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其他

英国脱欧原因及影响

GZ__S2019-11-26原创

【篇一】

2016 年 6 月 23 日,我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英国公投决定在欧盟的去留问题, 据悉, 此次脱欧公投共有 382 个选区, 根据对其中的 352 个选区的计票结果显示, 脱离欧盟的支持者领先, 共获得51. 9%的投票, 即 1570 万人支持退欧, 而留在欧盟的支持者共有 1458 万人, 获得 48. 1%的选票。

①最终以微弱优势决定退出欧盟, 而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因此决定辞职, 这一事件轰动世界, 震惊各界人士。

一、 英国脱欧背景

1. 脱欧公投, 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3 年 1 月 23 日, 英国首相卡梅伦正式提出公投, 正式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 卡梅伦承诺, 如果他赢得预定于 2015 年举行的大选,会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 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 然后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 让人民有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 卡梅伦称, 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核心问题, 英国将有可能退出该组织。

2015 年 1 月 4 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 如果有可能, 将原计划于 2017 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 公投必须在2017 年年底前举行。 如果能早点进行更好。 越快履行重新谈判的承诺举行公投越好。

② 2015 年 3 月 17 日,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 如果他赢得 5 月 的选举, 那他将英国欧盟成员国地位公投提前到 2015 年的可能性“很小” 。 卡梅伦承诺重新协商英国与欧洲的关系, 包括移民等问题,然后在2017 年以前举行公投, 希望防止对欧盟的怀疑情绪上升, 这样的情绪导致一些保守党选民转投反欧盟的英国独立党。

2 、 英国当地时间 2016 年 6 月 23 日上午 7 点(北京时间 6 月 23 日下午 2 点) “脱欧”公投投票开始。 此次投票将持续 15 小时, 公投结果将直接影响英国未来是否留在欧盟。 6 月 24 日报道英国公民 23日进行公投, 决定他们的国家离开欧盟。 BBC 最新报道显示, 脱欧派获得 16, 738, 813 票, 占比超50%; 留欧派获得 15, 610, 071 票, 这意味着, 英国将成功脱离欧盟。

3. 英国欧盟之路的坎坷历史

1960 年, 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盟前身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EC) , 遭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

1973 年, 英国首相希斯(Edward Heath) 重启加入欧共体谈判, 终成为成员国。

1975 年, 英国首相威尔森(Harold Wilson) 举行公投, 决定英国继续留在欧共体。

1984 年,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 成功令欧共体同意英国预算贡献获得部分退款。

1997 年, 英国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 计划在 1997 年后加入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遭到当时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 阻止。

二、 英国脱欧的原因

1. 利益冲突不断加剧, 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 19 世纪晚期以来, 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 被称为“光荣的孤立” 。

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 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 有利保持其出口竞争力, 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这使英国很难真正的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 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 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这一传统强国正在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

2. 相互猜忌快速发酵, 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 不仅如此, 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 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 而欧债危机的蔓延, 不仅使英国的疑欧之心快速发酵, 也加快了脱欧脚步。

与之相对应, 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 也日渐不满, 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 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 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 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 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 因此英国“出局” 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 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

3. 政治选票迫使公投

 民调显示, 英国保守党的支持度一蹶不振, 卡梅伦的“脱欧公投” 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 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 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意图在欧盟内分得更大一杯羹。 不仅如此, 他们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 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 一些英国人认为, 英国每年为欧盟会费贡献 80 亿英镑, 欧盟规章制度给英国造成的负担多于英国从这个单一市场获得的好处。 去年以来席卷欧洲的难民潮, 进一步加剧了欧盟的经济负担和安全隐患。 面对吸引力下降的欧盟, 英国终于决定脱离欧盟“单飞” 。

三、 英国脱欧各方反应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 “今天对于英国和欧盟来说都是悲伤的一天” 。

法国外长艾罗对投票结果表示“难过” , 称欧盟要行动来重新赢得人们的信心, 这已迫在眉睫。

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说,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单一市场, 英国切断了与欧盟市场的联系, 这肯定会产生后果, “我不相信欧盟其他国家会愿意走上这条危险的道路。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维克托说, 英国脱离欧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满欧盟应对移民危机的政策,欧盟必须要倾听人民的声音, 这是英国“脱欧” 留给欧盟最大的教训。

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认为, 英国脱离欧盟会使全球经济进入不稳定期。

苏格兰北爱尔兰要“脱英” 。 此次投票结果意味着欧盟和英国长达 43 年的“婚姻” 宣告结束。 而英国自家的“四兄弟” (英格兰, 苏格兰, 威尔士, 北爱尔兰) 之间, 也出现了裂痕。 在英国民众选择脱欧后, 苏格兰首席部长斯特金表示, 苏格兰认为它的未来是和欧盟一体的。 她将举行一次新的公投来决定苏格兰是否退出英国——退出后, 苏格兰将以独立国家的身份重新加入欧盟。 北爱尔兰最大的民族主义政党新芬党称, 他们将会就北爱尔兰独立、 爱尔兰统一举行新的投票。

中国外交部: 中方注意到英欧关系公投结果, 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现在各方都面对一个新的现实, 那就是一个没有了英国的欧盟和一个脱离了欧盟的英国, 我们希望英欧通过相关谈判早日达成协议,实现平稳过渡。 ” 华春莹说, 对于欧盟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 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 “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 愿意看到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对中欧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央行: 已做好应对预案。 24 日英国脱离欧盟公投结果的意外反转, 引发了全球股市、 汇市、 黄金、大宗商品等价格剧烈波动。 中国人民银行随即表态称, 已注意到英国脱欧后金融市场的反应, 并已做好应对预案。 央行表示, 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金融稳定。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 英国脱欧成功会有何影响

1、 对英国的影响

法国经济部长马克隆说, 退出欧盟, 英国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根西岛, 英国将成为“大世界里将自己孤立在欧洲边境的一个小国” 。

(1) 短期利益影响。 英国退出欧盟, 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 英国可以立即省下每年需缴纳给欧盟财政的 80 亿英镑款项。 支持英国脱离欧盟的人说, 90%的英国经济与对欧盟的贸易无关,但仍然受欧盟规章的制肘, 摆脱欧盟将使英国许多中小企业不受欧盟规章制度的钳制, 就业机会可能会因此增多。

经济方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绩效中心曾发表研究报告称, 在最悲观的情境下, 脱欧将导致英国 GDP 规模损失约 6. 3%至 9. 5%, 相当于再发生一次 2008 年至 2009 年的金融危机; 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境下, 英国的 GDP 损失规模也将达到 2. 2%。 英国选择脱欧, 必须与欧盟谈判新的关系契约, 时间短则两三年,长则七八年。 按国际货币组织预计, 这将导致英国经济产出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据英国工业联合会估计, 到 2020 年, “脱欧” 将给英国经济带来 1000 亿英镑(1 英镑约合 9 元人民币) 的损失, 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 5%。 著名投资人乔治· 索罗斯预计, “脱欧” 以后, 在英国经济完全稳定之前的大约 5 年时间里, 英国每个家庭每年会出现 3000 到 5000 英镑的经济损失。

文化科技方面, 103 家英国大学校长联署信发表在英国《独立报》 , 签署的包括牛津大学校长理查德森、 剑桥大学校长博里塞维奇、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校长卡尔霍恩和伦敦帝国学院校长加斯特等等, 涵盖全球大学排行榜首 50 位以内的英国院校。 他们在联署信中称, 选民一旦选择脱欧, 英国将失去“全球科学及发明领袖” 地位。

(2) 长远影响。 失去欧盟成员国的资格, 英国难以依托欧盟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将大打折扣。 在贸易方面, 英国与欧洲向来唇齿相依, 有一半贸易额都来自欧洲其他国家。 若脱离欧盟恐令英国与欧洲贸易关系受到影响, 影响到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及资金避风港的地位,如果大量投资从英国撤出,经济前景或进一步转差。 英国国内商界领袖, 包括英国首富、 维珍集团主席布兰森(Richard Branson) 已发出警告, 指英国试图与欧盟重新谈判两者关系, 可能构成不明朗前景,有损商界利益。

另外, 失去在布鲁塞尔、 柏林和巴黎的影响力, 英国将更加被华盛顿冷落, 并且在诸如环境、 安全和贸易等众多跨国事务中被边缘化。 美国和其他盟友想要英国留在欧盟内部, 一旦离开欧盟, 英国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孤立的国家。

2. 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希望通过英国进入欧洲市场。

许多中国企业对非常自由化的英国经济进行了投资, 把英国当作跳板, 以进入难以打开但却有 5 亿潜在客户的欧洲市场。 中国希望英国成为主要合作伙伴、 以及中国在欧盟框架之下的盟友, 紧密的中英关系可以让中国影响欧洲国家的政策。因此, 英国脱欧是对中国的一次巨大的政治与经济打击。 持“脱欧” 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 票数, 英国将不再属于欧盟成员国。 这次公投不仅决定着欧盟整体的命运, 也会对中英乃至中欧关系带来诸多影响。

(1) 英国成功脱欧, 中欧合作战略将困难重重自从美国制定重返亚太战略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压力陡增, 急需寻找新的合作对象缓解美日等国联合施加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与中国相似, 欧盟也苦于美国过多的干涉降低其在国际贸易中自主性。 在这种情况下, 欧盟成为了中国应对美国压力的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而英国正是中国叩开欧盟大门重要的一环。

去年以来, 中英贸易往来愈加频繁, 创造了越来越多经济利益共同点。 为实现互利共赢, 英国开始在欧盟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中国的重要支持者和伙伴, 例如其大力游说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 以帮助中国实现关税减免。 除此之外, 英国也大力推动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如果这份资金总额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协定成功签署, 将为中国带来巨额的贸易订单, 有助于全面打开欧洲市场。 这份贸易协定成功实施或将会对美国支持的泛大西洋贸易投资造成巨大冲击,成为中国应对美国逐渐收紧的对华政策重要措施。

然而, 一旦英国脱欧成功, 中国通过英国加强与欧盟合作的战略计划将会变得困难重重。 英国脱离欧盟无异于间接打破中国和欧盟无形的合作纽带,使得中国不得不另外选择其他方式加紧和欧盟的合作, 而前期铺垫的各种政策贸易的影响也很有可能大打折扣, 成为高额的沉没成本。

(2) 英国成功脱欧, 将失去众多来自中国企业的贸易投资

中国在欧洲市场有将近 5 亿的潜在客户, 具有强大的发展前景。 然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欧洲市场已经高度一体化, 形成自己成熟的市场模型, 本土品牌间合作紧密, 将许多中国企业拒之门外。

面对这种情况, 很多中国企业选择曲线救国的战略, 先打入对中国企业相对宽松的英国市场, 然后以其为基础打入欧洲市场。 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在英国建立分支甚至是总部, 希望通过英国和欧盟的联系获得其他欧盟国家的关税优待政策。 此外, 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将触角伸向价值制造链, 期待和英国的合作可以扩大中国与英国甚至和欧盟之间技术转移的可能, 打破美国等国建立的高精尖技术贸易壁垒, 其中不乏大型企业。

如果英国公投离开欧盟, 无异于封锁了那些期待打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的战略。 中国首富王健林就曾评论称如果英国脱离欧盟, 将会失去不少来自中国企业的贸易投资。 他在近期访问英国时警告称,如果英国退出欧盟, 中国公司可能会考虑将其欧洲总部迁往别处。 正如他所预测, 许多中国企业已经暂停了和英国投资合作的谈判, 等待公投结果再做下一步打算。

(3) 英国成功脱欧, 或打乱人民币国际化步骤

如今, 人民币刚刚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揽子货币计划, 迈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中国正推动和主要贸易合作国实现人民币结算的政策, 从而巩固和加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英国在这一方面为中国提供了大力支持——伦敦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

伦敦一直是欧盟的金融服务中心, 这为那些总部设在英国金融公司带来很大的便利。 这些企业相当于拥有在欧盟其它国家开设分支的“申根” , 不需要在对象国再次进行注册。 因而, 中国将伦敦作为人民币在欧洲市场中的流动的重要基地。 然而一旦英国脱欧, 这项货币红利就不复存在, 人民币通过英国在欧洲推广的战略所带来的成本也大大增加。 相较之下, 英国不再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战略伙伴。

从整体来看, 英国这次公投将会对中英和中欧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 如果英国继续留在欧盟, 中国可以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加紧合作。 然而一旦英国脱离欧盟, 英国和欧盟间将会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签订各领域的“分家” 合为经济运转带来极大不稳定性。 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重新制定更谨慎战略以推动和欧盟的合作。 (综合《华尔街日报》 、 《南华早报》 、 美国《国家利益》 、 英国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报道。 )

3. 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

美联社刊文指出, 英国“脱欧” 将在短期内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导致投资者抛售股票等风险较大的资产而转向较为安全的国债; 英镑对其他货币汇率很可能进一步下跌; 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价格可能上涨。 公投结果宣布后的全球资产价格走势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日本, 英镑在金融市场上已经渐趋疲弱, “脱欧” 或将导致英镑进一步急剧贬值, 引发股市暴跌。当然, 不仅仅英国, 全球股市都会下跌。

24 日当天, 亚太股票及外汇市场震荡剧烈, 其中东京股市日经 225 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暴跌 7. 92%, 盘中跌幅更一度接近 9%。 欧洲, 英国《经济学人》 周刊 6 月 18 日刊文称, 脱离欧盟, 英国很有可能会变得更穷、 更不开放、 更缺乏创新, 不但无法重获其全球前景, 其影响力还会越发降低, 其视野会越发狭隘。 同样, 如果没有了英国, 整个欧洲情况也会恶化。 美国, 曾在 1997 年至 2000 年担任北约盟军司令的美国退役上将韦斯利·克拉克说, 英国退出欧盟, 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可能会受损, 因为美国将失去它最亲密的欧洲伙伴和有关该地区的重要安全信息来源。

五、 英国脱欧的教训及意义

英国人选择了退欧,全球金融市场惊慌失措。 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公投结果,带来的新问题要多于它解决的问题。 突然的制度不稳定性混合了长期的经济脆弱性和金融流动性, 可能在未来几周造成一种史无前例的局面: 政治动荡、 金融波动、 经济受伤。 这也给我们留下 7 个教训, 其意义远不仅限于英国本身。

1、 社会政治脱节无处不在: “脱欧” 决定说明远不止微弱多数人民拒绝听从他们的政治领导人。这个结果应该被视为对政治、 商界精英以及“专家意见” 的断然摒弃。 这也说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增长, 尤其是各群体之间受益不均的情况下, 地区之间隔阂显然。

2、 尖锐刻薄且对立分裂的拉票成为国家政治新常态: 这种火药味十足的宣传拉票与英国广泛的社会分裂互为因果。 因此, 对很多人而言, 退欧公投决定最后就是一个极度简单的选择: 要经济福祉, 还是要拒绝移民的国家主权。

3、 老牌政党不再是当年的模样: 就跟背离自由贸易主张的美国共和党一样, 对于留在全球最大的超级自由贸易区是利是弊, 英国保守党内部分歧最为严重。 英国其他主要政党也一样。

4、 反传统的非主流政党虽然无望掌权, 但可以改变政治格局: 在上一次大选之前, 看着自己党派的选民有可能投入英国独立党的怀抱, 英国首相卡梅伦感觉有必要承诺进行退欧公投, 以确保保守党的连任。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投下的赌注有多大, 而这场赌博也分裂了自己的政党。在周四的公投之后,他宣布将辞职。

5、 非主流政治可以自我助长, 甚至跨境呼应: 正如唐纳德· 特朗普的崛起助长了大洋对岸英国的愤怒政治一样, “退欧” 结果可能助长在欧洲很多国家已经风生水起的反传统运动。 而且, 在英国本土,这也会导致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不满。

6、 金融市场, 以及本应是金融市场基石的“集体智慧” , 在预测这样的政治结果方面并不比多数人民更拿手: 在周四公投之前, 交易员们认为“留欧” 阵营妥妥地会获胜。 英镑和股市因此连续多日上涨。 结果, 不仅前功尽弃, 还摔得鼻青脸肿。

7、 始料未及清单增加“英国退欧” : 发达经济体陷入长期低增长和愈加不平等的新常态之后, 怪事不断。 例如负利率, 例如特朗普成为共和党的推定提名人。 如果英国退欧决定还没有让全球政治家们觉醒的话, 这个清单在未来几个月 还会变得更长。

【篇二】

2016 年 6 月 23 日, 英国举行公投, 以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 24 日公布的结果显示, 有 51. 89%的人支持英国脱离欧盟。 至此,英国“脱欧” 公投落下帷幕, 但这一事件非但没有完结, 相反, 无论是对于英国还是欧盟而言, 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英国“脱欧” 公投的背景、 原因及前景

此次公投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全国性公投, 投票率高达 72. 2%, 超过近年来的大选, 也超过 1975年公投 67%的投票率, 说明公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有:

第一, 英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疑欧传统, 甚至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的“光荣孤立” 时期。 “光荣孤立” 原则的要点之一就是避免与其他欧洲国家结盟, 以保持行动自由在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上, 英国一直是个“三心二意” 的国家。 在 1957 年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 成立时, 英国并未加入, 而是采取了 一种观望态度。 直到 1961 年, 由于经济利益使然, 英国才提出申请加入欧共体。 1973 年, 英国最终成为欧共体成员国, 但始终与欧共体矛盾不断。 1974 年, 英国要求与欧共体重新谈判加入条件, 并于 1975年举行了“脱欧” 公投, 结果有 65%的人支持留在欧共体。 但这并未能理顺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 相反,在 20 世纪 80 年代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期间, 英国与欧共体数次陷入剑拔弩张的状况, 也埋下了部分保守党成员疑欧的种子。

2012 年底, 德国和法国等国提出修改《里斯本条约》 , 以便向重债国提供救助, 但英国以“不符合国家利益” 为由否决了这项动议, 从而加剧了英国与欧盟的矛盾。 此后, 英国国内疑欧情绪日益高涨,在保守党部分成员多次“逼宫” 的情况下, 首相卡梅伦于 2013 年 1 月 23 日在彭博社发表演说, 明确提出, 若保守党赢得下届大选, 则将于 2017 年底之前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

2015 年 5 月 , 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 之后卡梅伦立刻着手启动“脱欧” 公投事宜, 并于 2016 年 2月 与欧盟达成了 “四点协议” , 欧盟做出了 很大程度的让步。 随后,卡梅伦宣布于6月23日举行公投。

第二,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导致此次公投结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在公投中, 年龄越大、 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水平越差的民众越倾向于选择“脱欧” (而这部分人的投票率相对较高) 。 很多老年人由于对现有生活感到困惑和失落, 认为英国脱离欧盟后就能重新回到他们熟悉的生活。 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人认为, 是欧盟和全球化导致了 经济不平等和贫困。

第三, 欧洲自身的一些问题, 特别是欧债危机和移民问题等也是导致一部分英国人希望脱离欧盟的重要原因。相较于其他欧盟国家, 英国受债务危机的影响较小, 经济恢复也更快, 部分英国人因此不希望受到其他欧盟国家的“拖累” 。 而在移民方面, 有些英国人认为是欧盟的自由流动原则导致大量移民进入英国, 并对本国公民的就业岗位、 社会福利和国家安全等造成了 冲击。

第四, 很多英国民众对欧盟并不了解, 对欧盟的认同度也不高, 越不了 解欧盟的人越倾向于英国脱离欧盟。这不仅说明英国政府和欧盟的宣传很不到位, 而且暴露了 欧洲一体化这种“不接地气” 的精英政治所存在的问题。

公投结果已经决定了英国必然要退出欧盟。 然而, 由于英国国内法和《欧洲联盟条约》 第 50 条都没有对英国应于何时启动“脱欧” 程序做出具体规定, 因此, 英国何时正式向欧盟提出“脱欧” 申请还是个未知数。 之后英国与欧盟其他 27个成员国之间的谈判注定将是漫长和复杂的, 有人预计最早也要到 2020 年才能够完成。 可以肯定,无论这一过程持续多久, 也无论英国和欧盟最终将达成什么样的协议, 英国脱离欧盟必定会使英国和欧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7 月 13 日, 英国首相卡梅伦向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辞呈, 特雷莎· 梅当天正式就任英国新首相并任命新的内阁核心成员, 新设“脱欧” 事务大臣负责英国脱离欧盟相关事务, 由力主“脱欧” 的议员戴维· 戴维斯掌管。特雷莎· 梅上任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领导英国的“脱欧” 进程。 目 前, 欧盟已有多位领导人表态, 督促英国尽快启动“脱欧” 法律程序, 如何在“脱欧” 谈判中为英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是摆在特雷莎· 梅面前的首要课题。

英国“脱欧” 公投的影响

 (一) 对英国国内政治形势及国际地位的影响

无论英国何时启动“脱欧” 程序, 它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陷入不稳定状态。 脱离欧盟之后的长期经济影响还要取决于英国与欧盟达成什么样的协议, 但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将不可避免。

第一, 公投导致保守党和工党内部均出现严重分歧, 英国的政党政治将重新洗牌。在保守党方面, 保守党内部由于欧洲问题而导致的分裂不可能轻易得到弥合,甚至有可能由于与欧盟的谈判问题而进一步加深。 与此同时, 工党领导层也可能出现变数。公投结束后, 由于不满领袖科尔宾在公投中的行为, 有超过半数的工党影子内阁成员辞职。 6 月 28 日, 工党议员以 172︰ 40 的比例通过了 针对科尔宾的不信任投票,尽管该结果不具法律效力, 科尔宾也坚称不会辞职, 但预计其领袖地位也不会稳固。

第二, 英国的国家统一面临着重大威胁, 特别是苏格兰有可能再次诉诸独立。苏格兰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 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很可能进一步加剧。7月15日, 特雷莎·梅首相抵达苏格兰首府爱丁堡, 与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就国内联合以及英国“脱欧”等问题举行会谈。 英国首相府当天表示, 特雷莎·梅此行旨在强调首相本人坚决支持英国国内联合, 并承诺在今后的英国“脱欧” 谈判中与苏格兰政府建立全面密切联系。

特雷莎· 梅此前表示, 英国内部英格兰、 苏格兰、 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有着“宝贵的联系” , 她承诺将保护历经几百年的这一特殊联合关系。

第三、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 英国的国际影响力至少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 英国政治家将忙于国内政治以及与欧盟的谈判, 因而可能无暇过多关注国际问题。

另外, 英国一旦离开欧盟, 它就将失去对欧盟决策的影响力, 也因而失去作为欧美关系之间的“桥梁” 或“纽带” 的功能。 假以时日, 德国也许会取代英国在美国对欧政策中的地位。 但总体来看,英国的国际地位应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也不会对国际格局产生实质性冲击。 英国在联合国、 北约以及七国集团等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核大国身份, 使其在一些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不可替代。

(二) 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对于欧盟而言, 英国的退出弊大于利, 特别是对欧洲一体化无异于沉重打击。

第一,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产物, 欧盟本身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即代表的是欧洲的“团结”和“统一” , 但英国的退出无疑将对这一象征意义造成严重损害, 也有可能动摇一部分人对欧洲未来的信心。

第二, 英国“脱欧” 至少将在短期内导致整个欧洲范围内的疑欧情绪呈进一步上升趋势,如荷兰自由党和法国的国民阵线等一些民粹主义政党已经提出了本国“脱欧” 的可能性, 尽管总体上认为其他国家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大可能步英国后尘, 但不能排除民粹主义情绪在短时间内大爆发的情况。

第三, 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将重新定位, 这不仅包括英国与其他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 也包括其他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关系。 失去英国的“制衡” , 德国的领导作用将更加突出, 德国和法国在欧盟的核心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同时, 意大利有可能替代英国成为新的“三角关系” 中的一员。

第四,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实力将受到一定削弱, 特别是在防务和安全领域, 此前法国和英国一直在这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因此, 英国脱离欧盟对于后者本就十分软弱的军事和防务能力十分不利, 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欧盟的总体政治影响力。 当然, 英国脱离欧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欧盟的机遇, 在面对危机的情况下, 英国“脱欧” 应能够促使欧盟成员国团结起来共渡难关。 同时, 英国“脱欧”也给欧盟敲响了警钟, 使其能够更深切地认识到欧洲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特别是精英政治与民众之间的巨大鸿沟已经切实危及欧洲的未来。 欧盟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