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教育类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

朋于晏2020-05-07原创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满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 今义:连词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3)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4)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5)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6)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 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

(5) 连词,表承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之

(1) 结构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 结构助词,的。

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

(3) 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

(4) 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3.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秦以攻取之外 凭借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来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⑦洎牧以谗诛 因为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凭借

(1) 介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

(2) 介词,凭借。

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

(3) 连词,相当于“而”。

以有尺寸之地

(4) 介词,把。 举以予人

(5) 介词,用。

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为

(1) 动词。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为国者(治理)

(2) 表被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则

(1) 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 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

6.与

(1) 动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

(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

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3)洎牧以谗诛(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八、重点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文: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