司法公正装上了 安全阀。 ”

最高检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 6 个典型案例既有领导干部干预插手检察案件,也有检察人员过问司法办案, 与当事人、 律师不当接触交往的; 既有因为违反“三个规定” 受到党纪、 政纪处理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反面案例, 也有按照要求记录报告免除责任追究的正面案例。

全国人大代表、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建兰认为, 最高检向社会发布检察人员违反“三个规定” 典型案例, 体现了 高度的政治自觉、 法治自觉、 检察自觉。 “这相当于检察机关自曝家丑, 把违反三个规定的内部情况向社会公众公开, 向社会表达了 一种担当和决心, 所以一定要把这项制度执行好。 ”

落实“三个规定” 对今后司法办案将会起到哪些积极作用?缪国乐代表认为,一方面, 检察机关带头落实好“三个规定” 首先保证了 案件在进入检察环节后能够确保公平公正地办理。 另一方面, 这种氛围和理念将形成良好的司法环境, 极大地推动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如果每一个人都不去托关系打招呼问案子, 我们就一定能建成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海晏河清的司法环境 ” 缪国乐代表说。全国人大代表、 青海省同仁县自来水公司员工夏吾卓玛表示, “三个规定”是党中央对公正司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检察机关带头贯彻落实“三个规定” ,体现了 一种政治自觉和法治担当。 “如今法治环境越来越好, 人民群众对于司法的信任和期待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个关键时期, 任何一个因司法腐败、徇私枉法而导致的冤假错案, 都可能使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这个意义讲, 贯彻落实好三个规定是给我们的司法人员披上了 拒腐防变的外衣, 能够有力帮助司法人员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对于检察人员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履职办案,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 夏吾卓玛代表说。

“此前大部分人对三个规定并不了 解, 但最高检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检察机关落实三个规定情况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 解并认可这项规定。 司法办案最好的防腐剂就是公开、 阳光、 透明。 有了 三个规定, 司法工作人员在拒绝过问插手案件时更有底气, 那些企图插手干预案件的人也会考虑自己可能会被记录, 进而打消过问插手干预案件的念头。 久而久之, 人人都不去过问案件, 案件自然就能依法公开公正办理。 ” 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养护管理中心工段长李俊丰表示, 他对“三个规定” 充满期待, 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带头贯彻落实好。

落实防止干预司法的“三个规定” 心得体会三篇

近日, 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了 6 起检察人员违反“三个规定”典型案例。 在以上案例中, 均有“违规干预司法活动” “违规干预插手有关案件、徇私干预司法活动” 或“违规过问案件” 的表述。 这些受到处分的干部本应守护司法公平, 却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 其行为性质严重, 造成了 十分恶劣的影响。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更加充实、 更有保障、 更可持续, 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保护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一体推进, 多次强调维护司法公正。 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职责使命, 切实加强政治监督, 严格日常监督, 坚持反腐败无禁区, 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 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 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但是, 在紧盯重点领域、 重点环节高压惩腐的大环境下, 仍然有少数领导干部背弃党性原则, 背离初心使命, 不收敛、 不收手、 不知止, 不仅没有恪尽职守,反而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 这其中有司法机关的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所为, 也有非司法机关的党员干部利用职务影响违纪违规。 如, 青海省海北州委原常委、门源县委原书记白顺兴“违规干预司法活动” , 安徽省阜阳市政协原副主席肖 军“违反工作纪律, 违规干预、 插手司法和执纪执法活动” , 等等。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曝光的案例中也可看到, 更有甚者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 , 违规干预司法活动。 对于这些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 必须坚决予以严肃查办、 严厉惩处,公开通报曝光, 形成震慑。

维护司法公正, 关键在于加强制度建设, 不断扎紧廉洁司法的制度笼子。 早在 20**年, 党的十八届*中全会就提出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 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 “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 “依法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 律师、 特殊关系人、 中介组织的接触、 交往行为。 ” 20**年, 包括《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 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在内的三个规范性文件印发实施。 党内监督条例、 政法工作条例对领导干部干预、 插手司法活动的, 也明确要求记录、报告。 这些制度规定, 就是要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红线” , 建立防止司法干预的“防火墙” , 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工作不能止步于文件。 落实好“三个规定” , 对受到过问或干预、 插手办案等重大事项情况集中填报, 月 报告、 月 通报等做法都要继续坚持下去、 落实到位。 对不记录或者不如实记录的, 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对落实不力的, 依纪依规严肃问责。 要继续严格监督执纪、 强力震慑, 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 ; 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 让党员干部因制度而“不能” ; 加强思想教育、 弘扬新风, 让党员干部因觉悟而“不想” , 推动共同形成风清气正廉洁司法的良好生态。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