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教育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赵倩倩_20192019-10-17原创

第 1 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 、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 、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第 33 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 、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1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 2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 、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 、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

3 、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 、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 、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 ——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阐述自己的特征)

3 、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4 、指导写“披”字

5 、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 1 )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

( 2 )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

( 3 )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课堂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六、资料汇报,知识拓展。

1 、青蛙: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斑。趾间有薄膜相连,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幼体叫蝌蚪,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又称田鸡。

2 、青蛙的本领可大啦!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爱护关心它。

3 、青蛙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有绿衣青蛙,生活在水中,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3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爱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

4 、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

5 、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

活动 4 【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 .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 .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 已经 _______________ 。

第 2 课《我是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冲、池、浮、黑。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 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开课,激趣入文

(一)聊天引出谜语。说说猜谜的方法。总结:要看完整个谜面。如果看到一半猜到答案,可以从下文去寻找证据,不急着说。

(二)师生一起猜两则谜语。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答案,随着谜面的逐行出示,排除错误答案,得到正确的谜底。

谜语一、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从天上来

谜语二、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三)方法总结:遇到用“我”开头介绍自己的谜语,猜谜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答案代入到谜面中念一念,以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四)师生“雪花”这个答案代入到第一则谜语的四行字中,逐行验证。

【设计意图猜谜是二年级孩子喜欢的一个游戏,用游戏导入,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本课既是科学童话,同时是一则谜语。学生没有学过猜谜的方法,拿到 30 课,不知道从何入手。以两则简短的谜语入手,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猜谜方法,这方法可以迁移到课文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一)出示整篇课文,迁移猜谜的方法。

1 .今天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只不过它的谜面比较长。看到这么长谜面不用害怕,刚才我们是逐行猜,现在我们可以逐段猜测。

2 .逐段出示课文,让学生逐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得出“水”这个答案。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虽然读过课文,但不一定能猜对答案,孩子们更多的是根据其中的一句话、一段话猜测出“鱼、海啸、海浪”等答案。如果学生整篇课文漫无目的地找,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件难事。所以教师和学生一起逐段排除,那就好比教师牵着孩子的手,慢慢地翻过一座小山,学生很安全,很安静地学习着,而这一种猜谜方法无疑会迁移到孩子以后的猜谜活动中。】

三、针对不足,精讲多练

(一)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1. 我们已经猜出谜语了,水宝宝出现了。现在的水宝宝还在池子里,它很想去小溪里散步(出现小溪的画面),你们能帮帮它吗?

2. 出示水宝宝接到的难题卡: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3. 激发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

(二)词语练习:

1. 老师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是唱读,谁能像老师一样领着大家把整个词连起来读?

老师示范一个词语“池子”

学生领读“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2. 出示:

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检查学生能否整个词连起来读。

3. 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教师引述: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它会……

因为水宝宝会帮人们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因为水宝宝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

(三)句子练习:

1. 出示长句子,学生齐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 .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从安静到喧闹从小到大)

3 .教师出示形象的句子

师:孩子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水宝宝慢慢变大,速度慢慢变快?

4. 学生自己试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 , 唱歌,开大会。

(四)段落练习

1. 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学生朗读。

2 .指出不足:能读通顺,但是没有读出水性格的对比。

3 .出示改变后的第四段

有时候我很温和,

有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

让我

光做好事,

不做坏事。

4 .说说发现(温和和暴躁一一对应起来写,字数一一对应,很有节奏感)

5 .学生读温和的部分,教师读暴躁的部分。

6. 教师小结:朗读的时候,如果能把事物的变化,把事物完全不同的特点,用声音表现出来,你就是出色的朗读家啦!

【设计意图通过“让水宝宝前进“这样一个情境营造,引导学生快乐地进行下面三个板块的学习。在童话的环境中学习童话,这能让孩子快乐学习。第一学段,字词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面面俱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少。在课前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到课堂里进行专项练习,目标明确,时间保证,学生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项本领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范读对模仿性极强的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这是最好的示范。】

四、整体感知形态变化

(一)继续营造如童话般的学习环境:

1.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现在水宝宝已经从池子里跳到小溪里了,这都是小朋友的功劳啊!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

2. 还愿意送水宝宝去江河吗?(出示:江河的图片)

3. 出示水宝宝接到的“一级难题卡”要求:

读读一、二自然段,圈一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二)朗读一、二自然段,圈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三)选择老师给出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

4.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用这两种句式清楚地告诉大家水变成了什么。

5. 看看水宝宝有没有变化。(动画出示水宝宝从小溪进入江河的画面)

【设计意图水宝宝第一次前进,孩子们花的时间很多。而这个板块短小、轻松,学生很快就能完成。有张有弛,孩子们才不会疲劳。】

五、简单学习一二两段

(一)营造氛围

1. 水宝宝即将到达大海啦,孩子们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解决最后的困难好吗?

2. 出示水宝宝接到的“超级难题卡”要求:

水是怎么变成云的?

云碰到冷风会变成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 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着第一自然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 第一次感受从水变到云。师边说边板贴“水”“汽”“云”三张小卡片黑板上只点两三点

师:一点两点小点儿够了吗?重点感受“无数”

3. 第二次感受从水变到云。水弟弟也想变,谁来帮它变一变。一个学生上台贴,其他学生下面讲。

师:小点儿分开可以吗?重点感受“连城一片”

4. 第三次感受从水变到云。水妹妹也来啦,谁来帮它变一变。师:想帮水宝宝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说水变化的过程,说得越整齐,水宝宝变到空气中小点点就越多,我们一起整齐地来变一变好吗?

学生齐说,老师板贴。

5. 联系生活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这些云有时候穿着白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 —— 白云

有时候穿着黑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 —— 乌云。

早上的太阳照着云朵,云朵红彤彤的(出示图片),那就是 —— 朝霞

晚上的太阳映着云朵,云朵红艳艳的(出示图片),那就是 —— 晚霞。

(三)学习第二段

1.( 播放“风声” ) 云娃娃在空中散步碰到了谁?引出第二段。

2. 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变成什么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刚才摆在黑板上的三张写着“云”的卡片反过来,三张卡片分别变成“雨”“雹子”“雪”

3. 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引述:水珠水珠你叫什么名字?

小硬球小硬球你叫什么名字?

小花朵小花朵你叫什么名字?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雹子、雪花的样子写得多生动呀!

4. 摆卡片,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师:这些“雨”“雹子”“雪”,他们如果一起落下来的时候,位置各不相同哦,教师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摆成中、低、高三个位置。(因为打的速度最快,飘的速度最慢)

5. 想象画面,体会“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师:老师读到“落”的时候仿佛看到小水珠撑着降落伞从天而降。你读到“打”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呢?读到“飘”的时候又看到什么了呢?

6. 三个动词、三个比喻把水各不相同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吧。这次沈老师要闭上眼睛喽。

7. 亲爱的同学们,因为你们完成了“超级难题卡”,现在水宝宝已经在大海里唱歌跳舞开大会了。不过现在水宝宝一变,又变到了汉字中,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中,从水变为云,如果让孩子重复读会很乏味。通过摆卡片、画简笔画的方式,学生能清楚地感受到水变化的经过。但是了解变化经过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我通过三次摆卡片,让学生从不熟悉到有点熟悉到完全知道,学生通过动手摆摆、嘴巴说说,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对课文语言的复述。第二自然段,三个比喻的生动,三个动词的精准如果拎出来讨论无疑是乏味的。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摆成中、低、高三个位置,学生通过说明理由,无疑自己会告诉自己,作者用词真准确呀。】

六、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一)出示“冲、池、浮、黑”四个字

(二)发现水宝宝在不同的偏旁里。

(三)出示教师事先拍下的学生练习的字

1. 今天老师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把“冲”字写得很好,老师就不教了。

2. 比较学生写的“黑”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 —— 横斜了。教师指导“四点底”写的时候的注意点“一左加三右两大包两小”

3. 比较学生写的“浮”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 —— 弯钩倾斜了。

4. 比较学生写的“池”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 —— 竖弯钩不够圆润。

5.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体指导。

师:如果能够把老师今天指出来的三个地方写好,就得优秀。如果还能观察到其他细节,老师会打两个优秀。

第 3 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 12 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 4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为、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 、读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 )“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 )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

4 )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2 、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云海 ( )的山峰 ( )的画家 ( )的风景 ( )的岩石 ( )的雄鸡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请你边听边想,想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 —— ”标出。

按提示回答:

( 1 )课文中讲了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三种植物。

( 2 )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 ______ 、 ______ 和______ 。

2 、自由读课文

3 、同桌互读课文

4 、做找朋友的游戏:同桌互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 、扩词练习【小组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

四、随文检查生字:

1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 (w é i) 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旅 l ǚ 组词:旅行

2 、出示:蒲、降、娃、纷 (认读出示拼音)

蒲:图片、组词蒲公英。 降落伞:图片组词。 娃:音节、组词。 纷:音节、组词。

出示句子: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 / 纷纷出发。

3 、出图:带刺的苍耳

苍、洼、啪、炸、蹦(出示音节认读、组词)

出示句子: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 / 带刺的 / 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出示: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

4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说一说这....类的词语)

5 、读生字歌谣。

小小蒲公英娃呀,乘者降落伞飞呀,纷纷旅行到山洼呀。 小小苍耳娃哟,带刺铠甲穿呀,挂住皮毛跑山洼呀。

小小豌豆荚呀,啪的炸开蹦跳离开哟。小朋友们细观察,探究植物奥秘呀。

6 、考考你。

降 蹦 苍 纷 洼 娃 蒲 啪 旅 炸 察 识

“洼、娃”比较异同, 编字谜说说和圭字相关的汉字。

“有女就是娃,有水成坑洼,有手把画挂,有口是好哇,有虫变青蛙,有人是最佳。”

7 、我会正确地、流利地读课文。 (单独读、合作读、小组读等)

( 1 )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 2 )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 3 )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 4 )看植物名称读出相对应段落。

五、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 4 个生字,是哪四个字呢?

2 、指名读,组词。

3 、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已 — 己,字形相近,提示编儿歌区别。

4 、师范写“识”这个字,学生仿写,练写这四个字。师生评价。

六、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七、课后检测:

完成小状元 p5 : 1 、 4 、 6

板书设计: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会写 6 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 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 、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蒲公英 旅行 娃娃 纷纷 苍耳 山洼 炸开 蹦跳 观察

降落伞 就得 知识 乘着 带刺 铠甲 豌豆 不信 豆荚

已经 如果 准备 好办法 啪的一声 四海为家 许许多多

2 、导入课题:

3 、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感悟:

1 、学习课文第 1 节。

( 1 )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 2 )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 3 )指导感情朗读。

( 4 )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 、学习课文第 2 节。

( 1 )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 2 )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为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降落伞

观察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纷纷: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准备:用准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准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 3 )乘着风:投影出示“乘”的三个意思: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画√)

a)搭坐公共交通工具。

b) 表示利用条件。

c)登,由低处到高处。

d) 进行乘法运算

( 4 )填空练习。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 5 )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

( 5 )指导感情朗读。

( 6 )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 、学习课文第 3 节。

( 1 )用学习第 2 节的方法自学第 3 节。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讨论。

( 2 )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 3 )填空练习。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 4 )指导感情朗读。

( 5 )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动物带)

4 、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 4 节。

( 1 )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让孩子( ),豆荚炸开,孩子( )离开妈妈。

( 2 )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 3 )指导感情朗读。

( )豆荚炸开,孩子们( )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 4 节。

5 、小结 2 、 3 、 4 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利用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 、背诵课文。

( 1 )指导背诵的方法。

( 2 )择段背诵。

( 3 )同桌比背。

7 .学习第 5 节。

( 1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 2 )齐读第 5 节,背诵下来。

( 3 )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三、总结:

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四、课后检测:完成小状元 P5 : 2 、 3 、 7

板书设计: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风 苍耳──动物 豌豆──太阳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 ..... 有时候 ..... 在 ..... 在 ..... 在 ..... 在 ..... ”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 、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 、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 、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 、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 、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 、在小组内演一演。

3 、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 、句子练习。

( 1 )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 2 )同桌互相用“有时候 ..... 有时候 ..... 在 ..... 在 ..... 在 ..... 在 ..... ”来说一句话。

( 3 )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 、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 、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 、进行全班评比。

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 + 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 + 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 26 米,重达 120 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 33.58 米,重 239 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 8 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 5 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 2.5 米,最重可达 155 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 1 米多,体重约 18 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 2~3 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 2~3 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 24 厘米,宽 9 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 17000 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 8 公分,重量可达 1.5 公斤。蛋壳纵径长约 15~16 厘米,横径长约 11~13 厘米)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 、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 、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第三课时

一、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 、 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 、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1 、读读材料。

2 、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 、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 、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 、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识字 1 《场景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 9 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

1 、认识“海、鸥”等 9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 、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 、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 1 )自己读。

( 2 )谁会读?指名读。

( 3 )齐读。

3 、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 1 )指名读。

( 2 )开火车读。

( 3 )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 4 )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 、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 、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 1 )自己读。

( 2 )谁愿意来读?

( 3 )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 4 )请同桌一起读。

( 5 )起读。

( 6 )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 、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 、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识字 2 《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 、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 、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 合作 — 探究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①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②通过探究整合学生在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虚实。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林德( 1962 - 1996 ),本名林耀德,生于台北市城中区,原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 1977 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

二、补充资料

林德散文的都市思维(章妮)

林德充分正视都市,而且还刻意倡导和创作了为都市谱写身世的“都市散文”。他认为“整部人类文明史无疑将发展中的箭头指向都市化的路径……现代都市终究是我们生活所面对的现实”。都市的一切表征 —— 铁轨、大厦表面的铜面减光玻璃、升降机、熔焊面罩等都可以入文。生活在都市的诗人应该“紧紧抓住时代的咽喉”,“以人的自觉与都市化的思考,去前瞻和关切未来”(《都市中的诗人》)。诗人的“自觉”不仅使他意识到“这一切正是文明的本身在说话”(《靓容》),还使他清醒地看到都市中繁荣靓容里的难以解决的“文明苦果” —— 罪恶、噪音和污染等。在书写都市各种表征的同时,他显示了对它们的理解。因为他把都市与田园、乡村、城镇同看做“人类改造地球不同程度的现象”,认为“在农业步入工商业化纪元之后,那一望无际的单一作物栽培只有在温度和色泽上与沙漠有所区别,这种残酷的重复和单调本质又何异于都市中一式的水泥窝巢”(《都市中的诗人》)。它们是都市的必然之物。都市与文明勾连在一起时,已经不再是具体的、传统意义上的都市,它隐喻的是文明状况和文明进程。故而,他“心灵精神家园”层面上的乡愁并没有指向温煦的田园和乡村,而是直指都市文明。在虚构和想象中书写都市符征 —— 洗衣机、果汁机、冷气机、电视机等,他全力展示的是人被自己创造的文化和各种类象包围起来,人的主体性不得不退让给物的世界。“拥有电话机的房间是阳性的,而没有电话机的房间自然是阴性的;拥有主机的房间是主人,拥有分机的房间则是奴仆”,都市文明的符征以其硬度和质感划分了人类文化的结构,规定了人的位置,以其“冷漠性表征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冷漠性”。他的都市思维不仅关照显在的符征,更多地是对深层都市文明内涵的发掘。《宠物 K 》以短小的篇幅,讲述“我”饲养的一只宠物 —— 乌龟 K 在水中忍饥养自己的宠物 —— 两只孑孓。“在这种连弄臣都不再可靠的世纪,人类饥渴的性灵益加需要宠物来弥补情绪上的失落”,人饲养宠物,无名的宠物也有自己的宠物。人就是宠物,宠物就是人。 K 的被拘束、无名性以及性灵的失落也是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境况。从日常生活经验到都市现象,再到对都市文明内涵与机制的探讨,林德在散文中实践着他自己的提倡:“要表现人类在‘广义都市’下的生活情感,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他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多变性。”

林德散文的形构融合诗与小说,并有浓厚的科幻意味。他创作时,不再像上一代诗人那样有意识地在写诗歌或散文,而只是在经营一个作品。因而,他的散文突破了文类界限,形式的选择成为一种策略,原来在散文处于附属地位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成为他散文的重要元素。内含在正文意念深处的意识状态与思考痕迹构成他散文的“隐藏作者”。林德在《传统之轴与前卫之轮 —— 半世纪的台湾散文面目》里指出:“小说的虚构、诗的跳跃、戏剧的张力无不可以渗入散文创作思维,使得散文的文类框限和‘刻板印象’得以解除魔咒。”

三、导入新课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笔下创设了两个浪漫的形象 ---- 橡树与木棉,它们作为人间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学派的先哲庄子也提到了一棵树,在它的寓言中,凤凰非此树不栖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庄子对滚滚尘世的追求。那么,作家林德笔下的那些树,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 《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四、展示课件

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树的图片(捕捉课文细节),

设疑: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树?

五、品读全文,理解课文

1 、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在课文中都谈到了哪些树?重点说到得有哪几种?

提示: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

重点:菩提树、圣诞树、棕榈

2 、寻找文中关于菩提树的描写并思考:菩提树在本文中有什么特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提示: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

这桑科乔木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继续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

菩提树高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一生

关联佛教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 静穆安详,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敬仰之情(作者态度)

补充: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 2500 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 • 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 7 天 7 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3 、圣诞树是什么宗教的象征?在文中,作者认为它渗透了什么主题 ?

提示:基督教救赎

补充:圣诞节只是基督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测始于西元 1 世纪。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 138 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 336 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 440 年,才由罗马教廷定 12 月 25 日为圣诞节。公元 1607 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 12 月 25 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4 、棕榈在作者笔下体现了什么品质?

提示:倔强忍耐

5 、棕榈树和回民之间有哪些共通性?

提示: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性格正和生存期间的回民吻合

6 、作者对圣诞树和棕榈树的态度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

提示:圣诞树:现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的含义,对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 —— 依附于殖民主义。

棕榈树: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生存顽强坚韧引起了作者的感佩同情。

桑属于民间朴实清严。

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化身。

六、合作探究

同样是面对苦难,同样是去抗争,你怎样去看待菩提树和棕榈树的抗争呢?(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学习小组的伙伴们交换看法,最后推选出一个代表谈谈你们的见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做一个深度的思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阐释的不同的文化,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树”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预设答案: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表现……东方宗教“觉者”是安详的;伊斯兰是倔强、故我的……

点析:学生很容易分别找出菩提和棕榈的各自个性,引导学生把两者对比分析是提高学生整合分析能力的关键。要让他们尝试从课文字里行间把握情感。

七、小结

本文中这些树各有其精神内在,菩提的坚忍,桑树的清朴都值得让我们去反思。希望此生,同学们都会长参天大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活着的时候能给人带来阴凉,即使倒下了也能成为世界栋梁!

八、作业

请尝试从你熟悉的树(比如松树、柳树、杨树……)中任选一样或者两样,描绘它的形象,阐述它的精神意义,以“我愿化作 —— 树”写一个 200—300 字的片段。

识字 3 《拍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 12 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蚕、匹” 6 个生字。学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2. 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 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 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5.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

掌握生字,能读准 12 个新字,会写 6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难点:

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 听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听歌曲,一边听一边想: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2. 播放《幸福拍手歌》。

3. 生回答:这首歌名叫《幸福拍手歌》。

4. 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

5.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

1. 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布置你们圈出课文中会认和会写的字,你们都做好了吗?(出示课件:课文生字。)

师:请同学们合作读生字,看看你们同桌都会读了没有?如果你的同桌读不准或读不对,请你帮他纠正,好吗?

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

3. 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

4. 检查读文情况。

5. 再次学习生字。

( 1 )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又跑出来和我们见面了,大家还认识吗?

(出示课件:带拼音的会写字。)

( 2 )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 3 )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a. 领读。

b. 小组读。

c. 开火车读。

6. 认清字形。

( 1 )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

( 2 )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7. 理解字义。

联系儿歌、图片和动作,理解“掰苞谷、闯进、把门闩”这几个生字词。

8. 生字开花:看谁组的词最多。

师:同学们真能干,会组很多词!

9. 开火车读词语。并能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话。

师:谁能用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呢?

例:谷,稻谷:妈妈去田里收稻谷。

三、指导书写。

1. 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我用加一加,例如:扌 + 白 = 拍;天 + 虫 = 蚕。

生:我用顺口溜,例如:一人一口便是“合”。

2.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拍、蚕、匹。

( 1 )师:出示这几个字的笔画顺序。

( 2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 3 )学生描红,书写。

4. 展示学生作业并点评。

5. 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课件(生字课件),学生齐读。

2. 齐读儿歌一遍。

二、细读课文。

1. 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

( 1 )师生接力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前一句,同学们读后一句。

例如:老师读:你拍一,我拍一,

学生读:人靠大树好休息。

( 2 )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

( 3 )全班同学拍手齐读。

2. 小组比赛读。

( 1 )指名 2 或 3 个小组读儿歌,看哪一组读得好。

( 2 )师生点评。

3. 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生字有一部分由偏旁和独体字组合而成。

例:拍→扌 + 白 = 拍。

生:有些是由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

例:蚕→天 + 虫。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添上“扌”后的字,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拍:要用手,所以加上提手旁。

4. 教师进行补充:利用字理教学学习“拍”“谷”字。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5. 教师小结。

6. 拓展说字。

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

7. 玩“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例如:一生:上面是“合”,下面是“手”,这个字是……

另一生:我知道这个字是拿。

三、指导编儿歌。

1. 齐读儿歌。

2. 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

3. 教师范读新编儿歌。

4. 学生汇报。

5. 师生评议。

6. 师小结。

四、学生谈学习收获。

五、板书设计。

识字 4 拍手歌

天 + 虫=蚕

扌 + 白=拍

3 《拍手歌》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拍、靠”等 12 个生字,会写“拍、合”等 6 个生字。

2. 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 教师出示图片:一个人靠在大树上。

2. 出示“休”,引导理解:一个人靠着大树,就是“休”。

3. 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拍手歌》,看看儿歌中有哪些有趣的汉字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 播放《拍手歌》乐曲,让学生跟着欢快的音乐节奏朗读儿歌。

2. 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同学帮助或向老师请教。

3. 同桌或四人一组互相认读,正音。

4.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5. 做游戏:摘苹果。巩固识记。

(1) 认一认,连一连。

蚕chā

插pǐ

苞chuǎnɡ

闯bāo

匹cán

三、小组合作,整体感悟

1.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并且识记了课文中的生字,大家的表现都很棒。可是,这些生字宝宝有个小小的要求,它们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儿歌,你们愿意吗?(愿意)

2. 自由读儿歌,同桌互读。(一人一句)

3. 指名读。(加上动作表演)

4. 全班齐读。

(2)加一加,学生字。

天 + 虫 =

扌 + 白 =

匚 + 儿 =

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口头扩词。

2. 师:课文读熟了,生字会认了,我们还要 —— (引答)会写。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些生字。

3. 教师范写,学生认真看,仔细观察老师的书写笔顺。

4. 学生自由书写,教师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5. 展评书写,奖励五角星。

(3) 填一填。

“匹”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 ) ,再查音节 ( ) ,组词为 ( ) 。

识字 4 《田家四季歌》

教学设计

[ 知识与技能 ]

1 、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 4 个生字的字音。

2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 4 个字组词。

3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 、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 过程与方法 ]

1 、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1 、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

4 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1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 、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 ? 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 ? 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 ? 指名读、齐读。

一、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 、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

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 ? 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 ? 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 春:日子底 ; 夏:从上到下写 ; 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 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 ;

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

2 、叫号游戏。 ( 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 ?( 夏天 ) 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 ?( 秋天 ) 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 ?( 冬天 ) 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 、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 ? 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

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 ? 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 一 ) 读准字音

1. 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 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

3. 比赛读。 (2 小组 )

( 二 ) 理解儿歌:

1 、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 、春天花儿笑。 ( 板书:笑 ) 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 ? “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 ?( “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

3 、夏天蝉儿叫。 ( 板书:叫 ) 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 ? 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 、秋天枫叶红。 ( 板书:红 ) 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 、冬天雪花飘。 ( 板书:飘 ) 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

6. 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 ?( 师生配乐读儿歌 ) 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 、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 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 ? 为什么 ? 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 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

(3) 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

2 、师:小朋友真棒 ! 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

3 、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 ? 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 ?( 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

4 、请你读一读:

5 、游戏:拍手歌

五、总结: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 ! 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 、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 、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 、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 、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准备字典。(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 1 课时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 、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 、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 、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 、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 巡视。

2 、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 、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

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

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 、练习

( 1 )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 ) 糸( ) 犭( ) 酉( )

(2) 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 ) 紫( ) 狸( ) 笨( ) 酸( )

5 、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 、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 2 课时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 、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 、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 、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1 、出示 26 页 3 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 、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 、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 、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 、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 、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 、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 、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我爱阅读。

1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 、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 、认读生字。 (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 。

4 、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 、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 、全班交流汇报。

7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4. 《曹冲称象》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 .认读本课的 13 个生字 , 学写 8 个生字。

2 .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 .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 .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 、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 1800 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 7 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 、前置性学习检测

( 1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 2 )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 、自主阅读:

( 2 )、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 3 )、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 、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 、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 、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 、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 、学习课文第一段。

( 1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 2 )指导朗读。

2 、学习第二段

( 1 )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 2 )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 3 )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 4 )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 ?? 一边”说句话。)

( 5 )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 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 6 )、朗读第 2 、 3 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 ?? (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 .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 1 ).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 2 ).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 3 ).用上“先 ?? 再 ?? 然后 ?? ”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

( 4 ) . 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 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 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 五 ) 课后检测

1. 作业练习。

(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 ),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 )。( )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2 )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 A )曹操听了摇摇头。

( B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 C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六)反思促学

1 .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 .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5 《红马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 、 学会 10 个生字,会认 9 个生字(其中待为多音字)。结合上下文或运用

工具书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 、 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 、 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4 、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

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1-3 自然段,学习生字:故、事、级、粉、板

教学过程:

一 、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红马的故事》谁来读一读课题?点读、齐读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故、事”书写,事的笔画。

二、 预习交流( 15 分钟)

师: 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都读了几遍课文了,也都认读了字词了,那老师再给你一个时间大家再去把课文读一读,准备准备,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的预习收获。老师想听你们读课文,听你们怎么教大家字词。(预习准备:我会认会写,自己学习字词,在家勾画勾画,你要嘱咐大家哪些字音、哪些字形,教一教大家。我会读会说,提问: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美术课啊?老师的画妙在哪里啊?规定课文读几遍,读熟,读流畅,最后一遍读给家长听)

你们想嘱咐同学们什么字需要注意什么啊?

我想提醒大家(学生读字)

教师强调重难点

1 、 这篇课文大家都预习了,都读了几遍,你们读懂了什么啊?你预习有读这篇课文时,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自由讲) 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拢一拢。 什么收获,可以跟我们讲一讲吗?(学生自由讲)

三、 学习课文第 1-3 自然段

师 : 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上美术课呢?老师的画画得很妙,画得非常好,那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第 1-3 自然段。

2 、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

师:老师的画画得怎么妙?为什么我们都这么喜欢上她的课?他的画到底画得有多好啊?大家先自学,先去找一找关键的词句。

3 、学生寻找圈画

4 、 小组交流: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上美术课啊?老师的画画得有多妙全班交流,小组自由起来说。 啊?妙在哪里啊?小组里面读一读,说一说,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句子。

师:你们本小组还有没有人补充啊?你们都说得这么好,小组里有没有人愿意读一读啊?其它组有没有为他们补充的啊?其它组有没有也想读一读的啊?(评: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其他组也要加油啊!)

最佳状态:小组全体汇报,我们觉得老师的画画得非常的妙,我们是这样讨论的,我先读一读“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老师竟然把尾巴上的苍蝇都画出来了,我们觉得 ???. ,我现在想请某某同学来读一读。乙:我觉得还有一个地方也很妙 ??? (平时要加大训练,如果有孩子结结巴巴,师就可以说:你们小组还有谁来为他补充补充的?帮一帮他)

5 、 呈现学生说的句群(课件出示)

“一头侵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师:哎呀,这真是画得妙啊,谁来读一读啊?

学生读时,教师推波助澜:哎呀,这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怎么会画到尾巴上的苍蝇去了呢,观察的多仔细啊!看这百合每一朵都有每一朵的姿态啊!各个时期的百合花的样子都画出来了,完全盛开了,还将要盛开,还有的都已经要谢了。

6 、 比较句子(课件出示,改后的句子)

(一只在水里洗澡的牛;花瓶里有三朵百合花)

师:同学们读一读,如果句子这样写,你觉得他精彩吗?你觉得老师画得妙吗?(学生回答)哦,那还是因为他这样写,写出了细节,观察的仔细,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样,生活中本是如此啊,本来他们就是这个样子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作者这样写就写出了他的妙,老师是这样画的,作者是这样写的,老师画得真妙啊。

7 、 学生想象回答

师:如果你就是这个故事里的学生,你看到了这么妙的画,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呢 ?( 学生自由说 ) 作者和你们一样发出这样的感概(课件出示:他画得真妙啊!)学生点读“他画得真妙啊!”(读出赞叹的语气)

8 、 进行总分教学(出示第 2 自然段 3 、 4 句)

“他画得真妙啊!”这一句总的写了老师画得真妙,下面就分别的写了怎么妙,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句,男同学读画牛的句子,女同学读画百合花的句子,看有没有同学能发现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是一种什么结构?(学生回答)我们三年级开始就要越来越多的学到这样的段落结构,它叫总分结构,先总的讲一句我们可以叫它“总起句”也可以叫它“中心句”,下面就分别的说,分两个方面说也好,分三个方面说也好,就是为了围绕着“他画得真妙”写出它说怎么妙,要具体的写了,我们把它叫做“总分结构”,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9 、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师:说到这个总分结构啊,“花瓶里有 ??.~ 聪明的孩子肯定已经发现了这也是什么写法啊?(先总起后分说)

10 、冒号的教学

师:你看这个总起句,它要起个头,它要引出下文,它就用上了什么标点啊?对,冒号,冒号就是引起下文,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句“我瓶里有 ?.. ”

教师可以引读“一朵 ~ 一朵 ~ 一朵 ~ ”。我们把这样的写法叫做?总分结构。那说到冒号的用法,说到总分的结构,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老师画的很妙的,你找到了吗?

11 、第三自然段教学(课件出示)

7 课件出现“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

师:引读“老师还画漫画。画 ~ (女生读)画 ~ (男生读)画 ~ (大家一 起读)

师:椅子会走路吗?看来老师画画有个什么特点啊?(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非常自由的画,很有想象力,怎么好玩怎么画)

12 、小结

师:怪不得同学们喜欢上这位美术老师的课了,因为他的画画得?妙!

四、学生作业

1 、总分仿写:下课十分钟真热闹:有的 ??有的 ??有的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4—14 自然段,学习生字:尾、标、帮、补、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六课《红马的故事》谁来读读课题?点读,齐读。

师: 生字词还记得吗?我们来复习复习吧

课件出示“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二、 回顾上节课内容

师: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 1-3 自然段,知道同学们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课件出示“第二三段的内容”)老师的画画得?妙!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第二三段体会老师画画得妙。能读就读,能背就背。

师:看着老师的画大家都兴奋极了,吵着,嚷着?(课件出示,学生读):“老师画,老师画!”

三、 学习 4-6 自然段

1. 师:欣赏完老师的画,现在该学生画了。请同学们读读 4-6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这么喜欢上这位美术老师的课呢?把你觉得是原因的地方划出来,然后到小组里跟同学们一起去讨论讨论,一起读一读,说到哪里你就读给大家听。

2 、全班交流

预设:因为老师让我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我们用眼睛看 ?.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还有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吗?老师让同学们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呢?(鼓励学生自由创新)老师不但画得妙,还是个大胆创新鼓励学生自由画画的好老师啊!哪个小组想来读一读,老师和我们的对话?

(加上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3 、分角色朗读,男生女生读,师生读,读出语气的不同。(同桌读)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跟我一起读,我来读学生的话,谁来当我的老师? 咱们来看看这段对话的写法,也有学问呢!有提示语在话前的,有提示语在话中,还有提示语在话后,甚至有没有提示语直接说话这都是对话的写作手法,写好对话可是写好习作的首要条件哦!

师:看这里也有小冒号呢!除了上节课我们说的提示下文,这里还用在了说

话的时候,引出说话人要说的话。咱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好吗?注意提示语和小冒号的位置哦!

4 、 小结

师:怪不得我们都喜欢上美术课,原来是老师让我们自由画,自由多宝贵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用脑筋想用眼睛看)

师:通过学习 4-6 自然段,我们梳理出,大家喜欢上美术课的原因:老师给我们自由(课件出示)板书:自由的画

四、 学习 7-14 自然段(红马)

1 、 师:同学们开始自由画画啦,两匹红马就此诞生了,老师想请一个女生一起来来读读第 7 自然段。(女生齐读第 7 段)

2 、 师:老师画得牛,我却画马,这说明什么?(我喜欢画画,我在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也开始自由画画啦,开始自己的创作啦。

3 、 师:同学们开始画画了,老师又在干嘛呢?老师想请男生一起来读读第 8 段。(男生齐读第 8 段)

4 、 师:“巡逻”什么意思啊?巡逻一般都用在警察和士兵身上,这儿的巡逻说明老师真得是像警察一样严厉的监督同学们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你还从哪些词语看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一面笑一面点头,帮学生补上一两笔)在老师的关心下,同学们继续大胆创作,我的两匹红马。已经完成了,这时老师走到了她的身边。

5 、 小组学习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 7-13 自然段边读边想:我画的是全身通红的红马,哪里有这种红马呢?可是老师为什么要说很好很好呢?把你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吧。板书:画得好

6 、 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找读说读。(我在自由的画画,我在想象中画画,我在创新的画)

师:“我”觉得自己画得是两个怪物,可老师怎么一眼就看出这是马呢?(学生回答)说明老师很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画的画了如指掌。

师:我为什么要画红马呢?因为?你们跑完步了会不会也全身发热,小脸通红呢?难怪我要画红马了,原来是这样啊。

师:老师给同学自由画画得空间,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大胆想象,多么和谐的课堂啊!哪个小组老读读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7 、 小结

师:哦,原来老师说就是要这样画,这样画就是指的:自由的画、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大胆的创新。板书:创新的画

师:为什么我们喜欢上老师的课呢?老师不断的鼓励我们,不断的夸赞我们,欣赏我们,所以我们喜欢上老师的课。

五、思维拓展

如果你是这个小朋友,你想画什么颜色的马呢?(学生自由说,说出原因)评:你也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也是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也有你的创意,你的胆子也挺大的,你真有想象力,老师就是鼓励你们的这种精神。

六、思维拓展

你还想画什么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有意思的画啊?

评:你的想象真大胆,你这个也很有创意你真是自由的画,老师就是喜欢你们这样有创新精神。

七、大胆想象,有创新精神,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得学习画画。认真书写,新学生字,也可以帮你们更好的学习语文哦!

学习生字“帮”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6. 《一封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 , 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 , 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 、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

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开展小组讨论 , 理解、感悟课文。

2 、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 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 , 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 、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 , 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 规范书写生字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 、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 、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

第 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 、师 : 孩子们写过信吗 ? 在写信的时候 , 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

2 、揭示课题 : 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 , 识写生字。

1 、根据自读提示 , 学生自读课文。

师 : 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 , 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 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 再读 ,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2 、识记生字。

(1) 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 , 这里有这么多信封 , 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 , 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 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

(2) 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 , 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 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

(3) 开火车读生字。

(4) 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 ? 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

(5) 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 理解感悟。

1 、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

(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 , 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 , 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 , 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

2 、找一找 , 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

3 、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 , 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 、观察要求写的生字 , 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

2 、全班交流 , 互相提醒。

3 、观察“珠、圆、笔” , 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

4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 、学生描红、练写。

6 、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 2 课时

一、听写词语 , 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

2 、对照批阅。

3 、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 , 品味语言

1 、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 边读边思考 :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 ? 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 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

2 、汇报交流。

(1) 重点句 1 “你不在 , 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 , 这样的信 , 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 ? 只能徒增烦恼。

(2) 重点句 2 “还有 , 家里的台灯坏了 , 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 , 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 , 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 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 、指导朗读。

(1) 师引读。

(2) 生领悟读。

4 、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 , 边读边思考 :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 ? 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 ? 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 ? 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 、汇报交流。

(1) 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 , 读一读。

(2) 重点句子 1 “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 , 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 也写出了什么 ?( 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 , 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

(3) 重点句子 2 “还有 , 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 , 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

6 、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 ? 是怎么讲的 ? 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 ? 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 ? 为什么 ?

7 、“还有 , 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 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 , 应该怎样打标点 ?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 ? 在文中找找。

8 、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 , 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 , 明白道理。

1 、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 ? 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

2 、小组讨论 : 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 ? 还是第二封信好些 ? 为什么 ?

3 、明白其中的道理。

4 、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 , 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 ? 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 ? 请拿出本子 , 拿起手中的笔 , 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 ! 注意信的书写格式 , 试着写一写。

第 7 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写本课 8 个生字,会读文中 11 个生字。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体现及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为学生营造一种恬静,亲切的氛围,在这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既是一个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过程,又是一个鼓励学生质疑的过程。在这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暂不作回答,鼓励学生读课文时只要用心,就会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 、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 、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文时,会有结合上下文的意思猜读生字的现象,教师在这里有意识将生字从一个大的语境过渡到小的语境,逐步增加难度。

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3 、在语境中渗透识字方法。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样哄自己的宝宝睡觉的吗?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而谈,体会妈妈哄宝宝的温柔,点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还可以怎么说。

(由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妈妈为什么在哄我午睡时自己先睡着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累了、乏了”)、“乏”字怎么写,老师不记得了。谁能帮帮我?

师:原来给熟悉的字“之”加上一笔,就是“乏”了,我们今后可以用这种给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师:我们能给“乏”字加上一个偏旁,使它变成一个新字吗?

(在学生加偏旁的同时,请他们做出与这个汉字相应的动作,从而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汉字的偏旁不同,代表的意思就不同。)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加一加”的方法,把认识字形与理解字义,生发情感有机融合。

4 、在品读生情中,理解运用词语。

师:老师这里有五个“词语苹果”,分别是、慈祥、红润、均匀、深沉、美丽。

如果请你选一个送给妈妈的话,你会选哪一个?认真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你是这个“词语苹果”的原因。

(学生先自读课文,再与同桌小伙伴交流,最后进入集体讨论)

师:老师在写这个“慈”字的时候,想起了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的缝,意恐还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你知道“慈”为什么是心字底了吗?

师:课文是怎么写妈妈的慈祥的?哪里看出妈妈慈祥了!

师:那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请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出示古诗《游子吟》,让学生感受

“慈祥”一词的内涵,又通过对“慈”字心字底的理解,赋行了汉字的深厚的人文情感,并通过“读”传达出来。

四、游戏:汉字魔术。

教师依次出示一组汉字

第一组:闭、闻、问、闪、间

(教师指读生字时:“门”字框不变,不更换里面的部件)

教师相机提问:为什么“问”字里面是“口”?“闪”字里面是“人”?“间”字里面是“日”?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相继出现下面五组汉字)

第二组:润一评、第三组:热、熟;第四组:哄、吸,第五组:各、页、额,第六组:乏、说、眨

(以上每组形声字出孔时,形旁不变,只换声旁)

【设计意图】本环节辅以形象直观的动画课件,对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汉字的形体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取得兴趣。

四、细读课文,感情交融

读完了课文,你觉得妈妈对孩子怎样?(妈妈很爱孩子)孩子对妈妈怎么样?(孩子也很爱妈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把课文里反映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句子找出来,画上记号(可以小组讨论)

1 、妈妈爱孩子

( 1 )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

(说明妈妈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就连睡觉都陪在我身边)

( 2 )妈妈的嘴巴,眼角都在挂着笑意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

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意,为什么小作者会想像成是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肯定是妈妈经常给‘我’唱催眠曲哄我入睡)

你的妈妈给你唱过催眠的歌谣吗?(生:小黄狗)

指导朗读:谁愿意在读一下这句话,注意要读出妈妈那种亲切,温柔的爱(要显得很亲切,很温暖)

(3) 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容好像又想好了一个故事。

为什么从嘴巴,眼角挂着笑意,想到想好了一个故事。(肯定是妈妈经常给我讲故教育和启迪)

指导朗读 •

(4) 她干了好多活儿?干什么了(日夜为我操劳)

小结:你的妈妈也一定很爱你,你能说说吗?

自由发言,老师我读了一首儿歌,我觉得我的妈妈很像儿歌中的妈妈,我想读给大家听。

2 、孩子爱妈妈

( 1 )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我也看着妈妈

说明了孩子已经开始懂事,懂得了回报,学会了像妈妈爱护自己一样关爱妈妈。

(2) 她真该好好的睡一觉了

这是一个真心爱妈妈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慨,反映了孩子对妈妈深深的爱

指导朗读:边读边回忆自己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多么辛苦。

五、图文结合,感情升华

1 、下面我们看课文的插图,你能描述图上的情景吗?(妈妈搂着孩子睡着了,可孩子却睁着眼睛(充满爱意)地看着妈妈,一本大开的书反扣在被子上,似乎妈妈刚刚给孩子讲完一个好听的故事)。

2 、老师也试着给这幅画的内容,编了一首儿歌,同学们想听吗?

母为子千辛万苦操碎了心

子对母知恩图报感激不尽

母盼子健康、快乐有出息

子祝母幸福、平安永美丽

3、 你能给插图起个名字吗?(母子情深,妈妈的怀抱真温暖,我爱妈妈,妈妈,您辛苦了)

六、课外延伸,表述真情

1、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几张妈妈照片或者画几幅关于妈妈的画,下面谁愿意拿出照片或图画,说说自己的妈妈。

2、 出示小诗:《妈妈,您睡吧》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一首诗《妈妈,您睡吧》配以舒缓音乐,教师有意将本课所学生字放在一首小诗中,检验学生对生字掌握情况的同时,也是在回归本课的主题,那就是亲情与爱。

3 、小结

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快乐成长,妈妈的爱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夏天,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雨天,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水,当我们进步的时候,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阎维文的一首《母亲》唱得好,“你躺在病床上每人为你掉眼泪,你高兴时有人为你乐开花。”下面,还是让我们一起欣赏母亲的歌。

七、课下作业

1 、讲到这里,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妈妈说,让我们发自肺腑地对妈妈说一句你最想说给妈妈的话。

2 、把这些话写在纸条上,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

板书设计:

真美丽

妈妈睡了好慈祥

好累

【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语文园地三 我爱做手工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做手工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2 、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大致情况说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

3 、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想了解的情况,大胆地向说话的人提出问题。

4 、鼓励学生 " 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 " , "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2 、揭示口语交际的内容:做手工。

二、准备玩具。

1 、请准备了材料的孩子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

2 、请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做自己喜欢的玩具。

3 、在做玩具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识所用的材料,记住步骤。并想想做的时候是否遇到了困难,以及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三、分小组交流。

1 、以 4 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要求有:

(1) 你喜欢或制作的玩具是什么?

(2) 它是什么样子的?

(3) 它好在哪里?

(4) 如果是自己做的,那么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5) 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2 、各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老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四、各小组请部分同学汇报。

1 、请部分同学汇报交流。

2 、老师和同学注意倾听。特别是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条理、完整、通顺地表达。

3 、其他同学倾听。让其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五、把你刚才交流的内容试着写下来。

1 、学生动手写。

2 、老师巡视指导。

六、成果展示。

1 、请完成的孩子自己读一读,看看自己写得是否通顺。

2 、请部分写得好的孩子到讲台上朗读,老师注意相机引导写得不够通顺和不太好的句子,并让其他同学学着修改修改。

3 、请同学们再一次修改自己的作品。

七、总结。

语文园地三

口语交际:做手工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2 、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大致情况说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

3 、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想了解的情况,大胆地向说话的人提出问题。

4 、鼓励学生 " 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 " , "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2 、揭示口语交际的内容:做手工。

二、准备玩具。

1 、请准备了材料的孩子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

2 、请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做自己喜欢的玩具。

3 、在做玩具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识所用的材料,记住步骤。并想想做的时候是否遇到了困难,以及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三、分小组交流。

1 、以 4 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要求有:

(1) 你喜欢或制作的玩具是什么?

(2) 它是什么样子的?

(3) 它好在哪里?

(4) 如果是自己做的,那么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5) 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2 、各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老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四、各小组请部分同学汇报。

1 、请部分同学汇报交流。

2 、老师和同学注意倾听。特别是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条理、完整、通顺地表达。

3 、其他同学倾听。让其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五、把你刚才交流的内容试着写下来。

1 、学生动手写。

2 、老师巡视指导。

六、成果展示。

1 、请完成的孩子自己读一读,看看自己写得是否通顺。

2 、请部分写得好的孩子到讲台上朗读,老师注意相机引导写得不够通顺和不太好的句子,并让其他同学学着修改修改。

3 、请同学们再一次修改自己的作品。

七、总结。

语文园地三教案

教学目标:

1 、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 、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 、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 、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 、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

课时分配:一课时

第 1 课时

一、展示引入。

1 、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

2 、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二、展示台

1 、课件展示: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2 、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3 、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

4 、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5 、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补充在书的旁边。

6 、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高尔基

( 1 ) 请孩子们读一读,记一记。

( 2 ) 找一找我们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三、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1 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2 、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

3 、“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4 、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 、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6 、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 p43 ,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

7 、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 ! ( 出示生字“稚、侧、纶、莓”。 ) 谁会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

8 、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 ? 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

9 、“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

10 、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

11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 7 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 2/2/3 。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

12 、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诗。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单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我爱阅读。

1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阅读《王二小》。

2 、学学讲《王二小》的故事。

3 、请孩子们讲讲同类的其他故事。

4 、请孩子们多读课外书。

五、孩子们说收获。

第 8 课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具准备:PPT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 、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 、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3 、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4 、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雀楼”。

5 、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 、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 、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 、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三、指导朗读古诗。

1 、 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 、 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背过。)

3 、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4 、 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5 、 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6 、 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7 、 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 、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 、(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 、读一读前两句来。

4 、(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 、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

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第 8 课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 学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的意思 , 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

2. 学会本课的生字。

3. 背诵古诗 , 结合诗的内容展开想象 , 并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

生字、新词卡片 ; 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回顾 , 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古诗 , 识记生字

1. 这首古诗是哪位诗人写的 ?( 李白。 )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气势豪放 , 想象奇特大胆 , 语言清新自然 , 被称为“诗仙” , 和杜甫并称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2. 借助拼音读古诗。要读准字音 , 圈出生字。

3. 集体认读生字 : 炉烟挂流尺疑银

4. 交流记字的方法。

5. 集体反馈。

(1) 挂 : 右半部分是由两个“土”组成的。

(2) 流 : 右半部分不要少写“丶”。

6. 再读古诗 , 读准字音。

三精读古诗 , 体会意境

1. 先听老师读古诗 , 然后说一说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 庐山瀑布。 )

2. 数一数这首古诗共有几句。 (4 句。 )

3. 质疑、解疑 ,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 庐山 : 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 , 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2) 香炉 : 指香炉峰 , 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山峰。它的形状尖而圆 , 峰上烟云缭绕 , 就像一座香炉 , 因此而得名。

(3) 生 : 产生。

(4) 紫烟 : 紫色的烟雾。

(5) 挂前川 : 指瀑布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川 , 河流。

4. 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 太阳照耀着香炉峰 , 升腾起紫色的烟雾 , 远看瀑布就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湍急的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飞泻下来 , 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而降。 )

5. 想一想 , 在这首诗中 , 诗人看到了什么 ?( 香炉峰、瀑布。 )

6. 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 作者想到了什么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7. 观看课件 ,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课后延伸拓展

1. 展开想象 , 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2. 推荐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 建议学生背诵。

1. 教学《望庐山瀑布》时 ,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 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李白的了解 , 学生的知识面很丰富 , 不仅背了不少李白的诗 , 还知道他之所以被称为“诗仙” , 是因为他的诗想象丰富 , 诗中常会出现凡间没有的奇景。

2. 教师范读 , 学生练读 ,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走近作者

李白 (701~762),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又号“谪仙人” , 被后人称为“诗仙” ,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洒脱 , 想象丰富奇特 , 语言流转自然 , 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 , 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 , 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 , 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第 9 课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 会读“区、尤、其”等 14 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 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生趣,初始黄山

视频展示

1. 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

2. 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一 . 激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二 . 揭示课题

1. 师生一起板书。

2. 全班美美地读读课题。

3. 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

三 . 教师小结

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哪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文中看看吧!

初读课文,感知黄山

一 . 初读要求

1.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 用“ ______ ”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二 . 生字学习

出示生词:

1. 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2. 教师打乱生字卡片,小火车读。

3. 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的字?

1. 自由读。

2. 小老师领读,教师相机正音。

3. 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字的?

4. 读读原句:你能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读吗?

三 . 整体感知

1. 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归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 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 指名读。

2) 提醒笔画“尤”、“其”: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相互提醒?(提醒“尤”字没有撇)

3) 书写生字“尤”、“其”: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 齐读。

四 . 教师小结是啊,多么秀丽神奇的怪石啊,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些石头的呢?让我们继续跟课文进行交流。

细品课文,欣赏奇石

细品要求

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 2 至第 5 自然段。

2. 边读边想:如果我们全班都去了黄山,你会在哪块石头前面给自己留影。

一 . 观摩黄山奇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腾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 齐读,说一说这句话哪里写得最有

趣?

2. 释义双引号:出示双引号的有关作

用解释,说一说这两处的双引号分别有什么作用。(第一处表示特殊含义,第二处表示特定称谓)

3. 表演读:学一学猴子的样子,上台表演。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1. 同桌之间相互读读。

2. 情景表演:一生表演游客,一生当仙人,想象仙人会说些什么?

3. 读出感叹号:能用你的朗读声读出感叹号的语气

吗?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 学习“比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手法)

2. 出示课文插图,男女生赛读。

二 . 想象黄山奇石

1. 学习比喻和拟人写法:这么美的奇石,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刻画出来的?

2. 学习谋篇布局:

出示三处黄山奇石的句子,进行对比:

如果把这三个句子都放在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这样好吗?为什么?

就说“仙桃石”吧。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3. 仿写奇石:选择“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的一种进行仿写。

三 . 教师小结是啊,作者独具匠心的写法,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奇石的千姿百态,也让我们在欣赏中看到了语文独特的语言。

拓展延伸,回首奇石

当当导游

现在如果你是导游,看到这些美丽的奇石,你会怎么跟游客介绍呢?

一 . 谈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

二 . 教师小结。

10 《日月潭》 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

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2 、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初步感知。

1 、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 、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识字。

1 、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 、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3 、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四、读议。

1 、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五、交流。

(一)日月潭的位置。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______________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 、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 、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 、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 1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 2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 、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六、作业设计。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2 、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3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 、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 、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 、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朗读。

1 、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 、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阅读并思考。

1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 、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

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

3 、配乐朗读全文。

五、实践。

1 、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 、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11. 葡萄沟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品种多,味道甜,葡萄干也色鲜味甜,而且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让学生充分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课文分为 4 个自然段。第 1 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 2 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第 3 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 4 自然段总结全文。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写字,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 11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9 个。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 采用多种教学法,让学生感悟并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阴房”等词的意思。

4. 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1 .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 .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百度搜索】中国地图图片

2. 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

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去游览一番,好吗?

这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百度搜索】葡萄沟图片想去的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让我们一起用热情的声音来呼唤这个让我们向往的地方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 初读课文,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想知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请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 同桌互相读一读。

2. 检查生字词:

教师借助互联网搜索,制成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己指读生字,并说出怎样记住的这个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会根据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符合自己个性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对于学会的生字不仅不容易遗忘,而且还会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发下,变成可贵的学习动力。)

课件出示词语:分组读;男女生接读。

3. 读了课文,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葡萄沟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板书: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

葡萄干有名。

(三)精读感悟

1. 体会葡萄沟物产丰富

( 1 )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抽读;齐读。)

( 2 )利用互联网搜索图片,学生认识实物。

【百度搜索】杏子图片

【百度搜索】香梨图片

【百度搜索】蜜桃图片

【百度搜索】沙果图片

【百度搜索】葡萄图片

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学生赛读)葡萄沟有这么多的水果,让我们大声地夸一夸葡萄沟(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 体会景美、人美

( 1 )这么惹人喜爱的葡萄种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呢?

【百度搜索】梯田图片

( 2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用“茂密”造句。

【百度搜索】葡萄茂密的枝叶图片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多美呀!请同学们带着凉快、惬意的感觉,美美地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吧!

( 3 )如此茂盛的枝叶结出了怎样的葡萄呢?学生各抒己见。

借助互联网搜索图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用词造句。

【百度搜索】五光十色的葡萄图片

谁能把葡萄的美读出来?(学生赛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五光十色的葡萄,这么美的葡萄你想吃吗?(想)你们的愿望肯定会实现的,因为 —— (指名学生接读)

【百度搜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图片

你从文中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准会”和“吃个够”的意思。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吧!(女生齐读)

葡萄沟不仅景美,人更美,让我们由衷地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 体会葡萄干有名

葡萄沟的葡萄这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制成葡萄干)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百度搜索】阴房图片 1 阴房图片 2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谁愿意做葡萄干的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 . ?(学生自主发挥)

葡萄沟的葡萄干既鲜又甜,让我们用甜甜的语气再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赞: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总结延伸:

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个好地方,那里牛羊成群,瓜果遍地,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

(五)书写生字

1. 观字议字

请同学们看着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四个上下结构的字:吾、杏、季、留

两个上中下结构的字:密、蜜(疏密匀称)

六个左右结构的字:坡、搭、摘、沟(左窄右宽)钉、够(左右等分)

2. 按分类书写

(六)作业

回家当一次小导游,把葡萄沟这个好地方介绍给你爸妈。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萄沟 景色美丽 真是个好地方

老乡热情

葡萄干有名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 、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 、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4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 、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 、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2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3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好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火车票或其他车票。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 、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 、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 、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 、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 、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 、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

3 、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 、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 、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 、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 、试着说一说。

3 、学习句子:

( 1 )弟弟的鞋像鸟窝。

( 2 )爸爸的鞋像小船。

4 、读词语:

柳条 云朵 枫叶 椅子 路灯 胡子

5 、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 、学生全班交流。

( 1 )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 2 )云朵像羊。

( 3 )枫叶像邮票。

7 、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 、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

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

二、学习留言条。

1 、阅读留言条。

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外婆还要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点儿菜。

xx

xx月 x 日中午

2 、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3 、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三、学写留言条。

1 、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 1 )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 2 )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2 、学生写留言条。

3 、分小组交流留言条。

4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2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3 、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二、我的发现。

1 、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 、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

4 、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 、出示名句:

( 1 )桂林山水甲天下。

( 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3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 、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

3 、看谁能熟读成诵。

4 、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

5 、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

四、我爱阅读。

1 、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2 、自由读,想一想:

( 1 )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

( 2 )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 3 )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3 、请同学汇报。

4 、你觉得阅读的乐趣在哪 ?

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 12 课《坐井观天》

学习目标

1 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

2 、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

初步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前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小”。

教学准备:板画水井贴图词卡

教学过程:

一 . 复习导入

1、 集体背诵《识字四》。

2、 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

1、 一读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 3---5 遍。

2、 二读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 三读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

(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 ()和()争论()

2. 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3. 反馈出示课文 4.5 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小鸟的观点是()。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 理解“井沿”,识字“沿”

小鸟落下的这个位置就是“井沿”,看来“井沿”就是 —— 井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 “边”。

(教师手指桌沿)那么这是? ---- 桌沿

学生给“沿”组词。

3、 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给“落”换词。

想想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呢?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话,争论的要点

1. 理解小鸟的观点

1) 理解“无边无际”

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无边无际)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无边无际?

2 )天如此无边无际,怪不得…… .

教师出示课文第 3 自然段,集体读,再次回顾。

教师出示课文第 5 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地说。

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

2. 理解青蛙的观点。

1) 理解“大话”:“大话”是什么话?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

2) 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它其实想说的的是:(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 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感受“ ! ”和“?”的变化。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4) 听了青蛙的话,你心里一定有了问题了。(预设:青蛙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

5) 探究青蛙的观点的形成原因

问得好。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 教师可启发学生想办法获得青蛙的“体验”。或者自己引导

A 抬头看看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了方方正正的一大片,但是再把纸卷成筒状看看天花板?你又看到了什么?)

B 再观察一下课本插图中青蛙所处的位置,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挡住了…… . )。

6)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青蛙的话,读好“ ! ”和“?”

3. 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次对话。

四 . 写字:沿抬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流利、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发挥想象续遍故事。

3、 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第三次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各自“笑”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词卡

教学过程:

一、识字,复习导入

1 、读生字卡片: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

识字:信给信组词,了解“信”的意思。再用字理识字法观察信字的部件构造,记住“信”字,比如说:要“言”而有信;比如说“信”就是把要说的话,把语言写到纸上,传递给别人……

2. 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2.3.4.5 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次对话。

1) 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笑的含义一样吗?

2) 同桌分角色朗读,讨论一下小鸟和青蛙各自在笑什么。

3) 反馈:

预设: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小鸟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小鸟笑青蛙确实弄错了,还自以为是…… .

4) 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关注生生评价。

三、提炼“坐井观天”的寓意

引:课文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到底是谁弄错了?

( 1 )青蛙错在哪里?

预设:错在自己呆在井底,不跳出来看看,就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天就井口那么小……错在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

( 2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观察天……坐在井里看天……

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同时它也在批评一类人,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什么样的人呢?(…… . 批评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 )

回顾: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3 )拓展

出示课堂小练笔: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终于跳出了井口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 4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预设: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 我懂得了要多学知识才能见识广……

小结: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四、写字。

第 13 课 寒号鸟

教学内容: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四部分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最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范例讲故事,学生回家也把故事变成自己的话讲给父母听。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 .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方法:

引导理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 .揭题。(教师出示第 1 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 1 )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 2 )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主人公“寒号鸟”。(教师出示第 2 张有寒号鸟样子的幻灯片)并介绍:传说这种鸟经常在冬天的晚上不断地号叫,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寒号鸟”。(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寒号鸟的样子,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2 .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 1 )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 • ”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 2 )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 3 )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读书学习很认真,这时候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学习的情况。

( 1 )开火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后互评并纠正)

( 2 )(教师出示第 3 张有词语的幻灯片)指名学生读一读词语:石崖、垒巢、懒惰、寒冬、吵闹、厉害、悲哀、腊月、狮子、寒号鸟、伸伸腰、缝隙、大雪纷飞、得过且过、冻得打哆嗦。(学生读词语后互相交流评点)

( 3 )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 4 )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a. 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b. 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 1 )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教师出示第 4 张第一自然段句子的幻灯片)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读句子体会意思: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 2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冬天快要到来的自然环境。(学生理论,互评)

( 3 )齐读第 1 自然段。

2 、学习 2 ~ 5 自然段。

a .默读 2 ~ 4 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b .检查(教师出示第 5 张幻灯片)抓“太阳暖和,正好睡觉”体会寒号鸟懒惰。

c .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 ( 1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d .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1) 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教师出示第 5 张幻灯片后半部分内容指导学习)

(2) 喜鹊怎么劝告?(喜鹊第一次劝告: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教师结合喜鹊劝告的话语指导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3) 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暖和,正好睡觉。”)(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4) 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是怎样再次劝告寒号鸟的?现在天气(),你看我(),你却(),()

e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喜鹊劝告寒号鸟,寒号鸟不听劝告的语句。(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f. 教师引导学生读第 5 自然段体会交流。

3 、学习 6 ~ 8 自然段。

a .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b .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教师出示第 6 张幻灯片)讨论交流 :

( 1 )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 2 )谁怎么劝告?(喜鹊第二次劝告寒号鸟:“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 3 )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鹊,真啰嗦,太阳暖和,得过且过。”)

( 4 )想象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的结果会怎样?

c .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d .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教师点拨要点: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②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③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你想对寒号鸟说一些什么?指导读好语句:寒号鸟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寒号鸟最后的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教师出示第 7 张前面的幻灯片的内容朗读)

f.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后明白的道理用明日歌展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凡事适时做,明日不待我。万事待明日,明日能几何?只有努力做,才不负日月。(教师出示第 8 张幻灯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四、拓展延伸:

1 、(教师出示第 9 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故事一:第二天喜鹊在枝头邻居寒号鸟,却发现邻居已经在严寒的夜晚冻死了,喜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喜鹊的话里可以用上如果、假如等词。)

2 、(教师出示第 10 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讲解故事二:如果寒号鸟接受了喜鹊的第二次劝告,在那个晴天垒巢了,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五、续讲故事:

1 、(教师出示第 11--16 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编故事范例: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鸟,人们叫它“寒号鸟”。寒号鸟长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它到处卖弄自己的羽毛,看到别人干活,反而嘲笑。

好多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 : “快垒个窝吧 ! 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呀!”寒号鸟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

冬天眨眼就要到了。鸟儿们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在寒风里,冻得发抖。它在山脚下找了一条缝,就把这条缝当做自己的窝。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喜鹊。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找回来一些枯枝、棉絮,给它的窝添加铺盖,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玩累了就睡觉。

晚上,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石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风停了,太阳很暖和。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呢?原来,寒号鸟早就被冻死了!

六、布置作业:

(教师出示第 17 张幻灯片)布置课外作业:

1 、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 、向父母说出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第 14 课 我要的是葫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

3 、

( 1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 2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共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的故事。

教学方法

本堂课教师用“复习导入 —— 朗读感悟 —— 归纳概括 —— 拓展应用 —— 生成创新”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充分利用百度搜索,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理解文本,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在自己的“地盘”做主,学有所得,乐在其中。这样不仅构建了师生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教学要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

1. 师 : 同学们,你们喜欢生字宝宝吗?

生 : 喜欢。

师 : 那我们可不要让生字宝宝失望哦!下面老师就来检查检查大家生字掌握的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 : 葫芦、哇、藤、邻居、蚜虫、奇怪、盯着、自言自语。开火车朗读。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非常好,葫芦宝宝也很开心。(教师用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信心,使他们信心和激情满满。)

2. 师 : 那么,谁能用书中的话说说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样的 ?

细长的葫芦藤上有什么呢?花谢以后,又会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

生 :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相机板书 : 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看,老师手中就有个小葫芦。(出示实物葫芦。)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它吗?

生 : 喜欢。

师 : 那么我们就用喜欢的语气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吧!

生 : 齐读第一段。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 : 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发现你们真的很喜欢这些小葫芦。同学们,小葫芦这么可爱,种葫芦的人特别喜欢它们,可最后他得到小葫芦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接着学习。

二、朗读感悟

1. 师 :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最后一段,同学们,种葫芦的人每天都会看好几次葫芦,可是他到底得到了葫芦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出示多媒体)

生 : 种葫芦的人没得到小葫芦,因为我看见小葫芦落了一地。

生 : 我从最后一段发现种葫芦的人没得到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满满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 : 是啊,种葫芦的人并没有得到小葫芦,你从哪些词能明显的看出来呢?(板书 : 虫更多了,变黄,都落了)

2. 师 : 哪一幅图画出了这段内容呢?

生 :64 页的第四段,教师出示课件。

3. 师 : 齐读第四自然段,你看到可爱的小葫芦落了会想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 : 我感到很可惜,很惋惜。

生 : 我感到小葫芦很可怜,很心疼它。

师 : 那我们就试着读出心疼、可惜。

师:指名读,指导朗读。愿意一起来尝试读吗?注意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对比 63 页的插图,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出示课件)百度图片搜索:

生:愿意,齐读: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长得那么好的小葫芦怎么就会落了呢?是什么导致它落呢?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在想些什么?

4. 师:是啊,那么好的葫芦怎么就会都落了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文 2.3 自然段,边读边想,可以动手圈画,在书中找到答案。

5. 指导朗读:

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我从这句话能看出种葫芦的人根本就不管叶子上的蚜虫。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他毫不在乎,也不怕。

师: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体会不同语气。

学生个别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师: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子,他只在乎葫芦。他是怎么说的?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希望葫芦快点长。

师:你具体从哪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 ?

生: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是啊,他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虫子了,他只希望葫芦长得大些,快些。再齐读他说的话。

师:你还从哪感受到他只在乎葫芦呢?

生:我从盯这个字能看出他在乎葫芦。

师:请同学做个盯的神情,齐读这段。

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呢?自己练习说一说,然后说给同桌听。

生 : 自言自语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理解“自言自语”,百度搜索:

师:种葫芦的人是这么急切的得到葫芦,同桌互相读读,体会感情。

师:邻居看到叶子上的蚜虫,他是怎样对种葫芦的人说的?种葫芦的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生: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

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师:邻居是怎样劝种葫芦的人的?邻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邻居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邻居很着急。(板书:生了蚜虫)

师:同学们,你们着急吗?

生:着急。

师:那好,请大家试着用着急的语气读读邻居的话。

生:自由练读。

师:种葫芦的人此时怎样?

生: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师: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的意思是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 板书:不用治 )

师:你认为哪句更好些?为什么呢?体会语气不同。

生:我认为第一句更好些,能体现出种葫芦的人很惊讶,加强了语气。而第二句只有肯定的语气,语气不够强烈。

师:是啊,那我们就小组练读种葫芦的人说话的语气,体会体会。

师: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了呢?

生:首先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归纳概括

种葫芦的人并没有得到可爱的葫芦,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如果第二年种葫芦,看到蚜虫他会怎样做呢?

生:他会想:如果我好好照顾小葫芦就好了,它就不会落了,我要是听邻居的劝告就好了。如果第二年种葫芦,再看到蚜虫我一定会马上处理的。

指导书写:重点:

( 1 )“言”第一个横顿笔,第三笔横中线。

( 2 )“哇、挂”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

拓展应用

()的小花()的葫芦藤

()的小草()的雪花

生成创新

( 1 )同学们,你能画出长大后的葫芦吗?回家的时候把它画好,我们来评评谁画的好。

( 2 )同学们课下可以进行百度搜索:百度视频《葫芦娃》,很有趣哦!

口语交际:商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遇到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与人意见不一致时,遇到苦恼的事时,都可以找人商量,学会商量是一种交际的技巧。

2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3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1 、同学们,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指板书) —— 学会商量。【课件出示】

2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写下了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指名说三个)

3 、老师做了有心人,发现这三个同学所写的事很有商量的价值。【课件出示】(请三位同学将自己的事读出来。)

小结:是啊,同学们,商量的学问大着呢。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

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应该 —— 学会商量。

二、创设情境,指导说话

1 、商量的任务:

你值日那天因为你有事,所以你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她商量呢?

2 、请在 4 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3 、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

4 、讨论:怎样说,小丽才更愿意和你调换值日的时间呢?

5 、总结学习商量的方法。

三、再创情境,集体讨论。

1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样跟别人商量。

( 1 )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

( 2 )最爱看的电视节目马上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

2 、注意商量时就做到:

( 1 )要用商量的语气。

( 2 )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3 、开始讨论,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

4 、全班交流。

5 、将大家的交流成果择优写一写。

四、说收获。

语文园地五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 、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 、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4 、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5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 、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 、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 、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 、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重点难点:

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 、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 、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 、学生动手连线。

4 、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 、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 、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 不言不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2 、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 、选两个说一句话。

4 、全班交流。

5 、读句子。

( 1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 2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 、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 、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 、补充句子。

( 1 ) 天空飘着 气球。

( 2 ) 池塘开满 荷花。

9 、学生汇报。

三、书写提示。

1 、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 、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 、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2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 、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 、出示全诗。

2 、指名朗读,齐读。

3 、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 、送词入诗说诗意。

5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 、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 、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 、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 、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 骑驴 -

1 、 读一读。

2 、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 、 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 、全班交流。

5 、师小结。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5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的性格特征。

2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 、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说神话故事

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

请学生讲其中三个神话故事

师: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 150 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当温度下降到几千度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地球就是由星云凝结成的。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2 、导入课题

师: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当然,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 大禹治水。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二、教学过程

1 、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

那在现实生活中,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 ? (课件播放图片)

对,正因为洪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所以人们才要去治理它。那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 ?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一课。

2 、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 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师: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 ?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

(2) 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师结合资料讲述故事)

故事: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考虑一下,派谁去治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部落的习惯,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鲧去治水。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象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大禹领命之后,首先寻找了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获得了成功。

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据说大禹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至今,人们还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 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师: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①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结果怎样?(“失败”、“九年而不利”)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结果怎样?(获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②禹在外治水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③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3 、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 交流调查情况。

师: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 ?

(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洪工程与水库防洪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以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内容有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或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等,通过这些非工程的措施,可以避开、预防洪水侵袭,更好地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以减轻洪灾损失。 )

(2) 整理归纳调查经验。指导语:通过调查,你们认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 (课件播放图片)

4 、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向大禹学习,并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做一个人人称赞的“小大禹”。

16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 , 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 , 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 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2. 学会本课的生字 , 积累“同志、队伍、会师”等词语。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 重点学习课文第 3 自然段 , 理解第 3 自然段的内容。

2. 知道朱德同志让人在扁担上写“朱德扁担 , 不准乱拿”的原因。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朱德的扁担

1928 年 , 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①。 [ 句导读 :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 山上是红军 , 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 句导读 : “不远”点明了当时敌人随时都会进犯井冈山。 ]

第一部分 ( 第 1 自然段 ): 朱德带领队伍与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