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模板类

少儿围棋入门教程(整理版)

兰等2020-11-15原创

一章 围棋的入门知识

第一节:围棋的起源

围棋又称作“弈”。“围”是围攻的意思,“棋”则是手持的棋子,围棋的特点是围而相杀,争地决胜。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发明。围棋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世人对围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围棋从古至今有很多的别称,如“对弈”、“手谈”、“坐隐”、“忘忧”、“烂柯”、“木野狐”等几种叫法

第二节:围棋的礼议

1、 入座。入座前要将棋盘收拾干净,对弈双方要互相致敬并请长者先座。

2、 猜先。年长者或水平高者手拿一把白子暂不示人,另一位拿出一颗或两颗黑子来猜单双,猜中执黑先行,猜错则执白。

3、 对弈。不能东张西望、翻阅资料,不要与他人交谈,不要影响对手思考,如果离座要向对方打招呼。

4、 取子和落子。一次取一子,不要多拿。一人一手交替落子。不能悔棋。第一手棋下在右上角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5、 投子和终局。如果一方认输,可以拿两颗或两颗以上的棋子放在边线外的棋盘上,表示投子认负。双方同意终局后应将棋子收拾干净并装入棋盒。

第三节:棋盘和棋子

1、 棋盘。纵横各19道的方形棋盘。共有361个交叉点,简称“点”。棋盘可划分为九个部分: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左边、右边、上边、下边和中腹。每个部位附近都有一个小黑点,叫作“星”,中央的一颗星称为“天元”。棋盘的边线称为“第一线”,向中腹方向推进一线称为“第二线”,再推进一线称为“第三线”,依此类推……。一般五线以上称为“中腹”。

2、 棋子。分黑白两种棋子,为一边凸起的扁圆形。

第四节:围棋的基本规则

1、下子规则。双方水平相当时,用“猜先”的办法决定由谁执黑先行,术语称之为“分先”。若双方水平有差距,则由水平抵的一方执黑,术语称为“让先”。双方在棋盘交替落子,棋子不能移动,落子无悔。

2、让子规则。对局双方水平有明显差距,可以用“让子法”加以平衡,差距越大,让子越多。从让二子到让九子不等。

3、胜负规则。围棋的胜负是围住的地盘的大小来决定的,而不是以谁吃子的多少来决定的。棋盘上共有361个点,原则上谁能超过半数180.5就胜。因黑先行,要贴还给白棋3又3/4子,所以黑要超过184又1/4子为胜,不足为负(此问题在下面的章节中有专门的研究)。

第五节:棋子的生存条件——“气”

气:棋子的气是指棋子向外的通路。棋盘上一个子的上下左右四个相邻的点称之为这个棋子的“气”。

棋子的气数与棋子的位置、多少、形状有关。

提子:走一手棋,使对方的棋子处于无气状态并把对方无气之子从棋盘上拿掉,称为“提”。

打吃:走一手棋,使对方一块棋还剩一口气,如果对方不理,那么下一手棋就要提,这手棋就称为“打吃”或“打”也称作“吃”。

禁着点:当一方在某个点下子之后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反而自己的棋子处于无气状态,这样的点称之为“禁着点”。

禁着点的特点:①自己没有气;②无法提掉对方的棋子。

第六节:回提和打劫

回提:提去对方的棋子后,有时会被对方提回来一子或几子,术语称之为“回提”。

打二还一:提掉对方两个子后,对方立即提回一子,称为“打二还一”。

打劫:如果一方提对方一子,而对方回提只能回提一了则不能马上回提,必须至少在其它地方走一手之后才能回提,这种情况术语称之为“打劫”或“劫争”。

打劫时,一方提子称之为“提劫”,另一方在别处走一手称为“寻劫”或“找劫”,一般寻劫总是走在对方要害之处,迫使对方应一手,这种要害部位称之为“劫材”。一方寻劫时对方如应一手则称之为“应劫”,对方应劫后寻劫方即可在打劫处回提称“再提劫”。对方如不应劫而在打劫处将棋连接则称为“消劫”。

打劫的过程:提劫→寻劫→应劫→再提劫……直至消劫。

第七节:连接和切断

连接的方法:直线连接、斜线连接、双连接、虎口连接、飞连接、跳连接等。

第二章 吃子手法与技巧

第八节:打吃的方向与双打

打吃的方向:①从上向下打,②向自己子力多的方向打。

双打:走一手棋,造成对方的两块(个)棋同时被打吃,这种手法叫做“双打”。

双打的特点:至少能吃掉一边的棋子。

第九节:抱吃与关门吃

关门吃的特点:①形状象一扇门,②牢牢吃住对方的棋子。

第十节:征子

征子的特点:①步步打吃,②对方最多两口气,③被征一方走直线,④征子一方走斜线,⑤最终能吃掉对方的棋子。

征子不利的几种情况:①被征一方棋子出现连接,②征子时出现反打。

在以下六条线上有对方的棋子时征子不利:①被征之子逃跑路线(两条),②征子路线(两条),③征子路线外侧两条线。被征子方可以在这六条线前方引征逼迫对方提吃征子来获得利益。

第十一节:枷

下一手棋,将对方的子封住的着法称为“枷”。

枷的特点:①形成两道“门”,②完全吃住对方的棋子,③比关门吃省棋且比征子吃得干净。

能有“枷”则尽量不用“征”。

第十二节:扑、倒扑、装倒扑和接不归

扑:在对方的虎口里下一子,逼迫对方提从而达到某种目的,这种技巧称为“扑”。

倒扑:扑入对方虎口一个棋子,当对方提后,我方可立即再吃掉对方多子,这种技巧称为“倒扑”。

装倒扑:下一着棋,如果对方不应,即会产生倒扑,这着棋称为“装倒扑”。

接不归:打吃对方基干棋子,使其无法连回,称为“接不归”。

第十三节:长气于逃子

长气:使已方棋子气数增加的方法称“长气”或“延气”。

长气的方法:①把棋子向空旷外长,②把棋子连接起来可长气,③运用先打吃再连接的方法也可长气,④利用做眼可长气。

逃子的方法:①跳,②长,③尖,④渡过,⑤利用吃子着法在进攻中逃子。

第三章 死活、对杀与胜负计算

第十四节:眼、死棋和活棋

眼:一方棋子围住一个或几个点形成的空位称为“眼”。

活棋:无法从棋盘上提掉的棋就是活棋。

活棋的一般条件:有两只真眼或具有做两只真眼能力的棋。

死棋:不具备活棋条件的棋是死棋。

第十五节:死活的基本图形

直二、方四是死棋。

直三、曲三、丁四、刀把五、花五、花六是先走活后走死。

直四、曲四、板六是活棋。

一般认为,围住七个点以上的棋就可以活棋。

盘角曲四是打劫活。

第十六节:双活

双活分为:①无眼双活,②有眼双活,③三活。

形成双活的条件:双方必须有公气。

第十七节:杀棋与做活

杀棋的手段:1、缩小眼位,2、破眼。

做活的手段:1、扩大眼位,2、做眼。

第十八节:对杀

气的种类:双方棋子互相包围,各方棋子外面的气称为“外气”,双方棋子眼内的气称为“内气”,双方棋子中间的气既是黑棋的气也是白棋的气称为“公气”。

对杀的方法:1、双方无公气时,气数的长短决定对杀的胜负;2、双方有公气时应先紧外气再紧公气。

紧气的注意事项:1、紧气要注意方向,保护自己棋子的安全;2、气要紧在对方直接参于对杀的棋子上。

紧气的顺序:一般是先紧外气再紧公气最后紧内气。因为有保留双活的关系,一般在紧公气前要先紧内气,让对方的内气只乘一口时再紧公气。

对杀的各种情况:1、气长杀气短;2、有眼杀无眼;3、大眼杀小眼;4、长气杀有眼等。

对杀的基本手段:1、长气;2、破掉对方的眼;3、做眼

第十九节:地的涵义和围地常识

一、地的涵义:围棋中的地是指棋盘线交叉组成361个点所占领的地域,这个地域是黑白双方争夺的场所,一般来讲,围地就是围点、围空。

地的大小的表示方法:地的大小用“目”来表示,一个空点为一目,吃掉对方一个子为两目。数目(又称点目)是比较双方占地多少最简明的方法,因为双方轮流下子,所以在棋盘上的棋子数相等,黑白子占据的交叉点自然也相等,要比较谁占地大只看谁的目数多就行了。数目时要注意提掉对方棋子后的点应算两目。

二、围地常识:围棋的胜负取决于围地的多少,而对局又是双方轮流各下一子,那么以最少的棋来围成尽可能多的空就成了双方争取胜利的关键。

围同样多的地,在角上用子最少,边上用子稍多,中腹用子最多。也就是说围角的效率最高,围边次之,围中腹效率最低。这就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中腹)”的说法的来由。

围地的决窍:棋子围空方胜扁,高低配合得空多,中间高两边低的空好于中间低两边高的空。

第二十节:围地的方法

1、 挡围。走一手棋,将对方棋子挡在自己所围的地域之外,使其不能进入,从而保住自己地域的下法,称为“挡围”。

2、 跳围。运用跳的手段来围住或扩大自己地域的下法,称为“跳围”。

3、 飞围。使用飞的手段来围住或扩大自己地盘的方法,称为“飞围”。

4、 其它围地方法。如尖、夹等。

第二十一节:终局的下法和胜负计算

一、终局:终局指棋局结束。

围棋规则规定:终局时必须经过双方认可。假如一方确认终局而对方有同意,则棋局不能结束,由不认可终局一方下一子后棋局继续进行,直至终局。

判断终局的直观方法是:在与死活无关的前提下,看黑白双方活棋的交界处有无空点,如有,则棋局还须进行下去,如无,则棋局可告终止。

二、收官。行棋至最后阶段,双方继续占领、扩大地域直至终局的一系列下法称为“收官”或走“官子”。官子的大小用“目”来计量。

单官与双官。收官时,走一手棋只能在棋盘上多一子而不能围住更多的空点的官子称为“单官”;走一手棋不仅能在棋盘上多一子,同时又能围到一个或多个空点的官子称为“双官”。

先手官子与后手官子。先手官子是指下了一手棋后,除本身获得的官子利益外,还能进一步获得更大的利益的手段,而且下一步获得的利益是盘面上的最大之处,如此迫使对方不得不应的官子称为“先手官子”。

后手官子是指下一手棋获是官子利益后,没有进一步的利益,或没有价值很大的后续利益可得,这时对方不应而占它处官子,这种官子称后手官子。

三、胜负计算。按照中国围棋规则规定:棋局结束后的胜负计算方法是通过数子法来确定的。

数子过程:1、先将棋盘上双方的死子拿掉;2、如有双活,应将双活部分的公气填上子;3、确定数哪一方的棋子;4、以十为单位做整数为十、二十或三十不等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称为“做棋”;5、数子,空与子的和就是该方的子数。

四、裁判胜负。

1、 分先(猜先)对局。黑方必须贴还3又3/4子作为先手之利的补偿。

黑方子数必须超过184又1/4(即180又1/2加3又3/4)为胜,不足为负。

白方子数必须超过176又3/4(即180又1/2减3又3/4)为胜,不足为负。

2、 让先对局。黑方子数与180又1/2比较,超过为胜,不足为负,相同则为和棋。

让子棋。黑方子数减去让子数的一半然后与180又1/2比较,超过为胜,不足为负,相同则为和棋。

第四章 开局的下法

第二十二节:角上的下法

占角的手法:星、小目、三·3、目外、高目、五·5等。

星位的特点:灵活多变、攻击性好、速度快,角上稍空虚、不易守角。是易于掌握的占角手法。

小目的特点:具有方向性,占角比较坚实、能攻能守、变化复杂,是占角的常用手法。

三 3的特点:处在低位,没有攻击性,是唯一的只用一手棋就可以占据一个角的手法,不常用。

目外的特点:方向性比较明显,角上比较空虚,也是不常用的占角手法。

高目和五 5的特点:角上更加空虚,位置过于偏高,难以掌握,极少有人使用。

第二十三节:守角

占角之后,再进一步加强角地的手法称为守角。

1、 星位的守角:大飞守角、小飞守角、单关守角、尖、扎钉等。

2、 小目的守角有小飞守角(无忧角)、大飞守角、单关守角等。

3、 三·3的守角:三·3一手棋就占了一个角,所谓的守角只是为了把自己的位置加高。

4、 目外和高目的守角:还原成无忧角或单关角等。

第二十四节:挂角

对方占角之后防止其进一步守角的棋称为“挂角”。

第二十五节:边上的下法

一、如何占边。

如果将棋子全部布在二线,要输四十四个半子;如果将棋了全部布在三线,就赢十一个半子;如果将棋子全部布在四线,就会赢三十六个半子。所以棋子一般下在三、四线较为有利。二线被称为“败线”,三线被称为“占地线”,四线被称为“取势线”。

二、开拆。

以己方边上或角上的子为背景,间隔一线或多线向边上发展,这种手法叫做开拆、拆边或拆。

拆的作用:一是建立根据地,二是以占角为基础和边上发展,三是拆兼攻逼。

拆可分为:连接着的开拆和不连接着的开拆。

连接着的开拆一般坚持一子拆二、立二拆三、立三拆四的原则。不连接着的开拆一般是由角上直接一手棋开拆到边上的中心点附近。

三、分投。

分投就是在对方阵中投入一子而且两边都能拆二,这手棋叫分投。

分投的作用是:把对方势力分开,阻止对方用开拆来围占大片地域。

四、由边角向中腹发展。抢占大场。抢占消涨要点。

第二十六节:常见布局

布局,即一局棋开始时,双方占据棋盘上有利的位置,为中盘战斗摆好阵势的阶段。

布局的要点是:努力扩张自己的阵势,同时限制或阻碍对方阵势的形成和扩张。

布局类型。布局类型通常是从黑方角度来说的。以第一手棋的位置来分类,可分为星布局和小目类布局等。以占两只角的位置来分类可分为平行型布局和对角型布局。

常见布局:

1、 二连星布局。二连星是具有现代围棋特点的布局,是平行型布局之一。

2、 三连星布局。三连星是在二连星的基础上黑再占边星而构成的。它的特点就是重视速度、直接面向中腹迅速展开模样。

3、 中国流布局。中国流是中国著名棋手陈祖德首创的。其特点是:既重视布局速度和大模样同时又兼顾实地。

4、 错小目布局。错小目是历史悠久的布局类型。其特点是:注重实地,并不急于走成大模样。

5、 秀策流布局。秀策流是150多年前由日本棋圣桑原秀策所创,秀策流的特点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走厚全局。

6、 对角型布局。对角型布局又包含对角星和对角小目等多种类型,其共同点是:棋局一开始就一分为四,双方都很难走成大模样,以后将进入细碎复杂的战斗局面。

其它布局类型:小林流、变向(迷你)中国流、向小目、坂田流等。

第五章 中盘战斗

第二十七节:打入

打入是一种单兵冲入敌阵的作战方式。是在对方阵势还不完整时,直接深入敌阵进行破坏的一种手段。

打入的目的在于破坏对方的地盘或分断敌阵两边的棋子进行攻击。

第二十八节:攻击

攻击就是对对方侵入我方阵势中形成的弱棋或贴近我方厚势附近的未活净的棋进行逼迫和追击,乘机获取实地或外势的下法。

飞封是攻击的常用手段之一。飞封就是用飞的着法封锁对方棋子的出路和防止它逃跑的着法。

第二十九节:弃子

弃子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是有计划的放弃一些棋子,其目的在于得到超过弃子损失的利益。

扑是一种最基础的弃子手法。切断也是一种常见的弃子手段。断和扑组合应用的弃子方法——吃大头鬼。

第三十节:滚打

通过弃子,用枷、扑、打等手法不断的包打对方棋子,使其凝成一团形成愚形,这种行棋着法称为“滚打”简称“滚”。

滚打的特点:j利用弃子,k结合扑、挖、枷、征子等多种手法, l连续打吃, m把对方打成愚形。

滚打的作用: 破坏对方的棋形,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