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模板类

最新2篇市各级各类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春季开学工作指南及应急预案

高金峰_2020-04-25原创

篇一

一、 开学前工作

成立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的学校疫情防控专项机构或组织, 明确职责分工, 完善工作机制, 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人员力量到位、 制度保障到位,确保统一领导、 统一指挥、 统一行动。

(一) 认真开展师生情况摸排

1. 采取“人盯人” 方式全面摸排教师及保安、 宿舍和食堂管理人员等各类教职工和学生假期去向, 全覆盖、 无遗漏、精准掌握每位教职工、 学生返校前 14 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外出教职工和学生、 有重点疫区接触史教职工和学生及身体不适教职工和学生信息台账。 健康内容信息至少应包括: 自身身体健康状况、 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 假期是否曾前往重点疫区、 是否接触重点疫区高危人员等。 对存在疫情传播风险的个人要密切关注, 要给予人文关怀, 对未出隔离期及身体不适教职工和学生须延迟到校时间。

2. 加强信息报送管理,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报告、 零报告” 制度, 不得迟报、 漏报、 瞒报。

(二) 健全完善工作预案

根据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 坚持问题导向,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的疫情防控开学工作预案、 疫情应急预案, 明确疫情防控的组织管理、 具体措施、 预警与应急等内容。 工作预案、 应急预案要突出时效性、 可操作性、 科学性、 针对性。

(三) 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 建立学校、 班级、 年级、 家长、 实习单位防控工作联系网络, 加强与属地卫生防疫部门、 医疗机构联系与沟通,取得专业技术支持, 开展联防联控。

2. 制定教职工和学生晨午检制度及进校体温检测制度。设置合适的晨午检和暂时隔离观察场所, 配备必要的用品。

3. 制定完善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 因病缺勤登记及追踪制度、 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 通风及消毒制度。

4. 做好消毒物品、 洗涤用品、 口 罩、 额温计、 红外体温测量仪等防控物资采购和储备。 设置专门 医用 垃圾收集容器, 用于收集废弃口 罩及废弃消毒物品等。 要积极发动家长为学校筹备口 罩等紧缺物资, 学校购置口 罩优先保障教职工、 贫困家庭、 低保家庭学生或孤儿。

5. 提前做好人员调配及业务培训。 要求学生上课期间教职工全部在岗在位(身体状况异常的除外) , 并在校门开放前 20 分钟到校参与学校管理工作。 寄宿制学校增加教师参与夜间宿舍管理。 明确每位教职工疫情防控具体工作职责,提前做好防控基本知识、 工作流程及应急处置知识培训。

6. 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机制, 在开学前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 重点做好教室、宿舍、 食堂、 运动场馆、 图书馆、 活动室、 教师办公室、 实验室、 厕所等校舍和公共活动场所的清扫和消毒, 不留卫生死角, 消毒严格按照《安顺市重点区域和公共区域消毒工作方案》 中明确的措施和标准执行。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全面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

7. 做好卫生健康教育。 通过微博或微信公众号、 家长群、教职工群、 电话和致师生家长一封信等方式, 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全面学习掌握疫情防控知识, 准备好学生开学用口 罩、 肥皂(寄宿生单独准备) 等个人防护物品。 科学指导学生在家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8. 对公共场所特别是宿舍、 食堂和洗手间的洗手水龙头进行全面检修, 确保畅通可用。 公共场所洗手水龙头不足的,要及时增设充足的洗手水龙头。 配备足量的洗手液或肥皂供教职工和学生使用。

9. 除正常值班外, 提倡在家办公、 网络办公, 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四) 及时做好教学安排

1. 结合实际制定延迟开学工作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新制定的校历及时调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督促教师备课, 提前调整好教学进度, 做好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衔接。组织学生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开展线上教学, 指导学生安排好在家的学习和生活。

2. 根据教师身体健康情况, 及时调配好师资, 确保开学后教学需要。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下师生可能出现的焦虑、 恐慌、 烦躁等情绪, 组织心理健康教师等专业人员, 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 扎实做好后勤保障

对食堂、 宿舍、 环境卫生、 安全保卫、 水电、 教学设备、办公用品、 防疫设施设备等提前做好准备, 为正常开学做好基础保障。

(六) 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对教室、 宿舍、 食堂、 电线等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建立排查台账, 明确整改责任人, 分类制定整改措施, 可以立即整改的要在开学前完成整改, 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有序推进整改。

二、 开学后工作

(一) 严格执行各项预案

1. 加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人员配备等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主要负责人须坚守岗位、 靠前指挥, 学校班子成员、 中层干部、 班主任、 校医等人员要明确岗位职责, 逐级压实责任, 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 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 确保防控工作无疏漏。

2. 落实校园疫情动态监测制度, 学校领导、 班主任和校医严格落实教职工和学生晨午检及每次入校体温检测, 做好缺课师生及缺课原因的登记、 统计和追踪工作。 对发现的发热、 咳嗽等不适症状的教职工和学生, 第一时间在隔离场所进行隔离观察, 且安排专人负责, 并立即上报属地卫生防疫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 依规进行妥善处置。

3.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报告、 零报告” 制度, 按时、精准报告属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 不得迟报、 漏报、 瞒报。

4. 加强与卫生健康、 医疗机构、 防疫部门的联系, 确保信息畅通, 支援响应迅速到位。

(二) 加强教育教学秩序管理

1. 开学期间实行网络化管理。 对学生上下学、 在校及教学从线路、 场所、 时段等制定详细方案, 责任到人。 以班级为单位错时安排不同学段和年级学生入校和离校, 上、 下午最后节课教师应与楼道值勤教师共同 组织本班学生有序离校后方可离岗。 学校应引导家长在校门外接送学生, 避免家长进入校园和教室。 督促接送孩子的家长佩戴口 罩。

2. 不组织开展校级间聚集性教学和教研活动, 倡导网络教研, 可通过电话、 视频、 微信等方式开展校本和校际间教研活动。 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开展的, 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严格遵守相关卫生要求, 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 尽量缩短活动时间, 并控制参与人数。

3. 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暂停课间操、 跑操等大型聚集性活动, 升旗、 开学典礼等活动以视频、 广播等形式开展,一律不开展校际间师生聚集活动。 坚持以一个班级及以下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一律不举办与教学无关的聚集性活动。

4. 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鼓励师生加强体育锻炼, 保证正常作息, 增强身体素质。

(三) 强化重要场所、 重要环节管理

1. 教室、 宿舍、 食堂、 运动场馆、 图书馆、 活动室、 教师办公室、 实验室、 厕所等校舍和公共活动场所及地面、 墙壁、 桌面、 门把手、 水龙头等易频繁接触物体表面每日进行清洁与消毒, 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风条件差的, 应增加通风设施改善通风条件) , 厕所要及时清扫干净。 要减少室内公共场所的使用, 必须使用的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 舞蹈室、 电脑室、 实验室等) , 增加消毒频次。

2. 食堂每次用餐后消毒 1 次, 重点对餐桌椅消毒, 餐具用品高温消毒。 提倡就餐人员自备饭盒、 分段错峰、 分餐进食。 以班级为单位固定就餐地点, 可以佩戴口 罩, 分批到食堂购餐, 返回教室或办公室就餐, 也可以分餐配送至教室、办公室, 减少学生流动聚集。 就餐时要保持适当距离。 强化食堂从业人员疫情防控意识, 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 卫生管理, 加强后厨监管, 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入口 关, 确保所用食材新鲜、 清洗干净。 加大每次采购食材种类及数量, 减少采购次数。

3. 学生宿舍实行封闭管理, 实行逐栋逐层单个宿舍封闭管理, 要求学生不相互串门走动, 督促学生按时回宿舍就寝,宿管人员及值班教师定时或不定时查看学生健康状况。 寄宿制学校浴室暂停使用。

4. 严格管控学校校门, 严禁非本校教职工、 学生及非校内家属区住户 进入校园, 对所有进入校园人员进行严格登记、 测量体温, 禁止未佩戴口 罩或体温异常人员进入校园。适当提前校门开放时间, 避免学生聚集校门外时间过长。 学生上、 下学时增加校门开放数量, 每个校门应保证有保安人员、 值勤教师管理, 其余时间统一在同一校门进出管理。

5. 校车每日出车前、 收车后要进行全面消毒、 通风。 对出现发热、 咳嗽等症状的驾驶员、 随车人员、 学生一律不得上车。

6. 公务车、 私家车、 垃圾转运车等车辆进入校园必须在校外经过车轮、 车身消毒后方可驶入。

7. 做好废弃口 罩收集处置。 未出现发热、 咳嗽等症状的,或未接触过类似症状人群使用 过的口 罩可简单处理后直接投放至指定废弃口 罩收集桶; 出现发热、 咳嗽等症状的, 或接触过类似症状人群使用 过的口 罩须先使用 密封袋或保鲜袋等密封再丢入指定废弃口 罩收集桶。 有条件的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口 罩进行消毒处理。 严格做好废弃口 罩的收运和处置, 及时转运, 做到日产日清。 每日对废弃口 罩收集桶进行规范消毒。

8. 落实手部卫生, 督促师生勤洗手, 尤其在眼保健操前和午餐前、 如厕后, 提醒学生洗手, 推行六步洗手法。 配足洗手液、 手消毒剂等。 寄宿生自备肥皂或洗手液在宿舍使用,校内其他场所应配备洗手液, 学生在使用时由教职工佩带医用手套统一提供。

9. 合理安排体温检测。 结合实际设置检测点, 检测点数量及检测地点应以安全、 高效为前提, 校门口 必须设置固定体温检测点。 学生人数较少的可在校门口 开展体温检测, 人数较多的学校, 应以年级、 班级、 楼栋为单位划定地域分散检测, 避免学生长时间聚集校门口 , 延长进校时间, 增加感染风险。 检测时学生应间隔 1 米以上。 检测人员必须佩带口罩。 体温检测合格的教职工、 学生按照指定的路线进入教室,出现发热、 咳嗽等症状的应由教师立即带领至隔离室观察。

10. 高校要结合实际实行划区划片管理, 配备片区管理责任人。 要设置独立隔离区, 隔离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理,积极协调卫健部门对重点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 学生公寓统一至 1 个进出口 管理, 关闭其他出入口 。

11. 及时补充物资储备。 有计划采购补充医用口 罩、 一次性手套、 洗手液、 消毒液等消耗性物资, 保障日常消毒清洁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12. 疫情防控期间, 学校体温检测工作不得安排学生参与, 不安排学生参加大扫除、 打扫厕所、 公共场所消毒等易感染、 有损身体健康的任务。

(四) 加强宣传教育、 舆论引导

1. 保证开学后宣传力度不减。 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 宣传和舆情监督工作, 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关注权威发布, 关注当地疫情防控动态、 联防联控的政策措施, 不信谣、 不传谣, 确保疫情防控宣传信息及时传达到每位教职工和学生, 消除教职工和学生的忧虑和恐惧心理。

2. 加强健康教育。 要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和新冠肺炎防范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 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及时学习掌握疫情防控知识, 大力倡导健康生活,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努力使人人成为疫情防控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3. 加强心理辅导。 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心理援助服务, 引导师生理性看待疫情, 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

4. 加强舆论引导。 及时宣传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教育系统落实进展, 加大相关政策举措解读, 生动讲述各行各业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 坚定广大师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五) 建立家校(园) 联动机制

持续通过微博或微信公众号、 家长群、 教职工群等向全体教职工、 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督促家长和学生按要求佩戴口 罩, 保持清洁卫生、 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做好自身防护。 及时了 解因疫情防控需要被隔离学生和其他原因未到校学生在家情况, 给予关心关爱。 督促感染新冠肺炎学生家长须待学生完全治愈后方可送子女上学。

(六) 应急处置

学校对发烧、 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 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学校发生疑似新冠肺炎疫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卫健部门上报信息, 果断采取隔离措施, 在卫健部门指导下加强校园消毒处理, 做好舆情管控和心理疏导, 统筹做好隔离学生的教学。班级、 学校停课须经教育主管部门及卫健部门评估后确定。

篇二

2020 年全省中小学春季学期延迟开学, 2 月 底前不开学,具体开学时间将视疫情防控情况科学评估后确定。 **市教体局、 市卫健委、 市人社局联合制定了 《**市学校 2020 年春季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 , 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研究同意印发。

实施范围

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公、 民办中小学、 幼儿园、 中职学校、 技工学校。

工作原则

属地管理、 分级负责, 谁主管、 谁负责。

工作目标

严防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发生和传播,确保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确保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工作措施

第一阶段: 春季学期开学前

加强宣传教育。 教育引导广大学生、 家长、 教职员工学习掌握防控知识,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合理安排休闲、 学习和适度体育锻炼, 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疫情。

全面摸排师生信息。 全覆盖掌握每位教职员工、 学生寒假期间特别是返校前 14 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行程动向, 建立信息台账。

严格实行信息日报。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报告、 零报告” 制度, 精准及时报送确诊、 隔离、 疑似、 发热人员等情况。

严格校园全封闭管理。 非本校师生员工不得进入校园,确因工作需要的要测量体温并登记, 严禁疑似症状人员 入校, 严禁擅自将校舍外借给他人, 校园场地暂停对外开放。加强线上教学管理。 延迟开学期间, 充分发挥在线教育平台和网络媒体作用, 一校一案, 因地制宜开展为学生辅导、答疑等线上教育教学活动, 做到停课不停学。 严禁在开学前组织线下教学等聚集性活动。

全面整治校园环境卫生。 重点对校舍和公共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 不留卫生死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师生洗手设施充足、 畅通可用。

做好防控物资和人员准备。 补充疫情防控应急物资, 培训人员, 准备医务室和临时隔离观察室, 各县市区教体局负责统筹协调。

完善工作预案。 

一要成立学校防控疫情专项组织。

二要建立学校、 年级、 班级、 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

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学工作方案: 完善开学报到安排; 调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督促教师备课, 提前调整好教学进度; 做好新学期教材、 教辅的到位和分发; 做好教学设备维护、 实验器材准备、 安全设施排查检修等各项教育教学准备工作; 及时调配好师资, 确保教学需要; 针对性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强化应急值守。

各县市区教体局和学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 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主要领导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严格门卫 24 小时值守。 除正常值班外, 不鼓励安排人员在校留守, 提倡在家办公、 网络办公。

第二阶段: 报到返校

合理安排错峰报到。 各地各校按照“一县一策、 一校一案” 原则, 因地制宜实行分学段、 分校、 分年级错峰开学、报到, 有条件的学校实行网上报到。 提倡网上支付缴费, 走读生由家长代为报到, 合理安排错峰领书、 入宿舍相关事宜,减少人员聚集。

严格实行健康监测。 所有师生员工提供健康状况和假期动向。 入学报到时, 要安排人员对师生员工和到校家长开展体温测量和健康问询等工作, 带病人员、 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 有可疑症状人员一律暂缓返校。

第三阶段: 开学复课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上好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 ,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 同时做好对教职员工和家长的健康教育。

严格落实晨午(晚) 检制度。 每日早晨、 午间两次测量学生体温, 寄宿生每天就寝前增加一次。 做好每日缺勤学生原因动向记录, 严格落实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与登记报告制度, 随时进行监测, 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置。

强化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教室、 宿舍、 食堂、 浴室、 运动场馆、 图书馆、 报告厅、 活动室、 教师办公室、 实验室、厕所等活动区域, 以通风换气为主, 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三次,每次 30 分钟, 同时对地面、 墙壁等物体表面和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 避免过度消毒, 具体消毒方法见附件;减少室内公共场所的使用, 必须使用的公共上课场所,要坚持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提倡学生在有条件的宿舍内洗浴, 尽量不去公共浴池。公共浴室要分时段、 分批次开放, 每批次使用后全面消毒一次。 进入浴室前进行体温检测, 严禁身体不适及有发热症状人员进入;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划分校园卫生责任区, 坚持班级每天一小扫, 每周一大扫;

广泛配置洗手液、 手消毒剂等物资, 严格落实洗手要求,引导师生养成勤洗手习惯。

加强校园安全和教育教学秩序管理。 严格管控校门, 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 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 对发烧咳嗽者一律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一律暂停校园场地对外开放;一律不举办与教学无关的聚集性活动;

错时安排学生入校和离校时间, 引导家长在校门外接送学生, 必须入校接送孩子的家长须佩戴口 罩;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暂停升旗、 跑操等大型聚集性活动, 开学典礼等活动以视频、 广播等形式开展;

一律不得开展校际间学生聚集活动, 应以一个班级及以下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一律不得组织开展校际聚集性教学和教研活动, 倡导网络教研。 因特殊情况必须开展的, 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在疾控机构指导下, 严格按照相关卫生要求进行。

加强学校食堂疫情防控。 学校食堂实行分段错峰、 分餐进食, 减少人员聚集;

要为就餐人员配备一次性饭盒, 提倡自备饭盒, 取餐前要洗手消毒, 取餐时必须佩戴口 罩;可以班级为单位, 分批到食堂购餐, 返回班级或办公室就餐, 也可以分餐配送。 走读生只提供午餐, 取餐回班级就餐, 寄宿生回宿舍就餐。 尽量减少人员流动聚集, 就餐时要保持适当距离;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每天早晨、 午间测量体温, 佩戴口 罩上岗, 患病员工不得到校; 每餐前后必须对操作间、 餐厅、餐桌椅、 餐饮具消毒; 加强后厨监管, 采购食材要确保新鲜、清洗干净, 要查验供应商资质、 索取供货票据、 做好台账记录, 每餐食品按规范要求做好留样; 餐厨废弃物应分类管理、按规定处置, 设置专用带盖垃圾桶, 做到日产日清。

规范疫情处置。 如发现师生出现可疑症状, 应第一时间在隔离场所进行隔离观察, 安排专人负责, 并立即上报属地疾控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 依规妥善处置。 对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传染病密切接触者, 学校要配合疾控机构对疫点开展消毒、 疫情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管理、 宣传教育等工作。 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后, 应持复课证明到学校医务室查验后方可进班复课。

《**市学校 2020 年春季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出台

附: 学校预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风换气为主, 同时对地面、 墙壁等物体表面和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

地面、 墙壁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 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使用浓度为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 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30 分钟。

桌面、 门把手、 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 500mg/L 含氯消毒液, 喷洒, 擦拭或者浸泡消毒作用 30 分钟, 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餐(饮) 具

清除食物残渣后, 煮沸消毒 30 分钟; 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后, 再用清水洗净。毛巾、 衣物被褥等织物使用浓度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30 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贵重衣物使用环氧乙烷方法。

注意事项

以清洁为主, 预防性消毒为辅, 应避免过度消毒。 针对不同消毒对象, 应按照上述使用浓度、 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以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 应戴防护眼镜、 口 罩和手套等, 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