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教育类

梧桐树寄信

李旭辉呐2019-11-21原创

梧桐树寄信

活动领域: 故事领域

这是一篇短小、反映不同的植物怎样过冬的科学小故事, 故事中弥漫着温馨、

情绪盎然的气氛, 梧桐树寄出了三封信暗含着小动物过冬方式, 同时包含着关心

同伴的情感,故事生动、形象,深为幼儿所喜爱。

1、理解梧桐树寄信的主要内容。

2、通过故事感受关心他人的情感,萌发爱心。

1、已了解了小动物过冬的方式。2、理解词汇:毛茸茸、光秃秃的含义。

材料准备:背景图片、录音机、磁带、燕子、青蛙、小兔、大风等的图片。

1、 教师问: 这里有三封信, 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 要寄给谁? (教师有感情的讲述第一遍故事)。

2、 教师问: 天冷了草地上铺满了黄色的叶子, 是谁写的三封信? 要寄给谁?

3、 教师问: 梧桐树的信里都说了些什么? (放录音欣赏第二遍故事)

4、 教师问: 梧桐树的第一封信里说了些什么? 第二封信里说了些什么? 第三封信里又说了些什么?

5、 教师问: 梧桐树请谁来当邮递员? 风阿姨把信都寄到了吗? 为什么?(放录音欣赏第三遍故事)。

6、 教师问:小燕子为什么没有收到信呢?

7、 教师问: 小青蛙收到信时在做什么? 是怎样说的? (分段欣赏----教师来讲)。

8、 教师问: 小兔收到信后在做什么? 教师进一步追问幼儿梧桐树是怎样回答的?

9、 教师问: 小兔听了梧桐树的话非常惊奇,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们吗? (教师讲解:大树

是为了保存身体内的养分, 所以要光秃秃的身体, 为的是明年能长出更多更好的叶子来)。

10、 教师问: 你们喜欢梧桐树吗? 为什么? (引导幼儿关心同伴、 关心他人的情感,萌发爱心。)

11、 师追问: 如果你是梧桐树你还会把信寄给谁? (幼儿说出后就发给一片树叶再出教室)。

一、课后反思:

1、梧桐树寄信这是一篇短小、 反映不同的植物怎样过冬的科学小故事, 故事中弥漫着温馨、情绪盎然的气氛, 梧桐树寄出了三封信暗含着小动物过冬方式,同时包含着关心同伴的情感,故事生动、形象,深为幼儿所喜爱。

2、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 在前期经验中我注重为幼儿建构经验, 既让幼儿了解小动物过冬都有哪些方式, 第二丰富词汇, 毛茸茸、 光秃秃。 第三让幼儿了解怎样写信及书写格式。最后就要分析本班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哪。

3、我以老师这里有三封信, 让幼儿来猜猜是谁寄来的来开始, 为幼儿讲述第一遍故事。在讲述故事前我请幼儿带着问题来听,更能引起幼儿厅的兴趣。

4、整个活动我的提问由浅入深, 由教师第一遍故事, 第二遍请幼儿听录音机来欣赏故事, 第三遍再听录音机来欣赏故事为下面分段欣赏故事做准备, 在这里我的活动层次较清楚,提问和追问有助于幼儿思考。

5、我以小兔听了梧桐树的话非常惊奇,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们吗? 来讲解知识点, 原因是大树为了保存身体内的养分, 所以需要光秃秃的身体, 为的是明年能长出更多更好的叶子来。

6、我问你们喜欢梧桐树吗? 为什么? 总结同伴之间就要互相关爱, 互相帮助。

7、我又以假如你是喜欢梧桐树你还会把信寄给谁? 让幼儿表述后给幼儿一个信封来结束活动, 这一目的是让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要冬眠,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后就给一个信封。

二、需要调整:

1、我在讲述故事中,语言描述在精确些。

2、分段欣赏时应采用由教师来讲述会更好。

3、幼儿再欣赏最后一遍故事时, 应采用师幼共讲那就更完美了。

三、反思这堂课:

1、我又重新上了一遍, 这次课堂的效果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则采用平时不爱说的幼儿如徐晨、安心、安齐、身身等,这一次他们每个人的表现都非常好,能主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身身表现最为突出,同伴们也为他鼓起了掌。

2、我这次讲的故事充满激情, 幼儿听的非常认真, 我在提问与追问中充分调动每个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幼儿兴趣始终不减。

3、在分段欣赏我则采用自己来讲述,这样幼儿更易于理解故事内容。

4、最主要一点我还利用了小图标、 字卡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梧桐树寄信的内容,幼儿很快掌握从而理顺故事的感情脉络。

5、我追问幼儿你们知道梧桐树为什么需要光秃秃的身体时, 而身身幼儿的回答连主任和听课教师都对他刮目相看,我也为之一震,他的回答如此的完美,幼儿也特别爱听, 这时的我抓住这一时机在同伴面前及时表扬了他, 你是一个爱看书、 爱学习、 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我们都应该学习他, 这时的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6、在课上我关注到了 每个幼儿的表现, 给予了每个幼儿发言的机会, 这一次的课我真是受益匪浅。 即一、 因为在语言教育活动中, 教师提问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二、 教师巧妙的设计提问与追问可以调动幼儿学习性和兴趣性, 

三、 教师用开放式、 发散式的提问更有助于幼儿运用多角度去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从而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多向性、独立性和变通性。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