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共产党在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的进程中形成了“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这个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首先在香港、 澳门成功实践。 香港、 澳门的胜利回归, 使“一国两制” 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 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 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一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 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 共同奋斗, 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摘要
了解“一国两制” 构想提出的背景及“一国两制” 的基本内容, 认识“一国两制” 构想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了解香港、 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形成及性质, 了解“一国两制” 方式中国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成功实践, 认识港澳问题的解决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 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所做的努力, 认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关键词】 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 实践及作用
正文
一、 “一国两制” 的提出和内涵
1、 提出
1981 年 8 月 26 日, 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时, 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 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 构想。
邓小平说,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 社会制度不变, 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外国资本不动, 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即使武装统一, 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 一个区, 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 生活。 中共十分愿意、 十分赞成国共第三次合作, 中国这件事要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和人民来决定。 希望台湾的领导人眼界放宽点、 看远点。 统一中国, 是中国人民的希望, 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1 ]
2、 基本内容及重要意义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同事在香港、 澳门、 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内容。
(一) 一个中国。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 反对“两个中国” 、 “一中一台” , 反对一切可能导致“台湾独立” 的企图和行径。
(二) 两制并存。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共存, 共同发展, 谁也不吃掉谁; 两岸统一后, 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生活方式不变。
(三) 高度自治。 两岸统一后, 台湾成为特别行政区。 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 拥有行政管理权、 立法权、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代表人士, 还可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 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四)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 的言行, 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五)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 照顾各方面利益、 维护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 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 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 “一国两制” 的成功实践(香港、 澳门)
香港、 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 “一国两制” 方针是正确的, 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 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香港、 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 “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 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 “一国两制” 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在香港回归中国五周年之际, 曾经直接参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英国前副首相杰弗里· 豪在接见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 “一国两制” 方针是史无前例的惊人之举, 在解决香港问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过去的五年里, 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改变, 人们尊重法制和司法独立, 香港特区政府也重视民主。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五年来的事实说明, “一国两制” 的构想得到成功实施, 并为解决其他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人们看到, “一国两制”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功实践, 对台湾同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从中理解了“一国两制” 的精神和益处, 近年来台湾同胞中认同“一国两制”的人数明显上升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 新时期对台湾工作方针
1、 1992 年,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共识。 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1993 年 4 月, “汪辜会谈” 举行, 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 1995 年 1 月 30 日, 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奋斗》 。 精辟的阐述了“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的思想精髓。 [2]
3、 2005 年 3 月, 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四点建议: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不改变。
反对“台独” 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05 年 3 月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国家分裂法》
4、 2001 年 1 月 1 日海峡两岸实施小型三通模式。 2008 年 12 月 15 日, 两岸隔绝 60 年后, 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的两岸“大三通” 全面启动, 台湾大陆真正迈入一日生活圈, 宣告两岸大三通时代来临。
5、 2010 年 6 月 28 日—30 日, 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标志这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制度化合作新阶段, 在两岸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6、 2013 年 6 月, 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四点意见:
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坚持增进互信、 良性互动、 求同存异、 务实进取。
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当今时代, 两岸中国人面临着共同繁荣发展、 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 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 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 党史上的今天, 8 月, 8 月 26 日《1981 年 8 月 26 日 邓小平接见傅朝枢首次提出“一国两制” 》
[2]: 江泽民: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 《江泽民文选》 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3]: 胡锦涛: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人民日报》 2009 年 1 月 1 日。
[4]: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 , 《人民日报》 2013 年 6 月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