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双促”主题活动开展以来, 围绕着如何抓好“深入群众促和谐”的问题, 是自己一直在思考, 一直在琢磨的问题, 我感到: 领导干部能不能够深入群众, 是不是自觉深入群众, 主要是看干部自身是不是树立起了牢固群众观念。 纵观我公司基层干部的工作现状, 应该说大多人的群众观念还是比较强的, 但是, 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在部分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 具体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对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 主观武断的作风有所表现。我们有的干部, 当下级和职工群众向他汇报工作、 反应情况时, 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 不让下级把话说完, 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 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对上级说, 有不同意见不敢向上级反应, 上级与下级, 干部与工人之间的关系顿时紧张起来, 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二是工作中遇到问题调查研究不够, 盲目拍板的问题比较严重。有干部在工作遇到问题, 特别的一些棘手的问题时, 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深入职工群众中, 作过细的调查研究, 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 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 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是, 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 又不具有可操作性, 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 严重时给单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三是对上负责的多, 对职工群众负责的少。 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 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但是, 我们有不少的领导干, 不从实际出发, 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去满足对领导负责的虚荣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样长此以往, 就会损坏我们党的在群众中的形象。
以上三点, 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还有党的“依靠” 方针在工作中没有很好落实的问题, 官大一级真理就越多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 深入群众促和谐, 凝心聚力促发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那么怎样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 在这里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第一, 加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 干群关系重要性教育, 提高干部深入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教育,教育领导干部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的唯物史观, 引导领导正确认识密切党群、 干群的关系与促和谐促发展的关系,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牢固树立起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的观念。
第二, 健全工作制度, 完善工作机制, 创造灵活、 快捷、 高效的群众工作环境。 一是要建立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 二是进一步扩大职工群众的知情权、 参与权、 监督权; 三是要完善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工作运行机制; 四是要创建职工群众施展才华的平台。
第三, 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提高解决内部矛盾的有效性。 要有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提高党的凝聚力、 战斗力, 必须继承并不断创新我们的群众工作方法。 恪守“群众利益无小事” 信念, 及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维护群众正当权益; 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个性化的释疑解惑, 防止和克服“一刀切” 的现象发生; 要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难点热点问题, 提供“信得过” 服务, 以诚换心, 以情换信任。
总之, 只有解决好了干部的群众观念问题, 深入群众促和谐的工作, 才能够见到实效。
指出: “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 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 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 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 纪律观念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 大部分党员干部是有法治意识、 纪律观念的, 但也有些干部还存在着政治意识淡薄、 党性原则不强, 精神状态不佳, 服务意识不浓, 作风不深入, 组织纪律松驰等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自身“免疫力” 下降, 思想道德防线失守, 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没有用好手中的权, 把不住神、 管不住手、 把不住嘴, 经不起诱惑。强化法治意识, 增强纪律观念, 对于每名党员干部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 第一, 要带头学法、 用法、 守法, 自觉用法律来规范自身的言行, 用法律来约束手中的权力, 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第二, 要自觉接受监督、 自觉接受法制教育, 增强法治、 纪律观念, 保持廉洁, 反对腐败, 坚决杜绝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的现象。 第三, 要自觉在思想上、 政治上、 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不编造、 不传播政治谣言, 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 第四, 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第五, 要坚决同违***纪国法的行为作斗争, 自觉维护群众利益, 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任何时候都不侵犯群众权利、 不损害群众利益, 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篇二
为了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 转变工作作风, 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使各级干部能够积极深入一线, 集中精力想全局、 谋大事、 扑下身子抓落实、 促发展, 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件会议精神和要求, 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体要求, 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 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树立强烈的担当精神, 坚持聚焦作风建设, 坚决反对和整治“四风” 问题, 保持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 着力在科学发展、 解放思想、 联系群众、 服务人民、 提高效率上狠下功夫, 进一步强化正风肃纪,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加强制度建设, 努力做认真学习实践、 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 做艰苦奋斗、 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 做敢于担当、 科学发展的表率。
二、 目标任务
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 认真查找群众观念、 群众立场、 群众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切实解决好相信谁、 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 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 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改进服务方法, 转变服务态度, 提升服务水平, 切实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三、 整治内容
(一) 推行四个“一线工作法”, 彻底解决联系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 要按照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的工作方法, 彻底解决联系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情况在一线掌握。 镇村干部要撰写民情日记, 主动进村入户, 广泛采取走访、 入户、 座谈、 发放意见建议征求表等多种形式,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必访、 六必听” 要求, 深入村社农户当中, 注重从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 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 老干部、 老党员和上访户中听取意见建议, 摸清村情民意, 帮助理清村级发展思路、 培育发展致富产业、 制定年度发展计划、 解决群众急需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各类事项, 畅通民情渠道, 深入体察民情,广泛采纳民意, 真正做到情况清、 底子明。 二是问题在一线解决。 在逐户走访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 对了解掌握到的具体问题, 要归纳梳理, 对于能够及时化解的一般性问题, 要组织力量, 及时化解。 对长期存在的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一时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一方面要紧紧依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 农村安全饮水、 农村道路通畅工程、 危旧房改造、 村村通等项目实施, 着力解决; 另一方面, 积极向上反映沟通,协调上级有关单位予以解决。 镇村两级要最大限度的畅通信访诉求渠道, 对有关群众庄基地畔纠纷、 邻里矛盾等方面的信访问题, 全力解决, 坚决为民措办实事, 最大限度的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需求。 三是感情在一线融合。 一是开展“一对一” 结对帮扶。 经常走访五保户、 孤老、孤残及特殊困难家庭, 给予适度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 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问题。 二是经常“说给群众听”。 要学会运用群众听得来的语言和愿意听的方式, 为他们宣讲政策、 传授知识、 释难解惑。三是坚持干给群众看。自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要亲力亲为,干出样子, 带动发展。 四是帮助群众办。 对于群众的急难事情, 要一心一意, 倾心帮助, 以心换心, 增进感情。 四是活力在一线凝聚。 指导村上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 加强村务公开, 落实党员“三会一课” 制。 扎实开展“十星评比” 活动, 召开群众会, 宣传党的政策和科技知识, 提高群众参与讨论村社公益事务的积极性。 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群体性文体活动, 进一步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激发正能量, 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二) 开展“便民服务”进万家活动, 彻底解决服务意识不强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老、 弱、 病、 残、 孤, “三留守” 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 留守空巢老人) 及贫困家庭等困难弱势群体和居住偏远,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村社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现状。 以基层站所人员为主, 镇村组建“便民服务队” 和 “志愿者服务队”, 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 一是开展上门服务。 镇村干部便民服务队人员要采取上门走访等形式, 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以及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对群众急切需要解决的事项, 能够现场答复和办理的予以现场答复和办理; 需要一定时间或需带回交由其他人员及单位参与办理的, 可采取通知相关人员或单位及时上门办理, 也可告知办理程序和政策要求, 在征得农户同意的基础上, 填写, 由农户提供相关资料, 承诺办理时限, 代为办理。 二是开展上站服务。 镇便民服务中心、 村便民服务站及便民服务点, 要全面落实办公设备, 健全规章制度, 指定专门工作人员开展业务, 全天候接待办事群众。 对群众申请代理的事项, 镇级由镇便民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事项类别, 及时交由相关人员或单位办理; 村级由村便民服务站逐一造册登记, 定期上报或由镇干部服务队人员带回, 交由相关人员或单位办理。三是开展预约服务。 通过印发“便民服务承诺卡”, 全面公开服务电话, 镇村便民服务站点要指定专人, 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 随时接听群众来电, 对群众申请办理的事项逐一登记, 在了解当事人申请事项的基础上, 对符合代理要求的及时予以受理。 同时, 要积极宣传引导农户, 针对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 按照“便民服务承诺卡” 提供的服务队相关服务人员的联系方式, 直接与服务志愿者联系, 电话预约办理。
(三) 深入推进“效能风暴” 行动, 彻底解决服务效率低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效能意识教育, 重点建立完善理论学习、 目标管理内部考核、 风险防控和激励约束等制度措施, 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责任意识、 危机意识、 自律意识和法纪意识, 培养说实话、办实事、 求实效的作风, 形成人人讲效能、 处处创效能、 实施高效能的干事创业氛围。
建立完善镇便民服务大厅, 强化“一站式” “一条龙” 服务功能, 规范职责权限, 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办公条件, 加快信息化建设。坚持特事特办、 急事急办, 针对重点项目提供优质服务。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首问负责制、 服务承诺制、 限时办结制、 责任追究制, 最大限度地消除行政审批过程中的推诿扯皮、 故意刁难生冷硬横等现象。 设立举报信箱, 开通投诉电话, 畅通问题反映渠道, 让群众投诉有门、 举报有效。 建立加快反应机制,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和行政投诉处理办法等规定, 及时受理办理群众各类信访投诉举报。 组织效能监督员, 深入各村和服务窗口, 采取不定时间、 不定地点、 不打招呼的方式突击检查和暗访, 对发现干部作风和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严肃查处追究。 对群众反映强烈、 造成不良影响和顶风违纪的, 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启动初核或立案程序, 综合运用组织处理、 纪律处分的手段严肃查处、 公开曝光、 以儆效尤。
(四)开展行业行风整顿, 彻底解决基层站所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在全镇范围内对农业、 林业、 民政、 水保、 社保、 计生等基层站所人员进行民主测评。 通报测评结果, 对末尾排名的站所和工作人员批评帮助促进服务水平提升。 一是解决“门难进”, 大开群众办事方便门路。 通过窗口接待、 网络公开、 媒体宣传, 让群众及时准确了解与之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法规政策。 变群众围着政府转为政府想着群众办; 变群众拐着弯到处打听消息为站所变着法主动公开政策; 变群众非得上门跑几趟为热线电话畅通无阻。 让信息充
篇三
核心提示: 面对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保增长、 促发展的新形势, 作为县级基层工商部门,服务发展是工商工作的根本目的, 目前, 在我国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发展的增速缓慢下滑的大背景下, 党中央把寻求经济发展的出路定格为经济转型, 可以说, 这是一个急速转型的社会, 向高科技转型, 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 向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增长方式转型,这将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 也是我们围绕发展所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 2009 年开始工商部门先后经历着停征“两费”、 机构新“三定” 的重大改革转型, 面对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保增长、 促发展的新形势, 作为县级基层工商部门, 服务发展是工商工作的根本目的,我认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是其中之一,为此, 我们应该立足实际, 采取措施, 实事求是地努力解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转型步伐, 主动将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打造服务型工商的新格局。
一、 服务意识不强的表现及原因
一是主动服务意识不浓, 宗旨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为: 对基层和管理对象在思想上仍然存在本位主义, 在处理“管理” 和“服务”、“公仆” 和“主人” 的关系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甚至还有个别单位和个别人员工作中存在方式方法简单、 粗暴, 态度蛮横。 二是行政效率不高, 工作作风不实, 责任心事业心不强。 主要表现为: 部分工作人员对工作拖拉、 推诿、 扯皮、 得过且过、 敷衍塞责, 效率低下,作风不深入, 工作不扎实, 只求过的去, 不求过的硬, 推一推、 动一动,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作为、 慢作为的现象在个别机构和人员的身上仍有发生。 三是执法行为不规范, 存在随意性。 主要表现为:个别机构和个别人员存在以罚代管, 不能严格按照程序依法办事的现象。 四是组织纪律存在差距。 主要表现为: 个别干部职工未严格遵守上下班纪律和挂牌上岗、 着装纪律, 不按规定程序请假。 五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够。 个别干部职工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领导的事, 与己无关, 对纪检监察工
作认为是找碴子、多管闲事, 影响业务工作, 甚至还有的说怪话、发牢骚, 言行上产生抵触情绪等。 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与新时期转型发展的需要和时代前进的步伐极不适应。 一方面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 少部分拜金主义、 浮躁心态、 职业道德意识淡漠等思潮的影响, 理想信念被湮灭, 使服务意识逐渐淡漠; 另一方面, 与单位的重视程度以及个人的学习教育有关, 由于自我放松纪律约束或政治学习, 使工作的热情或主动性大大降低, 从而影响了部门的整体形象。
二、 强化服务意识的方法和对策
对工商部门而言, 监管是措施, 是手段; 服务是宗旨, 是方法;发展是目的, 是责任。 三者相辅相成,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 我们要在改进监管中优化服务, 在贴心服务中促进发展。 为此, 我们需要转变方式, 强化职能促服务。 主要抓四点: 一是变惩罚性监管为指导性服务。 在企业办理登记、 发布广告、 签订合同、 注册商标等方面提供行政指导, 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对企业的一般违章行为, 重在教育规范, 采用行政告诫、 行政建议、 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 非处罚性的措施, 能教育的不处罚, 能少罚的不多罚, 不得不罚的实行说理式文书制度。 对违法行为未影响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先行书面警示, 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 再作处罚。
二是变随意性执法为规范性执法。 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 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县局与股室和工商所、 工商所与网格责任人, 层层签订依法行政责任状, 对有违法或者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的单位, 根据后果或影响的程度, 实行问责制, 分别给予限期整改、 通报批评、 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理, 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诫勉谈话、 通报批评、 取消评优资格、 取消执法资格、 待岗培训、 引咎辞职、 免职、 追究法律责任等处理。 三是变开放性服务为规范性服务。在进一步提升服务举措方面, 我认为在不超出工商职能的前提下, 服务方式完全可以“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但是, 经过几年来实践的探索, 我觉得基础工作应该有标准、 有规则、 有规定动作。 如: 为了规范服务, 可以尝试制定了“五个一” 工作标准:“一块牌子”, 即对每个联系企业都授予一块“服务工作联络企业” 的牌子, 起到挂牌服务的作用。“一个袋子”, 对每个联系企业都建立一个档案袋, 为企业做好成长记录。“一个公示栏”, 在县局和工商所的醒目位置设置一个公示栏, 将联系企业名单及对应的联络员、 联系方式、 联络员职责等内容进行公示, 有利于公开接受监督。“一份工作进度表”, 县局每个月 对帮扶应完成的工作和进展情况进行一次通报, 并且对基层工商人员反映的工作情况, 采取回访的形式, 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或在全局通报。“一本联系手册”, 及时将企业的基本情况、 企业联系电话、 工商联络员联系电话等内容, 进行整理汇总后制作一本联系手册, 工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人手一册, 便于工商人员和企业相互联系、 及时沟通。 四是变自觉性操作为程序性操作。帮助企业搞好服务工作的开始, 我认为, 工商人员工作的内容,主要从企业的需求出发, 根据工商人员个人能力的大小来开展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们觉得推进效果不理想。 通过调查研究, 为了促进工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 我们对帮助企业搞好服务应该有重点、有效果, 具体落实好开展“一对一” 的服务, 即时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需求, 以及对工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后, 要及时向县局局长办公会议报告, 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具体措施和方法后, 要及时向企业进行反馈报告。 在服务中切实做到“三禁”, 即: 严禁收受企业的红包礼金礼物, 严禁从事与服务企业无关的工作, 严禁以服务企业为名拉赞助、 办私事、 搞吃请等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 同时, 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对服务工作进行单项考核, 对获优秀等次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相应奖励, 对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 实行“一票否决”, 最大限度的发挥好工商部门的服务作用。
强化服务意识, 就要树立“多设路标、 不设路障, 不是主角、 胜似主角” 的工作理念, 要在这种理念推动下,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服务方式, 取消一切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前置审批手续; 扶持高科技、新产业进入市场,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合作经济; 发挥个私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完善项目对接服务, 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在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上, 要深入开展重点商品质量监管工作, 加强对农资、 家电、汽车、 建材等商品市场的监管, 切实保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 确保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加快打击传销网络平台建设, 加强日常监管, 严查大案要案,
形成了预防、 发现、 查处有机结合的打击传销工作体系和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要加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保护力度, 严查工程建设、产权交易等领域商业贿赂案件, 重点查处医疗行业商业贿赂案件, 利用 12315 平台的统一指挥、 综合协调功能, 提高快速处置突发事件、举报投诉案件的能力。 在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上, 要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 实现一村(社区) 一个食品安全示范店, 大力推进 12315 进商场、 进市场、 进社区、 进农村、 进学校活动, 形成一个内部协作、 横向联动、 社会监督的消费维权联动机制。 在优化服务经济发展环境上, 要在增强干部服务意识上下功夫, 提出“爱护工商形象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保护工商形象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的口号, 要求日常工作做到“五明”, 即领导要开明、 工作要文明、办事要透明、 管理要精明、 执法要严明, 逐步形成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 如政务公开制度、 限时办结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等。强化服务意识, 还要改变过去原有很多不适应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方式, 以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 业务上过硬、 作风上过硬” 的高素质队伍为目标, 当前, 对我们工商部门来说, 激发队伍活力是最现实的挑战, 实现“四个转变” 是最重要的使命, 提升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最根本的出路,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型工商” 建设, 不断提高队伍履行职责、 服务发展、 科学监管、 执政为民的水平和能力。 建设“学习型工商” 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针对目前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所面临的整体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老化、 学养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 单纯地寄希望于通过“招考新人” 来解决历史遗留的这些问题, 势必陷于被动, 因此, 要倡导全员学习、 强化分层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刻不容缓。 其次要出台优惠政策,健全学习制度, 采取强制措施, 强化考核达标力度, 形成学历教育、任职岗位培训、 任职基础教育三级教育体系, 激励全体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 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消化新知识、理解新思想、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事物、 新观念、 新技术的要求。 最后, 我们要不惜重力, 把有限的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到基层执法一线, 加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切实提高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 业务素质和作风素质, 使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的开拓创新能力、 监管执法能力和服务发展
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从而让服务意识变成每个工商人员的自觉行动,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