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汇报类

村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闲鱼小鱼2021-09-26原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铜川在全省“三农”中具有地域、特色优势,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全省前列。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在村级怎么落地?都存在哪些实际的具体问题?难点在哪里?怎样突破?结合全市开展“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帮贫解困促发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选择xx县xx镇xx村和xx区xx镇xx村两个村深入调研,针对问题,寻找对策,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xx村地处xx县xx镇南部,在镇政府以北x公里、xx县城以南x公里处,x国道穿境而过,属xx黄土高原南缘、子午岭山系东南隅,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沟壑纵横,残塬广布,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残塬小村。全村辖x个村民小组,x户x人,其中60岁以上x人,青壮年劳动力x人,残疾人x,学龄儿童及幼儿x人。村里建有卫生室x平方米、幸福院150平方米、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320平方米、村广场1200平方米,基本满足群众需要。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村民收入主要来自玉米、核桃和务工收入。xx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37人,xx年脱贫退出10户30人,xx年数据清洗后保留贫困户x户33人,2018年脱贫1户1人,目前全村有贫困户3户5人(五保户1户2人)。从2013年起,省市分别确定国家审计署西安办事处、市总工会为xx村包村帮扶单位,两个单位分别选派了驻村干部与镇包村干部一起组成驻村工作队,市总工会选派一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安排机关干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帮助村上明思路、定规划、解难题,做了大量实在而富有成效的帮扶工作,使全村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xx村位于xx区xx镇南部,属xx区西部塬区,塬面开阔而平坦,距镇政府2公里,距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20公里,刚好处在照金红色旅游景区沿线,是通往景区的必由之路,耀(州)旬(邑)公路、xx(村)三(原)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经济条件优越,是苹果、中药材等适生区,全村综合条件较好,属全市美丽乡村五大示范片区之一的核心区,xx年被市政府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xx户x人,其中60岁以上x人,青壮年劳动力x人,残疾人x人,学龄儿童及幼儿x人。村内统一规划的新建民居,基础设施配套较好,公共服务水平较高。xx民人均纯收入x元。村民收入主要来自苹果、中药材和务工收入。

二、存在问题

xx村是我的扶贫工作联系点,该村综合条件相对较差,属脱贫攻坚重点村。xx村是我市美丽乡村五大示范片区之一的核心区,综合条件相对较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设美丽乡村。这两个村基本可以代表我市大部分农村的整体发展状况。力求把问题找得更准,提出更加务实的对策,来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在村级落地的问题。

总体而论,两村能够抓住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大好机遇,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突出抓了农民增收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两大重点难点,借力强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东风,重抓特色产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突出新民居及水电路房建设,尤其重视通村道路和村庄巷道硬化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三堆六乱”,开展户改厕,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已经展示出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前景。但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看,两村均存在很大差距。总的感觉是,产业兴旺喜忧参半,生态宜居喜中带忧,乡风文明任重道远,治理有效正在探索,生活富裕仍需加力。

1.增收产业“窄”、“低”、“茫”。产业发展门路偏窄,层次偏低,下一步的增收替代产业迷茫不清。xx村农民增收主要靠玉米、核桃加务工,xx村主要靠苹果、药材加务工,有一些养殖大户。从面上看,两村增收主导产业比较明晰,但细分析发现问题不少。一是农产品多是“大路货”,属大宗、初级、原料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大,玉米、苹果、核桃价格较往年均有较大幅下跌。加之缺乏深加工和市场营销手段,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生产的效益不高,距离优质高效尚有较大差距。二是农民对增收产业的选择又进入一个新的迷茫期,农业面临双重风险中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将面临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选择,农民对市场的把握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村级和农户层面直接被简化为“种什么种多少”、“养什么养多少”的简单命题,能跟着市场走的农民并不多,大部分依然是跟着“传统”走、“惯性”走。三是农民务工进入“活难找”“工价低”的阵痛期新阶段。特别是缺乏一技之长的农民工表现更加突出。一名精壮劳力在外打工一年能净落2万元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有些人还遇到“讨薪难”。四是从农民收入四大构成来看,形势也不容乐观。经营性收入,受制于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的影响而难以快速增长;农民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转xx性收入依靠国家优惠政策不确定性较高;财产性收入短期内难有大的改善。近三年,铜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别达到x元、x元、x元,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拉大态势。

2.生态宜居面临“垃圾”、“污水”、“面源污染”三大难题长期困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成为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的最大威胁。调查中了解到,两村都建有垃圾屋或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设有专职或兼职保洁员,村内巷道和农户房前屋后基本保持干净整洁。新民居的建成和道路巷道的硬化,使农村“脏乱差”的治理迈出坚实一步,房前屋后巷道垃圾能够清扫收集填埋,生活垃圾“户清扫”、“村收集”已基本做到,“乡转运”由于缺乏必要设施和人员经费不足等运转不够正常,垃圾围村现象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县处理基本是由乡或村进行简单集中填埋处理。“垃圾靠风刮”基本消除,但“污水靠蒸发”则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是生活污水量小分散、不易收集,更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基本处于宣传动员、技术推广阶段,效果还不明显,田间地头、生产道路两旁等,不时可见农用残膜或塑料袋随风飘舞现象。

3.农村一些不良风气成为新时代乡风文明的不和谐因素,对农村产生的破坏作用和深远影响不可低估。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消费上特别是婚丧嫁娶上的相互攀比和不良风气比较严重,男娃娶媳妇难,而女孩外嫁远嫁比较多。千金女、天价彩礼、娶不起、因婚致贫、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炫富、铺张浪费、赌赌迷信等现象在很多村都存在,成为压在农民头上的几座“大山”。如果不搬掉这几座大山,听之任之,会对农村造成严重伤害和长远影响。一些贫困村贫困户还不同处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

4.乡村治理模式还有待探索。目前两村仍采用原有的传统治理模式。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两村的差距都很远。在村级层面,集中表现在村民凝聚力不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基层政权和干部信任打折扣。农户眼中的治理架构简单表现为“两看”,一看村干部的表现,二看村里党员的表现。农民一般不管谁说的咋样,就看村干部和党员干得如何,特别后者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组织能力、工作作风怎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如何。

5.生活富裕只是低标准阶段。农民的生活是否富裕主要看三个方面,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低、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程度、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高低和精神文化生活是否充实。收入直接和增收产业挂钩,生产生活条件直接和基础设施设程度挂钩,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直接和社会保障民生改善程度挂钩,精神文化生活直接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及农民道德素养挂钩。两村的水电路房问题已解决,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弱项集中在道路巷道提高硬化与维护水平、生产道路硬化、农村用能方式改善、加快乡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第四代xx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乡村宽带工程、推广和拓宽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生活及农产品销售的结合步伐等方面。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弱项集中在农村养老方式、提高养老金标准、提升医疗健康水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上,这些方面标准不高、水平低、差距大。

三、对策探讨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要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乡村振兴总要求统揽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关键在村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核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突出规划引领,突出“简洁、简明、简单”的操作特点,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分步实施、务求实效。

1.突出规划引领,科学制定村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要按照十九大精神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完善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对应中央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骤安排提出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实施路径和项目计划,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规划中应把握几点:一是规划要高点起步,体现高标准、系统化,规划一次到位,分步实施。避免单打一或零敲碎打式的短期规划,要搞中长期规划,并根据发展实际,及时修订完善。二是要把乡村振兴规划与美丽乡村规划有机衔接,完善提升。三是规划要体现村与村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变化特征,避免雷同重复、千村一面、合用一规。四是注重规划实施,维护规划的刚性约束。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2.突出产业兴旺,筑强筑牢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是培育壮大做强做优各村优势特色产业。目前适合村级和农户现实选择的优势特色产业还是种养业,但要按市场需求,合理定位走优质高效、有机、绿色的路子。通过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路子把特色优势产业做起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种植业(含林果业)重点围绕苹果、樱桃、核桃、花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创建特色优质农产品示范区,推进适度规模的标准化生产经营,做优做精做强。同时,应结合观赏果摘、休闲体验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养殖业应在促进生猪、肉羊、奶牛、养鸡等传统畜牧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发展养驴、养兔等特色养殖。

二是对于部分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气候冷凉的山区村,要重视玉米、洋芋等“懒”庄稼。要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三是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依托省市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着力建设一批有机绿色中高端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大政策支持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要加强已有农产品品牌管理,建立品牌目录,实行动态监管,提高“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等著名品牌“含金量”,发挥品牌营销作用。

四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趋势。鼓励农村电商与农村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搭建新型农产品销售平台,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推广订单农业,健全农产品稳定衔接机制,深入推进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手工作坊等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利益联盟,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五是高度重视农民“打工”创收。优先支持农民就地务工增收。做好农民技能培训、务工信息服务、组织等工作,有效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创收。

3.突出生态宜居,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农村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农村人居的需要,也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基础。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通村通组路、饮水安全、自然村通动力电“三提升”工程,提高农村水、电、路基础条件。二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为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开展“厕所革命”,实现农户卫生厕所全覆盖,支持村组配建公厕。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畜禽粪污处理、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及“畜沼肥果药菜”循环农业。推动建设切合农村实际富有农村特点的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管并重,促进长效运行。逐步改变农村传统用能方式,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新能源利用,支持天然气进新型农村社区。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的基础,要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净土行动。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县乡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村转xx。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程,落实好河长制各项工作。

4.突出乡风文明,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塑造农村精神文明新风貌。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放大铜川好人效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二是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照金精神,保护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加大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农业遗迹、工程遗产等保护力度。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落实有标准、有设施、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作用,提升服务效能。四是深入开展xx风易俗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天价彩礼、人情攀比、巧赌豪赌、奢侈浪费等陈规陋习,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文化侵蚀,引导农民弘扬新风,xx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5.突出治理有效,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新体制。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重在政治引领和提升组织力。二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选优培强“两委”班子,尤其要把一些思想解放、理念先进、有经营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强的年轻力量充实进来。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理事、监事)会和新乡贤等作用,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公众和志愿服务,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意识。三是建设平安乡村。良好治安环境和生活安全感是乡村振兴和群众幸福感的基础。开展平安乡村创建,建立健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侵犯农民利益、破坏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依法打击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维护和谐平安的农村环境。

6.突出生活富裕,大幅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创造美丽乡村新生活。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一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在产业发展同时,把就业创业作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完善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xx就业创业。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加强学前教育。制定政策吸引当地大学毕业生返乡到乡村学校工作,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其教学生活条件,建好建强农村教师队伍。三是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强化医疗卫生对口帮扶,不断改善农村就医条件。四是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参保人员提高缴费标准,逐步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将进城落户转xx人口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相互衔接,动态管理,保障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7.突出脱贫攻坚,使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一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严格贫困人口识别、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突出产业就业扶贫。扎实落实产业扶贫“五个三”措施,用好用活就业扶持政策,统筹推进公益岗位开发、社区工厂和扶贫基地建设、能人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等工作。三是聚焦深度贫困集中攻坚。对深度贫困村和贫困片区,要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安全住房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聚焦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贫困群体,扎实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帮扶行动。

四是统筹整合力量,加大扶志扶智力度。积极配合国企“合力团”、校地“双百工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万企帮万村等“3+X”帮扶团队等,做好帮扶工作。通过评选脱贫攻坚示范户,表彰脱贫典型,提振脱贫信心,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8.突出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乡村振兴,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新一轮农村改革以“三变”改革为重点,应着力在三个层面上下功夫:一是抓点。就是抓试点做示范。印台区和13个村作为全市“三变”改革的试点区试点村先行一步,要总结提炼出具有实际意义和较强可操作性的做法,打造更多的先进典型,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发挥先进方阵的示范领头作用。决不能简单地为改而改,一改了之。二是扩面。“三变”改革要以点带面,在全市具有经营性资产的三十多个村要加强指导创新思路规范改革,尽快出效。进行强势推进。对于其余三百多个无经营性资产的村,应在扎实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逐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扩面,要以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基点,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做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加快实现承包地信息联通共享,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等覆盖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给。三是提升。集成农村改革各项措施,以村为单元打出“组合拳”,起到综合效果,使农村综合改革的作用在村级层面得到有效体现。

9.突出人才培养,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根本要靠人,靠人才。目前农村最大的人才问题是,应该支撑农村发展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个主力军游离在村外,从事农业的劳动力高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像苹果生产这样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型的增收产业,现有务果能手多为“高龄”劳动力。破解乡村人力资源开发难题要着力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回归农业农村,在壮大青壮年劳动力队伍上做文章。一是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大青年新型农民培育力度。靠具有吸引力的农业农村产业增收效应,吸引大批青年农民在当地创业就业、发家致富。二是建设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县域人才统筹使用制度,继续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扶持培养一批扎根家乡的乡土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业。

10.突出城乡融合,促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投入保障。通过整合涉农资金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持续增长。其次强化金融支农力度。涉及“三农”金融事业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回归本来业务,切实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二是正确引导城市的资金、信息、人才、管理等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推动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互联网、污水垃圾处理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xx人口市民化,强化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乡村振兴真正搭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车,实现融合发展。

展开全部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免费下载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

      今日热点